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效应】与【去阿里化】:为什么我们要一边感谢阿里,一边逃脱阿里?

【阿里效应】与【去阿里化】:为什么我们要一边感谢阿里,一边逃脱阿里?

2015-06-09 10:06B座12楼 特邀作者
杭州已经是创业新都,互联网创业第三城的大旗已经高高插在城垛上,护旗手,就是这20只未来的独角兽。而他们自己,也诠释着杭州创业的关键词:「务实」、「阿里」、「性感」、「金融」,以及「下一个硅谷」。

我们在杭州寻找到了20只未来的「独角兽」(点击这三个字查看)。杭州已经是创业新都,互联网创业第三城的大旗已经高高插在城垛上,护旗手,就是这20只未来的独角兽。而他们自己,也诠释着杭州创业的关键词:「务实」、「阿里」、「性感」、「金融」,以及「下一个硅谷」。

就像硅谷起势必须有惠普一样,阿里的崛起,彻底冲破了杭州互联网的蛮荒时代;同时,几年间,草莽英雄四起,彻底搅乱了这次春水。

感谢阿里的存在

以下几点,均是被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提及的「阿里效应」。

1、人。

首先当然是人。在我们发现榜单中,就有8个创始人来自于阿里,更不用说已经成为独角兽的贝贝网张良伦、蘑菇街陈琪。尤其是在阿里股权解禁后,大批财务自由者涌了出来。

阿里除了提供创业者,还输出投资人,一大批老阿里人拥有了成为天使投资人初始资金,资本市场也活跃起来。还有山大、俞头这样的人物,做了良仓孵化器,谁说只有创业者有阿里系,现在投资人也存在阿里系了。

除了这两种身份,在浩浩荡荡五万前阿里人的队伍中,最多的是那些拥有了丰富技能的员工,奔赴各类创业公司。有员工从阿里源源不断地出来。阿里又为了补充缺口而引进人。这家巨头自己的内循环弥补了杭州人才的外循环。

2、“电商”思维。

创业团队极品配置就是: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腾讯的产品。百度完成了信息的互联网化,腾讯完成了娱乐的互联网化,阿里就完成了骄傲以的互联网化。而说大了,所有包含交易的创业项目都可以算作电商,而阿里凭借一己之力让电商思维彻底浸透了杭州这座城市。

这种重数据、重市场、重需求的思路,算是杭州创业的一大标签。

3、资源集聚。

阿里东厂西厂各据一方,原本偏远的地方就丛生起来的各种小食铺子,连带着各类创业园,也聚集在滨江和城西这两块地方。光看这些原本偏远的地方已经丛生各种小食铺子,就对阿里集聚效应的证明,好吧,这个证明很粗暴。

政策在倾斜,人和钱都涌向这座城市,根据拉勾网统计的数据,从上海出来的互联网人才去了北京,而从北京逃出来的互联网人才,就投向了杭州的怀抱。互联网创业之城杭州,就是与阿里一起成长起来的。

不,电商思维有点尴尬

好了,一家企业与一个城市共同成长的部分已经演绎完了,接下来就是拒绝“一城一阿里”所出现的阵痛了,这最直观得体现在电商思维的逆转上。

美妆心得创始人飞扬曾创过两次业,一次是在2006年国内最早的社会化电商公司,一次是从化妆品PC社区转电商。两次失败,让他不再以电商思维为主。如今美妆心得思路甚至是反运营的,反KPI的。不推广,不邀约达人,反运营背后的逻辑就在于,真实评价是这个化妆品消费决策平台的公信力的保证。

风先生郑飞科说话更直,他说从现在O2O大潮就可以看到杭州的调性,还是以商业和交易为中心,创业者普遍过渡注重前端与消费者接触,重推广和销售,而缺乏后面供应链体系的管理思想和投入。电商更像集中式的代购业务,创业看起来是在自己运营一家店。这就是电商思维必须被解决的先天不足。

起于将交易互联网化的思路,在移动互联网甚至万物互联时代,有些疲软了,创业大势毕竟僵尸以体验为核心,越来越趋近于科技化,以及向重处沉淀。年轻的创业者,似乎多少戳到了“电商”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page$

 “去阿里化”

国内最大的女性图片社交IN联合创始人黑羽也来自阿里,他否定了大家对阿里的刻板印象,所谓重KPI,以及固化的思维,都是在公司大了之后不得不走出的退让。大批阿里系创业者,还是保留了阿里草创时期那股子味儿,做事儿以激情驱动,做事儿以体验为通路。

的确,我从阿里系创业者嘴里听到的,更多是对老东家的敬意,当问起这个话题,大多阿里系创业者都在感谢阿里的培养。这自然是出于真心,但主题相近的说辞背后,藏着阿里系创业者与老东家阿里的微妙关系,颇值得玩味。

阿里曾传出过绝不投资前员工的小道消息,阿里系创业者对于老东家,大多也始终保留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唯一隐约的投资关系,大约就是阿里巴巴通过自己控制的上海云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入股了前员工赖杰的树熊网络。而此前,蘑菇街陈淇就拒绝了老东家的收购。

我一直相信,杭州的互联网氛围,就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编织起来的。如果硬要说杭州有创业帮的话,那恐怕就只有阿里系是名实相副的,因为这批人经过了同一条生产线的锤炼,拥有了同出一脉的气质。

就是这批人,充当了是巨头卧榻之侧的潜行者,你从来没有从他们嘴里听到过颠覆巨头,完成阿里不能完成的事情这样的言论,他们只是埋头耕耘自己的领域,筑自己的高墙。

无奈中国互联网一度只剩下两张网,阿里网和腾讯网,腾讯远在珠三角,暂且不说,阿里网尽在眼前,网底已经有了支付、电商、金融、社交等等门派,甚至智能硬件也有阿里的M工作室在研究,如此触角,必然与创业者展开业务的竞合,无论你是不是阿里系。

有些不合时宜得想到了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硅谷起于惠普,如今有了无数巨头。虽然我们相信垄断才能产生创造力,但横向扩张业务边界,这不是从0到1,阿里边界的蔓延,更像是航海者洒下的渔网,做着从1到99的演进。那么,我们才应该起到,新的独角兽起势,去完成超级巨头做不了的突破。

如果冰冷甚至血腥的商战终究会发生,杭州,必将站在创业者中这边。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