刚刚,张小龙一个炸雷,震醒2000万个公众号

刚刚,张小龙一个炸雷,震醒2000万个公众号

2018-01-15 14:11李可馨 新芽记者
微信公众号大变天!将推独立APP,作者可直接收赞赏

1月15日,微信公开课年度盛会如期举办。张小龙不负众望现身,对微信未来模样进行现场描绘。

除了小程序、跳一跳,沉寂已久的微信公众号,终于也要有大动作了。张小龙围绕微信公众号讲了三件事情,主要观点如下:

1、关于微信公众号APP。

微信公众号将推出独立App,之前已经做了一个,但由于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一直没有发布。现在这个App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能很快会对外发布。

2、关于公众号赞赏。

经过与苹果的协商妥了,双方取得了一些共同认知,“赞赏”即将恢复上线。还有一个大的变动是,赞赏将以作者为中心设独立栏目,并针对作者进行赞赏,而不是针对一个公众号进行赞赏。

3、关于信息流。

微信订阅号不会做信息流,只会逐步改善阅读效率和体验,而不是胡乱变成不受掌控的信息。张小龙表示,如果大家一定要去看所谓的信息流,可以用“看一看”。

再不调整,微信公众号就是一潭死水

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上线以来,用户的新鲜劲儿已大不如前。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折叠展现模式,已经很难迎合用户每日查看文章的需求。加之,此前的“赞赏”功能遭苹果下线,自媒体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新芽NewSeed第一时间询问了几位我们的特邀作者,足以说明当下微信公众号确实面临诸多问题:

@南七道,微信公众号:南七道(ID:nanqidao)

目前公众号存在的两个很大的问题:

一个是用户体验很差,目前从打开微信,找到订阅号,从列表里找到自己想看的账号,再打开内容等,有5步,如果关注的号比较多,步骤会更多,时间会更长,这个体验非常差,关于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现在都是主动关注,一般是自己发现或者朋友推荐,这个效率也有待提升;

第二个就是,用户的活跃度大大降低,不管是千万粉丝的超级大号,还是像我们这种几十万的粉丝账号,用户活跃度都在降低,这一方面是用户被其他渠道,比如头条分流了,另一个就是用户评论起来其实挺不方便的,博主去互动也不方便。

@李星,微信公众号:靠谱的阿星(ID: lixingo2o)

我觉得早就该做了,因为公众号实在是太重了,微信已经承载的功能太多了,内容太多,对于打开微信会拖慢速度。

@曾响铃,微信公众号:科技向令说(ID: xiangling0815)

微信公众号正在被边缘化,订阅号的平均打开率听说只有2%了,再不调整,微信公众号就是一潭死水。变了,至少能主动点。去年6月份,别人问我要不要做微信,我就直接回答,不要去浪费时间了。

脱离流量大本营,不做信息流的APP依然是众望所归

去年10月,曾有新媒体运营者爆料,“订阅号正在进行重大改造”,微信要将订阅号页面变成一个信息流产品。

一时间,围绕微信为何要改版订阅号的猜想持续发酵,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内容变现,其二便是狙击今日头条、百度等竞争对手。虽然最终传闻没有实锤,如今张小龙直接表态,微信订阅号不会做信息流,传言也不攻自破。

目前微信手握9亿用户,超1200万个公众号,但其变现之路走得并不通畅。包括朋友圈的广告信息流、小程序、搜一搜等,但都不太理想。

随着各家集体发力新媒体平台,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打开频次越来越低,微信公众号的此番调整,可谓是一次自我变革。此次调整自媒体持怎样的态度?又有怎样的期望?

@南七道

这次调整,希望在内容和体验上都有所突破,独立出来很有必要,但是这也有可能脱离微信之前的流量推荐,是把双刃剑。

@李星

肯定是好事情!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自媒体有2000多万,要是这个App一出,下载量一下子就能提上来。而且现在像我这样的媒体人关注的公众号就超过1000了,超过1000就不能关注新的号,如果有独立的App,我想怎么关注就怎么关注啊。再加上现在公众号的打开率还是比较低的,如果有App,打开肯定会上升。

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增加一个App,而不是把公众号砍掉。如果是一个独立App,在阅读时不会受到微信里或是朋友圈消息的干扰,在阅读体验上效果更佳;还可以分类运营,如科技、娱乐等;分享朋友圈和订阅号分享效果一样,比其他的资讯端的效果更好,类似微信读书分享的效果。

