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赶集口水战:出来混,怎么能有玻璃心

58赶集口水战:出来混,怎么能有玻璃心

2014-07-28 10:11王冠雄 特邀作者
首先,出来混的,神经大条一些。其次,不要理会比你弱的人的攻击。第三,公关只是公关,不要迷恋公关。

先是58被报道“无意收购赶集这样一个无意义的公司”,赶集回击“请CEO勿靠黑对手上头条”。围观评论者有人称58“抱大腿”,也有人称赶集“碰瓷”。

真相到底是什么?58到底哪一句刺痛了对手?老大老二的公关怎么打?

  【当事人爆真相:纯属乌龙】

来看一下当事媒体人王如晨的亲身回忆。

“上周与一帮自媒体朋友拜访了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我提的一个话题成了热点,惹得赶集网攻击58同城说’姚劲波整天黑赶集’。其实,关于收购动向我早有判断,58与赶集缺乏互补,没有整合空间。我故意问姚的用意在于,期望他借传闻谈如果走出规模化困境。因为在互联网企业群里,58同城还是一个小不点。姚最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大讲58是个慢公司,会继续专注信息服务,但也会通过垂直化、潜在并购壮大规模。最后,我索性又问他一次:’你们不会收购它吧?’

按理说,对这样涉及竞争对手和资本并购的重大问题,应该谨慎为宜。没想到,一贯直爽的姚劲波竟然直接回答了,基本就是外部报道的言论。但根据王如晨的回忆,“要澄清的是,姚并没提赶集网的名字。有的报道直接引语里出现赶集网是明显瑕疵。姚当时并非故意攻击,所谓’没有意义的公司’更像一个群体,而不是单一企业。因为他后来接着说,未来许多分类信息服务商会死掉,并用右手凌空做了一个消失姿势。这其实也不新,两个月前他就这么说过。”

于是,就出现了后来赶集网的反击声明。公正地说,声明非常犀利,成功地把口水战上升到所谓一个上市公司CEO的素养问题,高度一下就上来了,媒体自然非常关注。

58高管满腹委屈,“老板一个字儿都没提他们家,就这样通发声明,连’姚明星’这样近乎人身攻击的字眼都上了,真心无聊。”

那么要不要回应?公关技术角度讲,当然不必。因为58同城是老大,赶集网是老二,以小搏大,怎么打都是占便宜。老大打赢了说你是应该,打输了被对手成功上位。所以,58只能回应以“对手无聊,不予置评”。

  【口水背后:传闻与焦虑】

其实,这场口水战的背后正是分类信息正在迎来的一场大变局。

就在整整一个月前的6月27日,腾讯以O2O史上最大现金交易7.36亿美金战略入股58同城约20%,不但让老对手赶集网的命运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整个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第一+第一”的竞争压力。

发生在老大身上的事,从来都不是一家公司的事,而是整个行业的震荡。于是在消息宣布之后,多年老对手、焦虑的赶集网立即发出了内部邮件,自称流量已超过58、赶集将不为所动,58高管随后在朋友圈反唇相讥,煞是精彩,原文照录如下:

“我忍不住评价几句,从58上市,增发,腾讯合作,我们还没有发内部邮件,就有人开始分析大局发给自己员工了。文章是枯燥无味的市场大好,我们大好,弟兄们努力的三段论。我只想问几句,腾讯7.36亿都可以控股贵公司了,看了贵公司几个月后,为啥选择在58做个小股东,而不选择贵公司?这些为啥不和弟兄们讲清楚?为啥引用的数据只引用2013年5月份艾瑞的招聘对比数据,艾瑞2014年5月的数据出来了,招聘,房产,黄页各个频道的对比数据都有了,为啥不拿出来给弟兄们看看?一直说移动一片大好,为啥不列出91,360,豌豆荚,百度应用各个平台的下载量对比,和弟兄们说?我有点不淡定了,有些时候说出来再看球就比较淡定了,淡定,淡定。”

腾讯入股58之后,业界的确多处传出了百度、阿里评估接手赶集的风声,但条件是要求控股,而且给的价格不算很高。百度并购时要求控股的战略众所周知,去哪儿、爱奇艺、糯米都是,要“干儿子”。阿里巴巴也有从“包养”走向干儿子的趋势,最近一口气先后控股了高德、UC。

平心而论,百度、阿里巴巴接手赶集的可能性确实存在。问题是,现在本地生活服务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流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场景、用户关系。显然腾讯可以给58大量场景的延伸,以及人与人的链接,这是百度、阿里巴巴所不具备的。

