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元庆眼中,神奇工场和 ZUK 手机都是联想互联网转型的探索。在 ZUK 手机自己的定位里,它是一家软件公司。神奇工场的四百多个员工里,软件开发人员占了大多数。
大家都在谈论粉丝文化,可是真的能做到 ZUK 手机常程那样每天早上固定花两个小时在微博和 QQ 群做粉丝互动的头儿不多。ZUK 的第一代手机从最初的产品定义开始,粉丝和用户的参与就十分深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昨天的发布会上常程和前排粉丝的互动十分热烈,后排的记者们却觉得「场子好冷」。
ZUK CEO 常程
与其它厂商不同,ZUK 并不爱讲硬件配置和做工工艺的故事。但 ZUK Z1 身上有些发布会「忘记」细聊的细节其实是很值得分享给大家的。
把 P-Sensor 和听筒箍在一起
在去年锤子手机发布会上,老罗扬言说他们 T1 上把 P-Sensor 和听筒箍在一起的方案一定会迅速被各家抄袭,但是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见到第二家那么做的厂商。直到昨天 ZUK 手机发布,才总算出现了「第二」。
ZUK Z1 的实现方案和锤子略有不同。锤子的开孔很窄,听筒和 P-Sensor 的尺寸也大体相当。而 ZUK Z1 的开槽则狭长一些,两者的长度也不一致。实现这样的方案并不是很容易,装配上的操作难度增加了不少,需要花些精力保证良率。今年的手机新品牌常愿意做这样纯粹为了美观而折腾自己的事,也算是这个市场竞争到一定程度后给消费者带来的一份福利吧。
不只是第一个 Type-C+USB 3.0
如果从排序上看,ZUK Z1 是第三款配备 Type-C 接口的手机,是第一款 Type-C 接口同时支持 USB 3.0 的手机。从传输速度上看,USB 3.0 是 USB 2.0 的 10 倍。我们在移动硬盘和三星的旗舰机上都见过标准 USB 3.0 的接口,它由两部分组成,需要搭配专门的线材。所以,Type-C+USB 3.0 的组合就给了用户不用换线而享受快速传输的机会。在极客公园体验真机的过程中,ZUK 的工作人员数次发出感慨,「拷贝大文件真的很快」。
然而,除了正反随意插和高速传输数据之外,ZUK Z1 还是首次将 Type-C 接口传输音视频信号的特性发挥出来的手机。ZUK 伴随 Z1 推出了一款主动降噪的耳塞,这条耳塞也是 Type-C 接口的。耳塞通过 Type-C 接口供电主动降噪,也通过 Type-C 接口传输声音。同时,ZUK Z1 还支持 2.5A 的大电流快速充电。
其实 ZUK Z1 也配备了传统的 3.5 毫米耳机孔,极客公园向 ZUK 的工作人员询问了两个接口音源分离的可能,ZUK 透露说:「我们也很期待将来软件上能实现两个耳机口同时听不同的歌。」
8.9 毫米里放下 4100 毫安时电池
ZUK Z1 的机身厚度为 8.9 毫米,重量为 175 克,算不上轻薄,厚度与一加 2 相当,重量与锤子相当。但是同样尺寸的机身上,却塞进了 4100 毫安时的大电池,这比大家普遍的「3000 毫安时大电池」要高出不少。
帮助 ZUK Z1 实现 4100 毫安时的是手机上不常见的异形电池。虽然称作异形电池,但目前手机上使用的其实基本都是「梯形电池」而非真正的软性电池。
之前使用梯形电池的明星机型是 LG G2,跟 ZUK Z1 一样,都是利用机身背面的弧度实现的。ZUK Z1 选用了骁龙 801 处理器和 1080P 屏幕,搭配上 4100 毫安时的电池,续航表现应该会是很不错的。
Home 键竟然不居中
只要看一眼,你就会发现 ZUK Z1 的 Home 键并不居中。
如果这是 ID 设计或工艺上的失误,那显然是个国际玩笑。发布会后这也成为了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面对大家的疑问,ZUK 给出的答案倒是简单直接。ZUK 联合创始人陈宇解释说:「做出这样的设计原因其实很简单,是为了配合我们上滑呼出控制中心的操作逻辑。如果做在正中间,会有很高的几率发生误触。」
Home 键不居中的手机我们似乎还不曾见过,具体的体验需要在使用中进一步验证。一眼看上去虽不是特别明显,ZUK 应该还是会因此流失不少强迫症和处女座用户。
U-Touch 包含复杂的图像算法
U-Touch 算是 ZUK Z1 最特别的一点了。这个按键集成了指纹识别、轻触、双击、按压和左右滑动五个功能。发布会上常程也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它。前面三个功能我们在国产手机上都看到了,它也几乎是和魅族 MX5 重叠的,但是最后一项左右滑动切换应用我们并没有在别的国产手机上见过。
其实,ZUK Z1 并不是依靠电容感应实现切换的,而是借助了指纹识别。在手指滑过 Home 键的过程中,指纹识别模块会记录并分析指纹的变化过程,从而识别出用户的实际操作和真实意图。极客公园的真机体验中,这个功能的触发十分灵敏。
神奇工场这家「软件公司」确实在 ZUK 手机的软件优化上做了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软硬结合才能提升用户体验,可堆砌硬件购买软件方案的厂商越来越多,真正与用户交流并自己针对性优化的厂商却越来越少。今年新掺和进来的几个新品牌都在硬件选择和软件优化上表现出了十分积极的态度,「前辈们」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