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传播,进而改变阅读这件事上,必须有这样湿漉漉的玩法

在改变传播,进而改变阅读这件事上,必须有这样湿漉漉的玩法

2015-12-04 10:51B座12楼 特邀作者
读读日报就是湿的,因为这里无论阅读还是编辑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人情接入,都能释放出或者吸附来认同感,在改变传播进而改变阅读这件事上,就应该有这样湿漉漉的玩法。

文/B12 挠乱天下

说来挺可怕的,三体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就是由千万个三体人构成的。三个人凑成一个元件,每个人只要掌握0、1这两种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便能运行整个系统,而除了0、1,他们也无需做他想。

这挺像人类的信息传播这张大网络,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完成自己信息输入和输出地过程,整个人类社会构成了一个智能系统。然而,这个智能系统应该再湿一点,每一个输入和输出,都应该带有湿度。

读读日报不想当智能系统的构建者,不过,他们正尝试连接这个智能系统中的一个个神经元。

知乎的联合创始人黄继新留起了胡子,他说老婆喜欢。这个八卦圈内家喻户晓,他媳妇就是看了黄在《非诚勿扰》的表现后才芳心暗许的。尽管惊讶于大家还记着这茬事儿,黄继新倒也不在意,说完八卦,他还是一脸乐呵呵地开始说起读读日报的由来。

读读日报的逻辑

这是个颠覆性的产品,倾覆的是由编辑单向决定内容的旧模式。从去年 10 月份开始,知乎日报 决定做一个试验,邀请了5000名各专业领域的知友为日报推荐内容。

实验很成功,大部分用户拥有独到判断力或是专业鉴别能力。到今年上半年,知乎日报中几乎全部的内容,都来自于这些用户的推荐。

黄继新惊叹于人们对好内容的鉴别能力和推荐的热情。知乎认为,到了挖掘人们的鉴别能力的时候了,可以通过推荐让信息流通。

现在看到的读读日报形态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做推荐的阅读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编,编辑自己的主题日报,每个人也都可以关注别人的主题日报,获得推荐进行阅读。读读日报的两条硬指标,就是:人人都是主编;一切链接皆可推。

读读日报的编辑不像传统媒体老编辑,会对内容行文逻辑进行梳理和调整,其实更像一个推荐语。这个低门槛带来的问题可以后文讨论,这里要说的是这种编辑的神奇作用。每个人有自己的鉴别力和专业强项,通过推荐对内容整合,可以让内容给人不一样的第一印象。

不仅是人对内容产生作用,在主编们对海量内容进行挑选、分门边类、推荐的时候,这些内容也让主编的形象更加丰满。就像在朋友圈分享一个链接终究是为了自我展示,在读读日报,你可以用整个日报来展现自己的喜好和品位。而编辑自己的主题日报的过程,也同样是对自己知识和阅读习惯的自我管理。

一切链接皆可推,就是让一切皆是内容,通过编辑整合,阅读不再只是文字阅读。有人在读读日报推荐摇滚乐,就成了一本《我爱摇滚乐》,有人在读读日报推购买链接,通过编辑和推荐,这个主题日报,又与豆瓣的豆列完全不一样。

传播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连接,而基于读读日报这两点,我想它做的连接,就是人→内容→人。两端是人,才让每一个节点,都有了湿度。

从内容到人:获取湿度的信息

在黄继新的理解中,内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你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一种是你不知道自己值得知道的信息。所有有价值的传播,就在于能把这两部分信息传递到你手中。而在被提了十几年,依然没有办法解决的“信息爆炸”的语境下,传播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让你拥有不知情权。

通过人来获取信息,正好满足了这个传播需求,即浩瀚感、丰富性和多样性。推荐就是在信息到达你之前,有人或者机器做了提前的挑选和编辑。这其中包括了算法推荐和人做推荐,算法推荐就是今日头条在做的事情,算法参考的数据永远都是已经发生过的阅读行为,那就很难覆盖那些你不知道自己应该知道的信息。

至于人推荐,则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我们习惯的微信,通过社交圈来推荐,这符合了浩瀚干和多样性,但是信息庞杂又凌乱,无法满足丰富性。而读读日报解决的,正是这一痛点,它从内容出发,指向很明确,你可以通过主题来选择那些你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又可以通过人,来获得那些你不知道自己值得知道的内容。

而从内容到人的另一个价值是,你将从内容中,感受到主编的情感与温度,感受到这些内容身后提供身后提供现货的人。

我想,所谓湿度,就是信息中掺杂了人情,人情既可以是基于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也可以使某种情绪、某些观念,甚至是思维方式。通过湿度,一群彼此认同的人,才能最终粘接在了一起。

湿漉漉的玩法

不同于其他落点在社交的内容产品,读读日报从内容到社交又能够回到内容本身。这是目前没有人在做的事情。

在过去,微博让我们发现,原来可以如此贴近明星的生活,微信,可以让你看到朋友们是怎样生活的,而知乎则让我们竟然可以如此贴近大人物的思考。

读读日报,则试图把每个人都变成鲜活的大人物。你拓宽自己社交圈的方式,成了看他如何阅读,怎样思考,与他产生交流的方式,同样是通过彼此对内容的编辑。基于想法、品味、关注领域产生的认同感,远比互换一个联络方式,看看对方晒晒美食和旅游照,深切的多,至于湿度,足够深的地方,当然总是湿乎乎的。哈。

回到阅读这件事情本身,读读日报依然有一些坎,比如,一部手机、一个阅读应用,能承担的起深度阅读的厚重吗?比如,编辑门槛的降低,会阻碍高品质内容和高品质编辑?再比如,在快和好之间,编辑们会因规则而显得有些暧昧?

其实,这些问题的最终指向,就是在读读日报能不能够那么精英化,且不说知乎团队创始人这些精英分子,到底如何理解精英社区。就算是在水化这个更直白的层面上,这个问题也与读读日报的逻辑起点无关。

谁说印在纸上就是深度阅读,每日出版的纸质报纸照样承载不起太深的阅读。深度阅读与工具无关,我们必须随着媒介一起进化。太湿自然是水化,但是防止水化不是从改变初衷开始,而在于社区在生长过程中能否足够克制。在知乎上担心写作者的水化,读读日报上,就是编辑的水化。然而从知乎社区做出的努力可以相见,水化是可以用机制来解决的。比如友善度、高票答案的排序这些规则。如果真的出现读读日报的水化,那一定不是读读日报逻辑的必然结果,而是这群人在运营这个社区的时候,玩秃噜了。

说到这儿,你会觉得我是一个民粹主义者么?不,显然不是。我只是不愿意看到精英们瞎操心,直接替被人决定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否则,你就应该乖乖去做一个媒体。

说白了,读读日报不是一个为精英创造的舞台,却可以让每个人,更容易想明白,成为精英是怎样的体验。准入门槛低了,并不意味着获得话语权的门槛也低了。

读读日报就是湿的,因为这里无论阅读还是编辑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人情接入,都能释放出或者吸附来认同感,在改变传播进而改变阅读这件事上,就应该有这样湿漉漉的玩法。

也许让这张信息传播的大网实现智能,我们依然像三体世界那样,每个人都是电子元件的组成部分呢,好在,0,1这两个简单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带有湿度的。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很多,想很多。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