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上路 这部“改装德国战车”需要怎样的创业老司机? 丨 新芽全球创业系列

重新上路 这部“改装德国战车”需要怎样的创业老司机? 丨 新芽全球创业系列

2016-10-04 09:02
Twitter、Facebook、Uber、Airbnb……如今,这些参与世界争霸的创新阵营里,德国似乎缺席了。难道真如德国创业者所说:“创业精神已经离开德国二三百年"?

【引言】2016年进入了尾声,在已过去了大半的这一年里,创投圈讨论VR、热议AI、围观直播,现在又闹着为了共享单车而裸奔。一切都像龙卷风,来得太快,去得也快。找不到方向的创业者和一头雾水的投资人们不再局限于国内,认真打起了“出海”的主意。国外的创业环境是怎样的?有泡沫吗?会疯狂吗?新芽NewSeed 2016年终策划第一波聚焦“歪果仁”的创业环境。本期,我们聚焦欧洲最不性感的创业国度——德国。

往期回顾:《政策“整容”后的韩国创投:大企业失宠,盛行来中国抢市场  丨 新芽全球创业系列》

“德国造”,国际公认的“匠心”代名词,曾经帮助德国率先走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稳居欧洲第一、世界第四,GDP甩出英法20%以上。曾经孕育出享誉世界的公司,大众、宝马、奔驰、西门子、拜耳博世……等等,这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事。

Twitter、Facebook、UberAirbnb……如今,这些参与世界争霸的创新阵营里,德国似乎缺席了。

这个国家从不缺乏创新,德国人将创新思维和技术成果统统打磨进产品。这个国家也从不缺乏有实力的中小企业,据统计全球领导企业中德国占席47%。然而,在创业方面,德国创业者说:“创业精神已经离开德国二三百年!”

事实上,德国的创业浪潮一直稳定推进,这符合德国人一向谨慎务实的作风,只是与大环境(尤其是喧嚣的国内创业浪潮)相比却过于平静。

比如,在中国问创业者对于自己公司的现状,你最可能得到一堆漂亮数据以及信心百倍的肯定。而在德国,只有不到40%的公司认为自己发展得不错。

德国创业者画像

如果说硅谷创业者的特点是总想改变世界,以色列创业者时刻存有紧迫感和危机感,那么柏林创业者最大的强项则在于执行力,这与其工程背景息息相关。

1. 男性创始人占大多数

有统计显示,2015年德国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中,仅有13%是女性创业者,尽管这一数据正逐渐增长,但许多工作领域,女性仍明显不足。一些孵化器甚至打出了“为女性创业者提供更多空间”的口号,刺激女性创业。

2. 80后创始人占大多数

德国创业公司创始人平均年龄在35岁,女性年龄比男性稍长,只有14%的创始人超过45岁。首次创业的男性年龄平均为28.8岁,女性31.1岁。有一次创业经历的创始人占到45.5%,连续创业者超过15%。而几乎90%的创业者称,要把自己正在做的创业项目当作长期事业。

$page$

3. 谨慎地乐观是美德

在德国,要问创业者对自己公司的现状有何看法,不出意外回得到一个“谨慎乐观”的答案。德国创业监测公司2015年的调查显示,1061家被调公司中只有不到40%认为公司发展得不错,大约50%的人认为比较满意,而另有超过10%的人认为不怎样。

但问及未来的发展,这一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76.1%的人认为公司前景乐观,而只有1.6%的人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创业之都柏林

首都柏林是德国创业的中心。调查显示,31%的创业公司设在柏林,慕尼黑11.5%,鲁尔莱茵河地区10.3%,汉堡8.3%。为什么创业公司扎堆柏林?

1. 负担得起的场地和人力成本

在柏林,孵化器、加速器、共享空间不断涌现,微软、谷歌等大公司也在这里设有创业中心,同时政府也推出了相应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每年柏林的写字楼租金均价为264欧/㎡,而硅谷是525欧/㎡,伦敦是1250欧/㎡。低廉的场地成本和生活成本让创业的第一步更容易迈出去。

2. 高度密集的名校和科研机构

根据彭博社的2015年国家创新指数,德国已成为人均专利数排名第5的国家。柏林是德国境内大学和机构研究基地最密集的地区,拥有良好的跨学科研究和产业经济合作基础。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开发新思路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最佳的条件,成为了对年轻和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最具吸引力的基地。

3. 创业公司招聘更快

在创业者眼中,柏林更像一个跨国企业的大社区。尽管相比于伦敦、特拉维夫或纽约,柏林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柏林工作,生活成本低,而且更容易获得早期创业公司或大公司的工作机会。因此,柏林的创业大潮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

据调查,成立一年以内的初创公司平均拥有3.5名员工,三年后创业公司平均拥有17.6名员工,而且其中将近22%是外籍员工。柏林的国际员工占比最多,达到33%。

4. 吸金能力欧洲第一

2015年,柏林创业企业吸引的资金总额首次超越伦敦,位居欧洲各大城市之首。

根据德国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协会发布的《2015年德国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市场》报告显示,德国的16个联邦州中,柏林企业获得的风险资本投资额以绝对优势领先。2015年德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额约7.8亿欧元,而柏林创业公司在2015年获得的风险资金总额为3.48亿欧元,意味着整个德国的风险资金有近半的比例流向了柏林。