从投资人角度讲,烧钱这么多年,早已到退出时候了。老股东很难继续跟投,新股东要拿出巨额真金白银去和“腾讯+58”组合血拼太难了,卖给百度阿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看具体估值多少了。资本的游戏规则,从来都是残酷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姚劲波的表态自然刺激到了赶集网,任何会导致军心不稳的言论都必须做出反应。从这个角度讲,赶集网反击也是符合公关原则的。

  【如何避免玻璃心:三个忠告】

最近,网上有一个词儿很潮:玻璃心。

玻璃心,是指很容易就受到打击,心理承受力不强,过分脆弱的人。直接字面意思指内心太脆弱、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进一步引申意义是,对别人可以随意开玩笑。却坚决不能让别人同样对自己。网络上一般都是用这层意思。

20年来,中国互联网江湖没有过一天太平日子。每天不是吵架,就是炒作。

有人曾半开玩笑地说,“中国互联网,又可以称之为中国互联娱乐网”。还真是,天天花样翻新。一线互联网公司们的公关部,有策划、撰稿、媒介、P图、数据、新媒体,简直像一个迷你编辑部。他们操控媒体舆论的能力,绝对瞬秒传统传统公关公司和一般媒体。

一切行业都是媒体业,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因此媒体属性更强,互联网公司们更懂如何借助媒体的能量。早年张朝阳的搜狐、中期马云的阿里巴巴、后期周鸿祎的360,都被行业公认为公关厉害的代表。在这种示范效应下,许多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拿公关当品牌使。君不见,多少互联网公司的市场部门干脆就叫“公关市场部”,公关大于市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将生活在硝烟弥漫、无节操、毁三观的互联网口水里。给所有行业的老大、老二们三个劝告吧:

首先,出来混的,神经大条一些。要是有一颗玻璃心,分分钟被人拿住。除了真正影响名誉和利益先是58 被报道“无意收购赶集这样一个无意义的公司”,赶集回击“请CEO勿靠黑对手上头条”。围观评论者有人称58“抱大腿”,也有人称赶集“碰瓷”。

真相到底是什么?58到底哪一句刺痛了对手?老大老二的公关怎么打?$page$

  【当事人爆真相:纯属乌龙】

来看一下当事媒体人王如晨的亲身回忆。

“上周与一帮自媒体朋友拜访了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我提的一个话题成了热点,惹得赶集网攻击58同城说’姚劲波整天黑赶集’。其实,关于收购动向我早有判断,58与赶集缺乏互补,没有整合空间。我故意问姚的用意在于,期望他借传闻谈如果走出规模化困境。因为在互联网企业群里,58同城还是一个小不点。姚最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大讲58是个慢公司,会继续专注信息服务,但也会通过垂直化、潜在并购壮大规模。最后,我索性又问他一次:’你们不会收购它吧?’

按理说,对这样涉及竞争对手和资本并购的重大问题,应该谨慎为宜。没想到,一贯直爽的姚劲波竟然直接回答了,基本就是外部报道的言论。但根据王如晨的回忆,“要澄清的是,姚并没提赶集网的名字。有的报道直接引语里出现赶集网是明显瑕疵。姚当时并非故意攻击,所谓’没有意义的公司’更像一个群体,而不是单一企业。因为他后来接着说,未来许多分类信息服务商会死掉,并用右手凌空做了一个消失姿势。这其实也不新,两个月前他就这么说过。”

于是,就出现了后来赶集网的反击声明。公正地说,声明非常犀利,成功地把口水战上升到所谓一个上市公司CEO的素养问题,高度一下就上来了,媒体自然非常关注。

58高管满腹委屈,“老板一个字儿都没提他们家,就这样通发声明,连’姚明星’这样近乎人身攻击的字眼都上了,真心无聊。”

那么要不要回应?公关技术角度讲,当然不必。因为58同城是老大,赶集网是老二,以小搏大,怎么打都是占便宜。老大打赢了说你是应该,打输了被对手成功上位。所以,58只能回应以“对手无聊,不予置评”。

  【口水背后:传闻与焦虑】

其实,这场口水战的背后正是分类信息正在迎来的一场大变局。

就在整整一个月前的6月27日,腾讯以O2O史上最大现金交易7.36亿美金战略入股58同城约20%,不但让老对手赶集网的命运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整个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第一+第一”的竞争压力。

