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家学霸年少成名,中年入狱如今做高管,不靠颜值却成全民男神

他全家学霸年少成名,中年入狱如今做高管,不靠颜值却成全民男神

2016-12-25 21:18创日报 合作伙伴
“我们这个行业,卖身卖艺卖青春,用欢笑泪水,献爱与自由。从未巧取豪夺,鱼肉乡里,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演好了,鞠躬拜票谢观众,演砸了,诚惶诚恐不成眠。顶三五载虚浮名,挣七八吊养老钱。终归零落成泥……”

这周末,创哥又在家追《晓松奇谈》,可突然想起前几日,矮大紧同志在微博上发的节目停播声明,整个人都不好了!

微博发出后,迅速成了高晓松评论最多的一条,评论转发都上万,全是哀嚎跪求回归的声音!

不得不承认,47岁的高晓松确实比年轻时更讨人喜欢,就算天天自黑,也挡不住修炼得比谁都正的三观!

如今的高晓松,早已不是当年的民谣歌手。

这位集音乐人、电影导演、互联网公司高管、综艺大咖、书馆老板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跨界王,还被封为“娱乐圈最反颜值最值得迷恋的男人”。

《奇葩说》、《晓说》、《晓松奇谈》的播出后,高晓松的情商和智商简直亮瞎了群众的眼啊,不仅知识驳杂而且三观很正。

自己的节目也搞得风生水起,在嬉笑怒骂中谈古论今、把中西历史讲地像烧烤摊上的话唠神侃一样接地气,无形中给了普通青年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甚至有粉丝把高晓松看做“成人版的鞠萍姐姐”,高晓松听后竟无言以对,但表示内心仍然是开心的,这也是肯定节目的影响和意义的一种表现嘛。

话说高晓松这个人,要是不中年发胖导致外貌失分的话,人生简直能让人嫉妒死啊~

全家都是清华学霸   家前面就住着梁思成林徽因

“我们家人人都是清华的,我、我妹、我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连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也全部都是,清华不但是我的母校,而且是我们全家人的母校!”

全家不止名校毕业,而且个个都是大知识分子,随便举几个你们感受下: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中国著名力学专家,世界工程师协会副主席,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熟操四国语言。

外婆陆士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者之一,著名流体力学家,是世界流体力学最权威大师普朗特的关门弟子,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去世的时候上了中央电视台。

舅舅张克潜,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

母亲张克群,著名建筑学家,师从梁思成;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出生,文革大动荡时期但成长环境可是极好的,从小在清华大学里长大,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女生、白发先生。

四周的邻居全是大师,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和林徽因就住在他家前面的院里。

“小时候只要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准能找到人解答,全是中国头把交椅的大师级的人。。。”

有如此强大的基因和成长环境,让高晓松从小就是一枚学霸,一路读的都是最好的学校,从最好的北京四中考到最好的清华大学,高考时虽然迟到了十几分钟,但还是考上了最好的专业机电系雷达专业,并多了四十几分。

但虽然智商高,但也是个混世魔王,调皮捣蛋起来一流:

有一阵对电忽然来了兴趣,就到处用手指捅电插座,被电得红毛眼绿,怒发冲冠。于是剪下一段铁丝交给我妹,让她用铁丝捅墙上的插座。只听一声巨响,一团火球闪过,我妹红毛眼绿,手中铁丝只剩半截,全家短路停电。

在文革查得最严格的时候,全家风声很紧,他忽然大喊一声:“驾着马车去给苏联送情报!全家大惊失色”,立刻拖到里屋暴揍50个拖鞋板子。。。把全家胆都吓掉了,但也拿他没办法。

在我的兴趣爱好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80年代的大学校园,是个因为一首诗就要喝一顿酒,然后还要抱头痛哭的年代。清华校园里到处弥漫着精英主义氛围,混世魔王从小就觉得自己得和别人不同。

在读书方面,“别人看琼瑶,那我就读村上,别人读金庸,那我就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泡妞的时候需要摆摆道,两人读的书能对上才行。”

对歌曲也一样,小时候妈妈熏陶他德语歌,二叔给他听一屋子的名家唱片,大学里在花钱转录隐秘小众歌曲回去自己听。就这样,突然有一天他就想自己弹,自己写了。

“当年父母培养我琴棋书画,原本是想让我当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但最终我却变成个懂点儿科学知识的艺术家。”

音乐也和别人不同,当别人都在用摇滚乐呐喊时,高晓松却写起了校园民谣,遭到了社会的无情批判,但他不以为意:“我就写自己不可以吗,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可螺丝钉也有成长,螺丝钉也可以惆怅,也有泪水和梦想为什么不能写自己呢?”

