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的漫漫路上,BAT系的创业者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吸引着人才和资本的目光。道士下山,他们的创业路到底走得是否平坦呢?
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BAT系毕业生创业现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BAT成立这十余年来,离职的员工粗略估计有超过10万人,这些“校友”们虽然离开了BAT这所大学,身上依然带着令人瞩目的光环。
很多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更远的风景而选择了创业,这些年来进入人们视野的BAT系创业公司达到了数百家。
拿阿里系来说,最近三年阿里离职创业的员工超过300人,创业项目超过70个,蘑菇街、丁香园、同程旅游、虾米音乐都是阿里毕业生的创业成果。
从项目总数来看,2014年百度系毕业生创业项目数最多,达到41家,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是36家和32家。
近水楼台先得月——BAT系毕业生创业资源获取
创业,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比起旱地拔葱的创业者,从BAT走出来的毕业生,本身就成为一种门槛和资源,无论是在汇聚人还是钱的过程中都拥有更优质的环境。
创业公司招人难是出了名的,BAT系创业者所在的离职员工组织为他们寻找合作伙伴提供了机会。比如“南极圈”、“阿里邦”和“百骨精”就是这类平台,而BAT三家公司也凝聚成一个更加庞大的圈子。不久之前举办的阿里毕业生聚会,也邀请了腾讯和百度离职员工俱乐部的负责人一同参与,更大范围的整合业内的人才资源。
投资者对于BAT的创业者也格外青睐。BOSS直聘整理数据显示,百度系的创业公司获得融资的比例高达62.24%,腾讯和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者的融资率也达到60.49%和46.75%,远远高于普通创业公司的行业平均值28.82%。
有着如此的天时地利,BAT系毕业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呢?
BOSS直聘整理数据显示,阿里系创业者在BAT系创业者公司死亡比例最高,达到了12.29%,腾讯系和百度系创业者死亡率为7.63%和4.2%.在这三家公司中,只有百度系创业者明显低于公司死亡的行业平均值6.59%。
大公司派系的创业公司死亡率偏高,这也许和员工长期接触大公司业务,容易获取流量和资源,但创业后不够接地气有所关系。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最终是BAT的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几大垂直领域的龙虎斗都画上休止符。随着BAT业务生态链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被划入他们的势力范围,无论是如今的美团大众、去哪儿携程、优酷土豆,还是曾经水火不容的滴滴快的、58赶集,现在有了同样的标签“BAT”。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三家互联网巨头的总投资项目超过81个,涉及资金154亿至185亿美金。其中阿里和腾讯对滴滴出行的投资,以及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的投资就超过65亿美金。
BAT系的创业者,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公司,但在他们所创立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依然能时时看到BAT们的影子。
由前阿里巴巴员工创立的丁香园,腾讯投资7000万美金;
由前阿里巴巴员工创立的同程旅游,腾讯投资7800万美金;
由前百度员工创立的迅雷,小米投资2亿美元;
……
创业者离开了BAT,但依然“逃”不出BAT的体系,依然会融入到这个巨人的四肢百骸中去。现在还要加上小米和360,整好凑成一个桌子(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