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北京等地交通部门对各种专车服务进行重点治理,关于“专车”和“黑车”的讨论即成为市场与监管博弈的又一个热点话题。腾讯科技《企鹅智酷》近日对25829名网友做了抽样调查,其中使用过“专车”或类似服务的用户为11568人,乘坐过“黑车”的用户更高达80%。
从这些用户的声音和需求出发,也许我们会更清晰地找到争论的根源,以及真正能满足群众需求的解决之道。
用户:用专车看中的是服务在超过25000名调查对象中,有80%的用户经常或偶尔使用黑车出行。在同样的这组用户样本中,使用过专车或类似服务的用户占比约45%。后台数据显示,此轮广泛性调查覆盖了从沿海到内地的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地区的用户占比从3%到10%不等。
考虑到问卷主要来自于网络,因此对于互联网服务的认知度结论或许存在偏高情况,但也可以反映“网络一代”用户的真实想法。
调查显示,在使用过专车服务的11000多名用户中,“叫车更快”、“服务更好”两项关系服务质量的因素最被大家看重。而提升用户出行品质的“专车档次更高”排名第三。由此可见,服务到位是专车的生存基本,也是用户选择的初衷。
在同一组调查中,还有27.6%的用户认为专车是“叫不到普通出租车后的第二选择”。这一数据对我们理解专车市场同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体现了当下出租车市场的覆盖不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专车服务在初期得以生长的重要原因。
市场:根源在于“车不够”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城市常驻人口增长明显,特别在大型城市。然而,关系到人们自定义出行的出租车数量,却并未能跟上城市的发展速度。
2014年,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数据,北京出租车总数为6.6万辆,十年来几乎无增长。但在过去十年里,北京城市人口净增近700万人,达到2190万——平均每332人一台出租车。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城市。以河北省石家庄为例,2013年一则公开报道显示,从1998年起,石家庄连续14年没有增加过一辆有正规手续的出租车。而同时,城市人口增长却超1/3,城市建成区面积成倍扩大。
在车辆增长明显落后于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出租车空驶率高、更多在核心城区“扫街”等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远郊地区的打车难问题。
从企鹅智酷的调查也不难看出,对于黑车现象,用户普遍认为是“行业垄断”影响了正规出租车的覆盖,导致出租车数量过少,区域分布不均。
在改革开放30余年后的今天,还会存在这种供给严重落后于需求的现象,既令人惊讶,又让人无奈。其根源在于,以传统“授权经营”模式为基础的出租车市场,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开放与充分竞争,行业垄断现象导致了大众的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进而给了“黑车”生存土壤。
监管:矛头指向“互联网专车服务”2014年7月至8月,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先后推出了针对“专车服务”的相关治理办法和通知,随后,更多城市跟进“学习”。尽管很多城市过去也有对载客服务车辆的相关管理规定,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新规范和“升级版”,都将重点指向了以互联网服务为代表的新参与者。
例如,北京交委推出的《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开篇即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借助互联网和手机软件预约租车的消息频繁见诸媒体……”;上海市政府审议通过的《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以几年前出台的《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规定》为基础,新增内容中重点强调了“增设对召车信息服务商的监管措施……”
其他城市的相关规定也大多类似。从各地的规定细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此番集中治理的主要目的,是查处混入正规客运服务队伍的“黑车”和“黑车”驾驶员。但考虑到传统出租行业多年来没有扩大经营,有可能将“黑车”洗白的治理重点,就在新兴的互联网服务商了。
结论:合理监管可以有,但市场放开是必须任何一个行业从兴起到成熟,都需要过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跨界到出租车行业以来,以便捷的服务和广泛的用户覆盖,很好的提升了行业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也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造的普遍功用。
在互联网服务商进入到专车市场后,由于传统资源的局限和执行过程中的操切,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合规的现象和安全隐患。但这并不是我们否定市场放开的因素。开窗户和安纱窗,两者都是必须。
在25000余名网友调查中,对于管理部门的抱怨和对黑车的痛斥,并不是主流态度——
近半数用户希望可以彻底打破行业垄断,让黑车合法变白,增加用户出行选择同时,也增加市场和就业机会。
同样有超过1/3用户赞同合理监管,但坚信市场需要放开,引入更多竞争。
那么,下一阶段乃至更远期的未来,整个市场会走向何方?
从长远的未来看,我们相信市场竞争的力量,会逐步打开封闭垄断的传统行业,最终让民众、社会和行业链条中各方都受益其中;
我们同样相信,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以技术平台、用户基础、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同传统行业的融合和改造中,会发挥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