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到底谁会死在前进的路上?

资本寒冬,到底谁会死在前进的路上?

2015-10-16 07:32南七道 特邀作者
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这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但是更是一件专业的活,它对于团队、行业、时机、大环境等都有各种要求,并不是一种人人皆可的事情。

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圈,如果不去创业或者不提下自己创业的构想,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在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概念后,创业更是变成了一件国家层面高度的事情,仿佛人人创业的时代即将来临。创业大街由几百米延伸到几公里,各种规模的孵化器遍地开花,各种天价融资消息层出不穷,看上去美好的一切在2015年中突然就中止了——资本寒冬来了!

于是包括创业者、投资人、媒体等等都开始讨论全球经济形势、经济基本面、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等等因素和形势。但是在这些大形势之外,圈内人士的浮躁和忽悠风气与造成了行业断崖式转折脱不了干系。

魏晋时期,上流社会人士服用一种叫做“五石散”的药成了一种时尚和风气, 服用五石散后,由于五石散的药性非常猛烈而且复杂,全身燥热,必须食用冷食、洗凉水澡、睡凉炕来散热,还要通过散步甚至满地打滚等各种举动来散发药性。由于五石散的价格昂贵,服用麻烦,所以当时只是在贵族中间流行。于是五石散成了社会地位的一种标签。很多吃不起“五石散”的贫民,常常伪装成毒性发作,在地上打滚撒泼,以证明自己是“主流社会人士”。

而在现在,创业五石散已经蔓延起来,无论是见面还是聚会,要是不说自己在创业,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创始人满街走,投资人多于狗。突然之间,创业已经成了一个流行的标签,以前做产品的,做运营的,写代码的,做设计的,当记者的,跑市场的,70后,80后,90后,95后等等,如过江之鲫。甚至有大学生说,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去创业算了。创业竟然成了最后的庇护所和退路。全民创业显然是一个过于理想的说法,这实际上和全民补锌、全民补钙,全民练气功是一个道理,是貌似合理但又相当滑稽的事情。

软银赛富的阎焱在演讲中说,盈利是企业的第一准则。但是国内的互联网在近些年出现了一种荒唐的现象:烧钱有理,赚钱可耻。所以大家讨论的就是烧钱力度,烧钱规模,没人说利润,每个人都想烧出下一个BAT,尤其是在虚火旺盛的O2O领域,各种烧钱,各种概念,上门按摩,上门洗车,上门洗狗,上门做饭,上门送菜等等,最后落得的是一地鸡毛。O2O这个香饽饽到了2015年下半年,突然成了一个烫手的大山芋。类似考拉班车,饭饭得,老师来了等等这些曾经被媒体被投资人追捧的项目纷纷倒闭,连行业巨头美团和大众点评也扛不住烧钱的压力,在资本的撮合下合二为一。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曾经我们戏谑的疯狂和想法,换了一种模式和外衣潜入了理应是最开放最透明聪明人最扎堆的互联网行业。一些我们流传了几千年,觉得天经地义的概念突然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出现了神奇的“颠覆”:开饭馆的可以理直气壮说自己的东西不好吃,但是有互联网思维加持,难吃也变得理所当然;本来一按开关就可以亮的灯泡,因为有了互联网思维,变成了智能硬件,必须要拿出手机-打开APP-打开开关等三步才能点亮灯泡;一批被媒体捧着的“小鲜肉”登上舞台,除了PPT做得好之外,没见到做出一件像样的产品的,赚到一分钱的利润。

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这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但是更是一件专业的活,它对于团队、行业、时机、大环境等都有各种要求,并不是一种人人皆可的事情。即使像硅谷著名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本·霍洛维茨,他在《创业维艰》中提到,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场“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难道,这种艰难,在中国就被部分神奇的互联网创业者消解了吗?“世无英雄 遂使竖子成名”所以,与其相信是资本的寒冬,不如相信这些竖子的冬天。在大自然环境里,每当寒冬大雪来临时,大批越冬的害虫都会被淘汰。这对于大环境来说,不见得不是一件好事!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附图:O2O死亡名单(部分)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