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明长得像90后小鲜肉,其实是个80后大叔。
?导语
为快餐店做起了订餐系统和智能自提柜,主做堂食。
“我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帮快餐店提升翻台率,降低成本、提高收入;二是节省消费者等餐用餐时间,每天少排队10~20分钟,可以多些午休时间。”
◆用户在用智能自提柜取餐
15年5月5日,“趣吃饭”微信端平台正式上线,具备点餐、支付、出单、备餐到柜、提醒取餐等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堂食或者自提带走,到店后,在智能自提柜上扫码或输入密码,即可打开柜子取餐。
目前,“趣吃饭”正在合作的快餐店有300多家,包括单体店和品牌连锁:如永和大王、赛百味、庆丰包子、老家肉饼等。日单量过10,000单,订单量最高可占到店家总单量的60%。
2015年8月,该项目获得12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零一创投。
注: 冯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为快餐店做订餐系统
2014年底,冯明还在腾讯工作。每天中午,他要从银科大厦18层下楼,在中关村创业大街附近找家快餐店吃午饭。高峰期,生意好一点的店都要排队:少则3~5人,多则20几人;这让冯明看到了机会。
通过对肯德基、面香、永和这些快餐店的调研,冯明发现主要堵在点餐环节;盖浇饭类的备餐时间比较长,等餐时间更长。
因此对快餐行业来讲,让用户提前点餐,不必来店再排队,把点餐支付、等餐取餐时间缩短,翻台率就会增加,客流量会增多,营业额也会相应提高,餐厅老板是会乐意接受的。
冯明发现,快餐行业订餐系统尚属蓝海,进入者不多。“单价20元以内的快餐,也就饿了么、美团等在做外卖,但外卖只占快餐店营业额的20%,其余80%仍为堂食。”他笑道:“大家不可能天天吃外卖,大家一起到店吃饭还有一定的社交属性。”
而市场上已有的点餐系统,如“美味不用等”(已获得C轮融资) 、“悠先点菜”(已获B轮融资) 等均用于正餐餐馆。“正餐店铺可能自己投钱买Pad、系统,但盖浇饭、拉面馆这些快餐店基本不会花这个钱。在不少店铺,你去点个西红柿鸡蛋面,老板甚至还用手写。”
一番考虑下来,产品方向确定:为快餐店做订餐系统,主做堂食。“我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帮快餐店提升翻台率,降低成本、提高收入;二是节省消费者的等餐用餐时间,每天少排队10~20分钟,可以多些午休时间。”
期间,冯明获得了一笔天使融资,投资方为某知名投资机构。“我的教育经历(北大硕士)、工作经历(百度、新浪微博、腾讯)确实加分不少。”他打趣道:“其实我在大公司也能做得不错,但是个人比较喜欢折腾,趁着年纪还不大冲动一次。”
去年年底,冯明组建了初创团队(百度前同事),“趣吃饭”进入筹备期。
点餐系统+智能自提柜
起初,冯明的想法是先用一套纯线上系统,打破传统快餐店铺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2014年底至2015年1月,他带着这套解决方案,在上地走访快餐店,了解市场反应。
结果令冯明有些失落。“有些老板会觉得麻烦,他们反馈的最大问题是,我把餐提前备好,放在哪儿?”他反思:“单纯做线上,行不通。必须把从订餐到取餐的整个流程自动化。”
冯明做了两套智能硬件设备来解决问题。
一是智能自提柜,主要用于备餐时长 3 分钟以上的快餐店家。用户下单支付后,云服务器将订单推送至餐厅后厨,店家可将准备好的菜品放置在餐柜中。自提柜作为云服务器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可通知用户到店取餐时间。用户到店后,扫码或输入手机推送的密码便可直接打开柜子取餐。
每台柜子分为18个小餐柜,保温时长为 15~20 分钟。“根据店里流量可放一台或多台灵活调整。”
第一批生产了5台,量产后,成本可降低60%。”
谈到产品灵感,他笑着说:“银科大厦里有友宝的自动售货机,扫一下二维码,柜子就弹出零食、饮料。我当时用它买咖啡觉得很上瘾,就用到快餐店上了。”
