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间谍?那算客气!恶性创业竞争的玩法一览

派遣间谍?那算客气!恶性创业竞争的玩法一览

2017-03-08 12:03Bianews 合作伙伴
“发黑稿”已经成了很多公司PR的标配。去年,一家二手车电商宣布D 轮融资,当天“C轮死”的黑稿就有组织地发布出来。过了两天,该自媒体又发了一篇D轮有诈,与时俱进,让人无奈。

近日,一篇讲述创业公司派遣间谍做商战的文章被大量转发,很多人读后“叹为观止”。事实上,派卧底在创业圈(甚至包括一些大公司)并不是新鲜做法。就在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去了某家公司入职,第一天就被老板嘱咐,安排几个小朋友去竞品面试,朋友第二天就辞职了。和层出不穷的各类谍战招数对比,对于某些激进的公司而言,派卧底,只是基础工作而已。

影响创业节奏的三个法宝:打扰投资,破坏团队,制造用户矛盾

一般来说,创业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针对三个维度:

  • 扰乱投资节奏。竞品融资时,通过各种手段,将希望传达的信息传递给对方的投资人。

  • 破坏团队信念。人心散了,事自然也就做不动了。

  • 假装用户,制造矛盾,或者放大已有的矛盾,损坏对方口碑。

下面说几个故事。

黑稿是干扰投资性价比极高的一种方式

让投资人对于这家公司已有的业务成就不信服、未来的业务潜力不信任,就能让对方的融资更难。互联网创业者们熟稔社交传播,这几年自媒体环境又很宽松, “发黑稿”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公司PR team标配。

比如去年,一家二手车电商公司宣布D 轮融资的当天,一批描述他们C轮死的黑稿被有组织地发布了出来。可能由于对方信息更新不及时,D轮下午两三点宣布,这批C轮死却直到四五点才发。同样的标题和内容,通过一个自媒体首发,再由地方性收费即可发的小网站转发,发布时间整齐划一,“8:20”。首发自媒体反应挺快,随后就把C轮死删了;过了两天,该自媒体又发了一篇D轮有诈,与时俱进,让人无奈。     

敲黑板,知识点来了:黑稿是比较容易辨别的。一篇没有证据的纯攻击型文章,证据来源语焉不详,内容杜撰感强烈,为了黑而黑,首发自媒体或地方性小网站,有节奏有规划地统一扩散,基本可以确定是黑稿。

黑稿易操作、预算低、传达效率高,也有更麻烦但更有杀伤力的做法。曾经有A企业找人假扮成B企业员工,通过录音,伪造证据,再行发布。证明一个员工“是”员工,单一证据就够了;证明一个员工“不是”员工,却需要复杂证据链。

 许以两倍甚至三倍的薪酬,先挖再弃,骚扰团队

大概是前年,曾经有一个命名为CEO姓名的邮箱地址,给一个同事发邮件,又加了QQ,询问很多工作细节,索要公司通讯录。由于这个骗局太拙劣了,同事第一时间警觉,避免了一次假冒CEO的谍战攻击。

在O2O行业,报两到三倍的薪水,直接挖墙脚,也比比皆是。有些公司确实是广招人才,挖来之后委以重任;有些公司只是为了破坏对方的工作,挖人之后,在试用期内就会以某种借口开除,这个人也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团队了。还有的公司更加赤裸裸,直接提出来给一笔钱,动员被撬动的员工站出来,双方联手开一场发布会,揭露原公司的种种“黑幕”。

制造或放大用户矛盾,替“用户”维权

前几年,A应用商店找了一个正常的开发者账号,开发了一个正常的App,提交到了B应用商店。App上架后,再在App里放一个骗话费的链接。随后,会有一个看似用户的微博账号把自己被骗的遭遇发出来,再遇一群大V转发,B商店基本说也说不清了。在任何一个提供了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产业,这样的攻击方法应该都能生效。

我们很难、也没必要期待所有人都能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抵御不正当竞争的最好的办法,最终是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事情做得好,抗攻击的能力自然强,而真正优秀的企业,也从来不是被“黑公关”所打倒的。

但从个人来说,我仍然希望所有人都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上学时,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长大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为了某一次考试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一。之前一次聊创业,人人车李健说,创业不重要,创新才重要。

最后引用张一鸣:世界上不是只有你和你的对手。共勉。

*本文作者泉四,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BiaNews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