政府10年规划

被“中国制造2025”对标的德国“工业4.0”更为国人所熟知,而针对高新技术创业更有指导意义的一个10年规划,则是2014年出台的“高科技战略3.0”。

1个核心6大领域

高科技战略3.0”最强调的核心要素,是优先发展与社会财富和个人生活质量相关的项目。这些项目分布在六大领域:

·数字经济和社会,包括当今备受关注的“工业4.0”、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概念;

·可持续经济与能源,包括可持续经济与能源致力让生产与消费更加有效、环保,更能与社会兼容;

·创新工作环境,让新的工作组织形式、更强大的定向服务、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更多互动变得可行;

·健康生活,有望在提升健康和幸福的同时,开拓世界级市场;

·智能交通,除了能提升交通效率和运力,还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机会;

·公共安全,致力于避免让小故障酿成大损失,同时重点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page$

出钱出力,还给产品买单

近年来,德国政府投入研发领域的资金稳步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德国联邦政府的研发资金支出高达158亿欧元,较2006年增长70%,在欧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创新支出的主要增长来自大型企业。为此,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提升对创新型和发展强劲的中小企业集群的投入,助其研究和创新。

比如为中小企业搭建科研共享的平台,帮助研发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开展高风险研究,并确保成果能够在不同领域扩散,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对接欧盟的咨询服务。

考虑到政府订单会对产业及研究机构产生强大影响,“高科技战略3.0”还强调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创业公司的营业额做出贡献。

3个不性感的创业领域

柏林前市长曾形容柏林是“贫穷而性感(Poor but Sexy)”,指柏林并没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因而汇集了搞音乐、设计、时尚、电影的艺术家或创造性人才。然而,德国的创业者却更热衷于“不性感”的创业领域。

1. SaaS

德国为什么不会诞生Uber、Facebook或eBay这样让资本魂牵梦萦的几十亿美金的独角兽?因为德国创业者不喜欢为C端消费者提供服务,在世界各地开花的电商,在德国创业公司中仅占10.1%,软件开发仅占8.6%。大多数德国创业公司称自己是SaaS提供商,为B端企业提供后端服务。

事实上,ICT一直是德国政府投入力度最大的领域,而大数据和云计算则是其中增长较快的两个。2016年3月,继“数字德国2015”战略完成后,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迅速出台了“数字德国2025”。毕竟,ICT才是德国实现工业4.0的根本保证。

2. Fintech

在全球12000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中,德国只有300家,为什么德国数字领域的创业者“几乎一致认为,下一个欧洲的数字金融中心应该来自德国”?2015年流入德国初创公司的投资总额为31亿欧元,而这31亿欧元中有五分之一流入了互联网金融领域。

随着英国脱欧,原本总部位于英国、进行跨国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面临着重新选址,而德国向他们敞开怀抱。德国经济部长CorneliaYzer在一份公开声明中称:“德国经济部在过去几周内已经收到来自伦敦的创业公司的上百封邮件,希望了解把总部从伦敦搬到柏林的相关细节。”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对德国显示出兴趣的互联网金融初创公司中,包括总部位于伦敦的转账企业TransferWise和全球支付AppRevolut。

$page$

3. 游戏产业

游戏产业似乎是这三个热门创业领域中较为“性感”的一个,然而德国人将创意产业也当作工业,与电信同属一个政府部门管辖,让这个世界范围内的创业大热门多了些硬汉风。

过去10年里,德国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游戏之都”,事实上却并不具备良好的游戏市场,因为玩游戏对与刻板的德国人来说是玩物丧志。但这并不表示德国无法孕育出杰出的游戏公司。政府对游戏创业十分支持,专门引来法国游戏巨头Ubisoft,带动德国小型游戏公司发展。而与政府的热情不同,风投似乎对德国游戏产业并不关注,像Goodgame Studios这种年创收2.2亿美元,拥有2.45亿用户的游戏公司,一直以来只能自立更生。

3个融资特点

1. 德国人创业多数自掏腰包

目前,德国创业者的启动资金仍依赖于自己的积蓄,几乎80%的人称公司是用自己的积蓄创办的。另一个流行的融资渠道是朋友或亲属,约有32.7%。,而天使投资人、政府扶持、风投和其他融资渠道均不足30%。

2. 本土机构多关注早期

在柏林,初创公司拿到种子轮融资并不难。本土风投机构不断涌现,如Earlybird Venture, Project AVentures, Global Founders Capital等,不过它们更关注种子期和A轮前的投资,初创公司中后期融资还是由国际投资人,私募机构或投资银行驱动。这或许由于德国人思维谨慎保守的原因,使得本土机构在创新追求上动力不足。

3. 境外资本中国最多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公布的《2015年外商直接投资》报告显示,就去年在德投资项目数而言,中国居首,投资更偏向制造业或工业4.0相关项目。据美国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中国投资者平均每周都投资一家德国公司。其中一大原因是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消减,企业希望借助德国在数字化和自助化的先进技术来提升其工业制造能力和效率。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