此外,这个App不需要增加自媒体的运营负担,原来编辑器发布可以直接上传到订阅号的App,后台可以直接抓起,不需要另外搬运内容。

@曾响铃

如果做成信息流,我喜欢,哈哈。我们一直是内容提供方,到哪里都是发稿。

我不知道是不是腾讯给的压力,这场内容大战,今日头条现在势头很猛,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在头条和百度系面前并没有什么优势;

我们主要是希望能有更多流量入口。微信那种订阅的,看起来去中心化,我们这种写行业深度稿的,粉丝很难积累。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辉常观察(ID: menglaoshi007)

微信订阅号做成APP是个好事,对于自媒体来讲,无论是从变现话还是从自我提升上都是好的。

另外,对于优质内容的争夺将会日趋白热化,特别是与今日头条这样的独角兽公司,此举对于自媒体,特别是头部自媒体,是个新的机会。

产品应该会是类似今日头条那种。这个App没必要做成信息流,因为现在信息流出现了很多问题,抄袭、标题党、复制剪切、让用户不胜其烦。

附张小龙关于公众号思考的现场演讲:

我知道在座的朋友对于公众号、小程序会有很多的期待。我们最近一年在小程序里面投入了特别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公众号还是很多人特别关注的,我自己也觉得在公众号这里,我们的进展可能会比小程序慢一点,但我们还是继续在努力改进它,我也把大家对于公众号的几个期待,以及我们的行动简单的说一下。

l 第一件事,是关于大家很期待的App

之前,有很多朋友在期待公众号App的发布,其实我们之前是做了一个App,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发布,因为我觉得它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一个预期,当然我们也会看是不是对它的预期太高了。

大家也会看到,公众平台的发布后台其实是在PC里面的,这其实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微信是为手机而生的,我们对于PC版本很慎重,我们故意不去做重它,甚至在很早以前就说PC版本只是一个输入的地方而已,它不应该是一个特别独特的版本,但是对于公众平台的管理平台,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PC端平台,所以我认为我们很早以前就应该要出这样的手机端了,只不过后来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一直没有出,其实挺可惜的。后来,当我们想要出的时候,我们反而会想,应该把电脑的东西直接移植过来,还是我们要针对手机平台单独设计一个更好的公众号的App?在这个点上我们纠结了特别长的时间。

当然,现在这个App我们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能很快会对外发布出来。

l 第二件大家可能很关注事情,就是关于公众号赞赏的事情

对赞赏这方面,我们在2017年跟苹果做了一些很好的合作,可能是因为红包和赞赏这样的一些行为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所以在早期的时候,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它不一定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功能,所以它可能挺难理解这样一种中国特色的东西的。后来经过一些协调,大家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认知,所以我们很快会把“赞赏”恢复回来,并且我们会做一个很大的改动,就是对于赞赏来说,我们之前的赞赏其实是对一个公众号做赞赏,但其实这里的本质应该是对作者做赞赏才对,所以这里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现在的赞赏对公众号这样一个行为,是对的吗?还是我们应该直接对公众号背后的作者赞赏?这是不是一回事。

在跟苹果这次协调里,反而让我们思考更多的东西,我们觉得要改造我们的作者体系。在之前公众号的体系里,我们并没有把作者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对待。我们新的改版中,赞赏将会是针对作者进行赞赏,而不是针对一个公众号进行赞赏,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将来在公众平台里,你会看到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栏目,每个作者我们会看到他的介绍,看到他历史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一个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进行投稿,所以作者会被我们更加重视的重构一下。

另外一个也有很多人提出来“公众号只能写长文”,我觉得这与我们早期公众号没有做一个独立的APP有关,因为如果是一个手机里的APP,我们可能在很早以前就会想到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用户用手机做创作,而不是一定要在电脑上写长文出来,我们也会想有没有别的方式使我们在系统里面产生一些短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公众号体系里面下一步会做思考的问题。

l 第三件事情,有人问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

前段时间还有一个事情也让我挺惊讶,很多人在讨论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的问题,你们觉得应该做吗?其实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把订阅号作为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一个集合,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去改善一个用户对于订阅的所有东西的阅读效率,对用户订阅的东西怎么样才能找到它,找到重点,这个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但到最后就变成大家以为订阅号本身要做成一个所谓的信息流,这个就很奇怪,这是两回事情。

如果大家一定要去看所谓的信息流,大家可以用我们的“看一看”,在里面看一些信息,但是订阅号本身是用户自己订阅的,所以我们只会去改善阅读效率,而不是胡乱变成不受掌控的信息,以上是关于订阅号的内容。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