◆一位女顾客在取票
二是取票机,针对备餐在 2-3 分钟以内的快餐店家设计。用户先在微信“趣吃饭“公众号下单,到店以后自助领取订单票据,然后坐等上菜即可。“多用于连锁快餐店。”
与此同时,线上订餐系统研发完成。“最早想用20%的精力做80%的事情,就避开了App,先做了微信“趣吃饭”公众号。”
2015年5月5日,“趣吃饭”微信端平台正式上线,具备点餐、支付、出单、备餐到柜、提醒取餐等功能。用户通过微信支付订单,平台对合作店家有几天的账期。
对于合作店家,趣吃饭产品有专门的App,方便店家录入菜品、管理菜单等。
1200万A轮融资
上线前两周,冯明与团队在上地谈了第一批店铺(6~7家)后,选择其中4家店试运营。“包括连锁店面、盖浇饭、米粉类快餐。打算尝试多种类型的店铺,观察产品适用性。”4家店铺中,有3家用了智能自提柜,1家用了取票机。
早期,趣吃饭的员工会通过在合作店家发传单引导用户使用产品。“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首单有2元优惠,可以提前下单不用排队。新店优惠引导活动会持续两周。”
至今,冯明未做线上推广。“与其在线上花钱砸广告,不如在店内直接给用户提供优惠,转化率很高。”
效果初显。开始时一天店均只有10几单,三周后,平均每家店能达到60~80单左右,占到店铺总单量的20%左右。
快餐店老板的反馈坚定了冯明的信心。“用老板的话说,以前一到中午,排队点餐的消费者乱糟糟的,跟打仗似的。现在省心多了,不会老有人一直嚷嚷了。”
正当冯明打算加快市场扩张时,网络问题成了拦路虎。“最初没想到店里网络这么不稳定,可能出现自提柜打开延误等问题,用户体验不好。”
趣吃饭的技术团队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了网络问题。“自提柜的打开时间提升到1秒内,柜子的周转率也持续通过算法调优。”
15年6月份,迈过技术的坎后,冯明发力与快餐店的合作。当月合作快餐店达到16家,日订单量近千单。到了8月份,合作快餐店有近70家,日订单量达到3000。冯明再次寻求融资。
当月,冯明获得零一创投1200万A轮融资。“见了几家投资机构后就敲定了,过程相对顺利。”
日订单超过10000
资本认可后,冯明带着团队驶入快轨道。BD团队增至10几人,公司内部将北京市区按办公区、商贸区、居民区划分。第一步覆盖主要的办公区。“无疑白领用户价值更高,也更容易接受。”
上地、知春路、中关村......团队施行大规模地推。团队内部将BD经验总结成一本运营手册。“比如碰到什么样的店长,什么类型的店,怎么去谈,都有一套术语和做事法则。”
在合作快餐店上,冯明表示,与“趣吃饭” 合作的基本是该区域30-50%的头部餐厅,约覆盖80%的客流量。同时,智能自提柜的使用率在不断提升。“通过算法,原来一个店要放四台柜子,现在放两台就可以了。”
目前,“趣吃饭”正在合作的快餐店有300多家,包括单体店和品牌连锁:如永和大王、赛百味、庆丰包子、老家肉饼等。“谈下来的有近500家。”
日单量过10,000单,订单量最高可占到店家总单量的60%。“对于有些日单量上千单的连锁店,我们能占其日单量的20%左右。”
他解释:首先是节流,降低店铺运营人员成本。趣吃饭将用户点餐支付分流到每个用户后,按每个用户2-3分钟点餐支付时间,每天中午150单计算,点餐员至少需耗费300分钟,即至少可减少1-2个点餐员和送餐员。
其次是开源。“合作的快餐店,高峰期的翻台率可提高20%以上,自提占比8-10%,有效营业时间可延长约30分钟。保守估计,每月可提升10%以上的营业额,为老板增加1万元收入。”
“趣吃饭”可将快餐店的有效营业时间延长约30分钟。“原本用户12点下来用餐,现在基本11:30就开始订餐了。”
如今,冯明正在探索与一些商贸区、居住区的快餐店合作。“抓住白领们上班、下班的就餐场景。”他计划明年第二季度做到每日3~5万单,然后进军上海、广东等城市。
未来,冯明希望能和快餐店们展开更加深度的合作,比如联合运营。“平台和线下店家联合运营,在此基础可以研发多种增值产品,如精准广告推荐、会员等。一方面可绑定用户,另一方面可获得更多现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