大三那年,叛逆的高晓松甚至决定从清华退学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1994年,由大地唱片偶然听到了他们的demo,立刻决定发行《校园民谣I》合辑,当时销量竟然过了百万!什么概念?就是传唱度基本和国歌差不多了。。。

“琴棋书画”混到今天,全让我当饭吃了。

高晓松和老狼以《同桌的你》获得当年几乎所有流行音乐奖之最佳金曲、最佳作词、最佳作曲,包括全国观众评选的央视春晚最受欢迎节目一等奖,高晓松和老狼彻底红了起来。

接着又相继出过专辑《恋恋红尘》,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销量都不错。

90年代末,在音乐圈声名大起的高晓松又跨界进入电影圈,编导了电影《那时花开》,主演是周迅夏雨朴树。

选秀节目大热时,他蹭蹭蹭跑去当了“毒舌”评委。

但当时的高晓松很嘚瑟,连朴树都说看到他就想抽Y一个大嘴巴子,太嘚瑟了

直到11年5月份“醉驾风波”出现,高晓松才得到了当头棒喝。

狱中184天是上天赐给我最好的一份礼物

入狱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在监狱里努力慢下来,翻译马尔克斯的书,写歌曲、和当初他怎么都看不起的人聊天。

“生活对我的“过于眷顾”,有时甚至会让我觉得惶恐,觉得受宠若惊。因为我年轻时候对生活其实很不敬,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反抗生活。年轻时候的心态就是“总想踹生活两脚”。到了现在的年纪,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管年轻时多么狂放不羁,最后都会被生活打得劈头盖脸。”

出狱后很坦诚的写了万字长文表达对监狱中这段生活的感恩。也许没有这段经历,也许他现在还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痞子高呢,满腹清高自负,一生没摔过跤。

“由于我半生不务正业,主要是不知哪种营生堪当正业,就读了若干闲书,跑了许多地方,颇结识了些僧俗怪人,目击了二十年怪现状。也就攒下些心得想法,闲时在饭桌酒局贩售,落下个不埋单的口实。一来二去,就跑到天桥撂地说书,真干起了这门营生。”

有的钱不愿意挣  一生只做力所能及有价值的事情

“极至不惑,仍有大隐于市,不坠青云之志。”

四十不惑的他至今没买房,攒了钱就去寻找诗和远方,在明星都忙着开饭馆赚钱的时候,他还是决定要做一点更有意义的事儿,在偏远的京郊创办了一个特别美的杂书馆,纯公益,专门收录和展示这些年收藏的珍奇异书。

这100万册藏书由100辆卡车运来,光是将其全部分类上架就存了一千多个书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杂书馆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这里还陈列了很多珍贵的私人收藏品。比如,名人信札。而且,名人信札手稿档案馆还分第一档案馆、第二档案馆,完全是国家级图书馆的阵势。

里面藏着许多宝贝都可以对公众开放,令高晓松欣慰的是,这些珍贵淘来的书,至今没有损毁。

高晓松说:“努力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让读过的书不在滚滚红尘中烂在心里。”诗和远方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脚下生花。

我不入流不要紧  每一天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这个行业,卖身卖艺卖青春,用欢笑泪水,献爱与自由。从未巧取豪夺,鱼肉乡里,干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演好了,鞠躬拜票谢观众,演砸了,诚惶诚恐不成眠。顶三五载虚浮名,挣七八吊养老钱。终归零落成泥,随风散去。观众总会有新宠,不复念旧人。看在曾带给大家片刻欢娱,能否值回些人间温暖?”

这是高晓松在奇葩说里出口成章的一段话,把人生想得很透彻,才华,真诚,理想也,人生感悟尽在其中。干着自己喜欢的就把生活给过了这才是本事,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啊~

那个白衣飘飘的吉他少年,

或许已如他所言渐渐变老,

还好,不羁的言词张扬的外表之外,

骨子里的那份赤诚还在。

*本文作者肉肉,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日报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