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出首张在线处方,政策“样板”是否可以复制?

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出首张在线处方,政策“样板”是否可以复制?

2015-12-18 11:50Alter 特邀作者
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点,一是医疗服务费分成,二是来自于药品,由于国药直接供应药品,其价格会低于公立医院,患者不仅能买到更便宜的药品,微医平台还能从中获得一笔收入。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让乌镇沾染了浓郁的互联网气息,而就在大会开幕前夕,传闻许久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出了首张在线处方。

作为政府倾力打造的样板间,乌镇互联网医院被视为医疗界的一匹黑马,但对于普通人来讲,我们更关注的还是所谓的互联网医院到底解决了哪些医疗难题,而要大范围复制还必须迈过哪些门槛?

互联网医院,医疗改革的最佳“样板”

国内的医疗体制被诟病已久,尽管相继出台了多个利好政策,移动医疗玩家们也磨拳擦掌,但在医院层面上的改革依然微乎其微,而乌镇互联网医院似乎是三方合作的理想结果。总体来看,互联网医院的核心业务是医患在线问诊以及医医远程会诊,并实现了在线医保付费和在线开具处方两个功能。与传统的医疗体系相比,互联网医院确实跨过了很多“红灯区”。

首先,多点执业和自有行医的进一步落地。之前不少人把国内医院存在的问题归因于对医生自有执业的限制,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门可罗雀。从今年年初开始,不少省份探索医师区域注册制,为医生区域内自有执业“松绑”,但中西部等贫困地区医疗资源薄弱的问题仍旧无解。乌镇互联网医院允许医生以多点执业或自由执业的方式注册,并在桐乡市卫计委进行注册备案。可以说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医生的执业范围被进一步扩大,再加上相对严格的审核机制,相比于在线问诊而言,互联网医院似乎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提供了一个更加可行的思路。

其次,电子处方的革命性意义。处方不外流似乎国内所有医院的门规,一是以药养医早已成为很多医院生存的来源,处方外流必然会影响医院的收益;二是处方外流所存在的医疗纠纷还无从解决。目前来看,浙江省食药监局已同意将乌镇互联网医院作为电子处方的试点,患者可以凭借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到指定医院上门自提药品或者由国药进行配送药品。如果电子处方的使用范围能够进一步扩大,比如说将更多的药店作为指定提药的场所之一,意义或许会更大一些。但相比于封闭的处方配药机制,电子处方已经向前迈出了一步。

第三,医生共享电子病历。传统医院拥有独立的病历管理系统,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和自身利益,患者病历也就成了处方之外另一个封闭之处,无疑增加了医生自由行医和多点执业的门槛。乌镇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机制是医生共享查阅电子病历,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App,查阅到医嘱、处方以及电子病历,并完成购药的过程。如果共享病例能够进一步开放,对移动医疗和整个医疗改革的促进不容小觑。

第四,对就医模式的颠覆。目前乌镇互联网医院主要面向有过病史的患者,前期的门诊诊断和检查均在各个医疗机构完成,一旦需要专家进一步诊断甚至手术,患者即可选择乌镇互联网医院。目前的就医主要有两种,一是立即就诊。选择医生→提交检查检验报告→医生在线诊疗→医生开具在线处方与医嘱→患者在线医保付费→国药送药上门或自提。二是预约就诊。选择医生→预约诊疗→提交检查检验报告→按时上线就诊→医生在线诊疗→医生开具在线处方与医嘱→患者在线医保付费→国药送药上门或自提。相比于仅仅在挂号上开通了互联网入口的传统医疗体系而言,互联网医院着实颠覆了原有的就医模式。

不得不提的是,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特殊性在于,不仅政府为其广开绿灯,微医集团作为移动医疗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合作运营,除此之外还有实体医院的支持。不过这种看似理想的合作模式,无形中也加大了互联网医院被复制的难度。

互联网医院推而广之还需跨过三个门槛

互联网医院的创新之处已无可否认,尤其在医改问题举步维艰和“互联网+”盛行的情况下,互联网医院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探索。可真的要对这种模式进行复制,还不得不正视以下三个问题。

1、政策仍然是最大的难题。首先来说乌镇互联网医院是一个政府工程,一方面离不开桐乡市政府的支持,比如在线处方、在线医保支付等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浙江省之前就已实行的多点执业电子备案制度不无关系,也就有了医生在互联网医院注册备案的基础。但在国内其他地区,类似的多点执业电子备案制度并不完善,很多地方政府也缺少用互联网+改革医疗体制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微医集团此前就在尝试互联网分级诊疗,挂号网也与全国27个省份1900多家重点医院建立了信息系统的深度连接,其中三甲医院的接入率达到70%,汇聚了20万名医生资源,政策不过是顺水推舟。但国内很多移动医疗平台在医生和医院资源上鲜有建树,本身就缺少了获取政策通行证的王牌。

2、该如何搞定线下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医疗服务和电子处方暂时依托桐乡三院,而微医集团正是桐乡三院的控股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乌镇互联网医院才得以和国药控股以及金象网进行了药品对接,实现整个就医流程的闭环。事实来看,经常出现实体医院院长在医疗论坛上唱衰移动医疗的一幕,这也就给移动医疗和医院的合作加了一道无形的强,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保证医院的既得利益。微医集团选择了控股实体医院的方式,背后却是微医集团半年内两轮3.94亿美元和3亿美元的融资,对于很多移动医疗公司来说,控股实体医院可望而不可即。另外,没有线下医院的支持,处理医疗纠纷便难以解决担责问题。

3、利益该如何分配。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点,一是医疗服务费分成,二是来自于药品,由于国药直接供应药品,其价格会低于公立医院,患者不仅能买到更便宜的药品,微医平台还能从中获得一笔收入。除此之外微医集团还计划从健康险业务上获取收入。显而易见,相比于传统医院,互联网医院的盈利模式有创新之处却也乏善可陈,由此便导致了实体医院对这种合作的不屑一顾。虽然互联网医院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想要大范围复制采用控股医院的方式并不可行,为此乌镇互联网医院正在申请医疗服务资质,微医集团CEO廖杰远也表示,将来微医的战略还是在线上,不会大规模去建立实体机构,主要还是盘活线上资源。在各方的利益分配上,互联网医院要走的路还很长。

必须指出的是,微医集团似乎并没有希望用互联网医院取代线下医院,更像是对其移动医疗整体布局的补充,而且刚刚开业的互联网医院尚未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不过,习大大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乌镇的“网上医院”,或许暗示了某种信号。

正如廖杰远所说:“当痛点积聚到一定临界点的时候,当技术成熟到一定的时候,政策迟早会打开一条小缝隙,这可能就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机会所在。”相信在不久之后,互联网和医疗间的玻璃门终将打开。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