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的办公室里挂满了他和明星的合影,比如黄晓明、比如王力宏,这像是他在娱乐圈耕耘已久的证明:马月在2012年上线了垂直于明星人群的社区星云网。类似于微博等社交平台,星云网则想用垂直社交网络的形式聚集明星等娱乐圈人士,上线一年左右之后曾获得来自龚虹嘉、倪正东和黄晓明等人的1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发展,星云网初步聚集了10万名左右的娱乐圈用户,并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用户体系和社区逻辑:在星云网上,用户类型包括一二线明星、新入行艺人以及由前两类人群衍生出来的摄影师、剧作家等娱乐圈相关人群。
这些云集而来的“星星”在星云上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和诉求,对入驻的一二线明星来说,星云的价值更接近于一个垂直社区,在鱼龙混杂的微博之外,有一方属于“圈内人士”的展示与交流空间,而在另一方面,这些拥有众多粉丝的大咖也给星云的另一类用户造成示范效应,即那些入行不久甚至尚未入行的“小咖”们,在星云上,这些新人除了能够展示自己,还可以在有需求的时候对接到合适的资源,比如拍摄写真的摄影师、能够带来演出机会的经纪人,而这也构成了这些摄影师、经纪人们活跃在星云的理由。
内在的经济链条转动起来之后,作为平台方的星云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收入来源:在过去的发展中,星云的收入模式主要依靠会员费和抽成,对那些想要迅速获得知名度的新人们来说,星云上1980元和3980元两档的会员服务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曝光机会、演出资源等;而借助自身在线下丰富的娱乐圈资源,星云还可以挖掘和推荐一些用户到相应的演艺活动,再从中向被介绍用户和活动主办方收取佣金和分成等。
今年8月底,星云网宣布完成了额度为4000万人民币的 A 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启赋资本等。在启赋资本的分析中,星云借助垂直社区这一模式所覆盖到的人群可以划分成一个娱乐圈领域的金字塔,从塔尖到塔底依次为明星、专业机构、精英、新人和数量最为庞大的粉丝等相关人士。
在马月的办公室里,挂满明星合影的墙前还竖立着一块演示用的黑板,上面则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关于星云网的近期规划。很显然,完成 A 轮融资之后的星云网把目标瞄向了受众范围更大的市场:从金字塔上部的明星人群入手,尝试到达基数更加广泛的泛粉丝群体。
在马月的规划里,星云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主要分为三项:明星见面、明星点评和朋朋。
明星见面由星云网衍生而来,数千名入驻的明星用户可以吸引而来的则是多达千万的粉丝群体。在星云网垂直社交平台的基础上,马月还想搭建另外一个需求更实际的平台,即组织明星和粉丝见面。
马月根据自己在娱乐圈的经历推出这类需求存在的可能性:对数量不小的粉丝来说,追星让他们有强烈的愿望见到明星本人,而之前去机场接机等自发性行为通常效果不佳;对另一方明星来说,维系和运营粉丝也一直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但通常都会被分散到不同的组织方去主办。
因此星云想成为专注此类业务的第三方平台:为有需求的明星创造不同形式的粉丝见面机会。目前在星云网上,除了之前的社区内容,还新增了可以安排见面的明星海报,比如黄晓明、袁咏仪、高圣远等。粉丝可以在想要见面的明星界面报名,通过该明星的审核之后即可获得免费见面的机会。
在马月看来,对粉丝来说,能够和明星见面创造的是一种黏性较高的互动形式,而明星则可以和自己的近期宣传需求结合起来,比如和高圣远的见面方式即为一起观看他即将上映的新电影。
而星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则为组织者,粉丝和明星之外,星云还想要加入品牌商的赞助,像明星经常出席的商业活动一样,星云计划每场明星见面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能够对对接相应的品牌商。
这样一来,在原来明星用户的基础上,粉丝就成了星云落地的广大支撑。而在星云上,粉丝可以 follow 明星动态、参与明星见面,同时带来对粉丝感兴趣的品牌商,后者也就成为星云的收入来源之一。
如果说明星见面所针对的是相对忠诚的粉丝,星云要推出的另一款产品“明星点评”做的则是更加偏向“路人”的事情。主角同样是明星,但星云想要通过明星点评热门消费品的形式来将受众扩大到普通消费者。
类似于电视导购,在星云所搭建的微信公共帐号上,以视频的形式由一位明星对某款当下热门的消费品进行消费级别的测评,比如特斯拉、比如 iPhone 6,所谓的消费级别指的是点评角度接近普通消费者,只是加上了明星身份来获取更大的关注度。
通过明星来吸引粉丝之外,马月的下一步计划还包括一款专注精英人群的移动交友APP朋朋。采访时我问马月什么是“精英”,马月的回答则放到了产品里:在朋朋发展的前期,星云将会邀请个行业所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用户,并用认证的形式来保障这些用户的可信度。前期的“大 V”用户群体养成之后,马月把朋朋的收入来源着眼在后续主动想要加入的人群,并对这些人以分档会员的形式进行收费,而值得别人付费加入以及有能力付费加入的这两拨人,则构成了朋朋的主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