发生在老大身上的事,从来都不是一家公司的事,而是整个行业的震荡。于是在消息宣布之后,多年老对手、焦虑的赶集网立即发出了内部邮件,自称流量已超过58、赶集将不为所动,58高管随后在朋友圈反唇相讥,煞是精彩,原文照录如下:

“我忍不住评价几句,从58上市,增发,腾讯合作,我们还没有发内部邮件,就有人开始分析大局发给自己员工了。文章是枯燥无味的市场大好,我们大好,弟兄们努力的三段论。我只想问几句,腾讯7.36亿都可以控股贵公司了,看了贵公司几个月后,为啥选择在58做个小股东,而不选择贵公司?这些为啥不和弟兄们讲清楚?为啥引用的数据只引用2013年5月份艾瑞的招聘对比数据,艾瑞2014年5月的数据出来了,招聘,房产,黄页各个频道的对比数据都有了,为啥不拿出来给弟兄们看看?一直说移动一片大好,为啥不列出91,360,豌豆荚,百度应用各个平台的下载量对比,和弟兄们说?我有点不淡定了,有些时候说出来再看球就比较淡定了,淡定,淡定。”

腾讯入股58之后,业界的确多处传出了百度、阿里评估接手赶集的风声,但条件是要求控股,而且给的价格不算很高。百度并购时要求控股的战略众所周知,去哪儿、爱奇艺、糯米都是,要“干儿子”。阿里巴巴也有从“包养”走向干儿子的趋势,最近一口气先后控股了高德、UC。

平心而论,百度、阿里巴巴接手赶集的可能性确实存在。问题是,现在本地生活服务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流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场景、用户关系。显然腾讯可以给58大量场景的延伸,以及人与人的链接,这是百度、阿里巴巴所不具备的。

从投资人角度讲,烧钱这么多年,早已到退出时候了。老股东很难继续跟投,新股东要拿出巨额真金白银去和“腾讯+58”组合血拼太难了,卖给百度阿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看具体估值多少了。资本的游戏规则,从来都是残酷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姚劲波的表态自然刺激到了赶集网,任何会导致军心不稳的言论都必须做出反应。从这个角度讲,赶集网反击也是符合公关原则的。

  【如何避免玻璃心:三个忠告】

最近,网上有一个词儿很潮:玻璃心。

玻璃心,是指很容易就受到打击,心理承受力不强,过分脆弱的人。直接字面意思指内心太脆弱、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进一步引申意义是,对别人可以随意开玩笑。却坚决不能让别人同样对自己。网络上一般都是用这层意思。

20年来,中国互联网江湖没有过一天太平日子。每天不是吵架,就是炒作。

有人曾半开玩笑地说,“中国互联网,又可以称之为中国互联娱乐网”。还真是,天天花样翻新。一线互联网公司们的公关部,有策划、撰稿、媒介、P图、数据、新媒体,简直像一个迷你编辑部。他们操控媒体舆论的能力,绝对瞬秒传统传统公关公司和一般媒体。

一切行业都是媒体业,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因此媒体属性更强,互联网公司们更懂如何借助媒体的能量。早年张朝阳的搜狐、中期马云的阿里巴巴、后期周鸿祎的360,都被行业公认为公关厉害的代表。在这种示范效应下,许多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拿公关当品牌使。君不见,多少互联网公司的市场部门干脆就叫“公关市场部”,公关大于市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将生活在硝烟弥漫、无节操、毁三观的互联网口水里。给所有行业的老大、老二们三个劝告吧:

首先,出来混的,神经大条一些。要是有一颗玻璃心,分分钟被人拿住。除了真正影响名誉和利益的需要稳准狠下手,其他口水皆浮云。

其次,不要理会比你弱的人的攻击。人家以小搏大,你赢了很正常,输了划不来。知乎有一个问题,有人问“如何看待有人攻击你”,几百条回答中一个回答秒杀全场:“要知道比你牛逼的人都没空理你。”遇到碰瓷咋办?开车的都知道:要么不理果断走,要么对方有破绽直接报警。

第三,公关只是公关,不要迷恋公关。尽管我干了十几年营销,参加过3次IPO、经历过3Q大战,真心想说一句,除了新品推广、融资、上市、危机这几个特定时段,公关真心是表面功夫,更多还是靠产品、靠人品、靠实力说话。

出来混怎么能有玻璃心?大家都散了吧。

*本文作者王冠雄,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