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恶搞
创始人:小罗(罗睿)
背景:日本留学
门派:短视频内容创业者
融资规模:天使轮100万人民币
投资方: 青藤文化罗睿接招
《小罗恶搞》如何避免让用户的预期降低?
是否会给恶搞类短视频加「有用」元素?
短视频创业的风口还会持续多久?
直播和短视频曾是2016年被媒体叫好的两大项目,随着直播行业的卡位过难,短暂洗牌下的唱衰声音就层出不穷。如果说雷军的「风口理论」还有市场的话,2017年风口端的直播已经跌下云端,而短视频被越刮越高的热闹景象还在继续。
「年轻者不年轻,就得无奈转行」,这是当下媒体人的普遍焦虑。盖以今日头条为首的技术派,成了内容行业的鲶鱼。好在,「鲶鱼的作用」不止打掉了媒体人多年的优渥感,反而唤醒了内容人转型的决绝。
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炜加入了刻画;
原《外滩画报》执行总编辑徐沪生创办了「一条」;
原《澎湃新闻》CEO邱兵创办了梨视频……
原……呃……曾在日本留过学的沈阳人小罗创办了「潮人小罗」,公号原名「小罗恶搞」。
小罗的真名叫罗睿,沈阳人,据他说,曾在日本留过学,倒腾过服装、开过潮品店。2014年在日本兼职拍点视频,2015年6、7月份正式回国,接着全职来拍恶搞类视频。
和媒体人转型不同,小罗属于「个体户」起家的短视频创业者。之所以和上面几位专业PGC团队打造的明星项目并列,因为其靓丽的数据,仅仅1年时间积累400万粉丝、10万+内容不是频出而是几乎都远超、单篇最高阅读量全网超过2亿、几个月时间盈利数百万、微信排名前5的个人属性账号……
毫不夸张,「小罗恶搞」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短视频超级爆款。比如,曾刷爆各大视频平台的短视频《刷保时捷开豪车,约会女主播——》:该视频单篇全网阅读量达到2亿到5亿,这其中包括营销号的截流。
我没有在公号视频里看过小罗的自白或者煽情的东西,他视频里的恶搞也没有让人产生反感和无聊,相反让人浑身荷尔蒙喷薄、兴奋感激增和笑不停。
选恶搞,小罗说是兴趣。在日本的时候,他比较爱看《整人大赏》《人类观察学》,还有Youtube上的小频道,于是觉得这个恶搞有意思,就尝试着拍拍看。于是就从常见的「测试路人反映、整蛊、电话恶搞、假扮特定角色」等入手,素材来源主要是主动恶搞和粉丝提供两种。
刚开始拍的时候,基本没有请朋友帮忙,要么是在网上找临时工、或者是找兼职的人。而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拍,前期基本是投资的,不盈利。问他,那靠什么来支撑拍视频项目能继续下去?他回答,把在日本倒腾生意的钱基本都补贴进去,前后投了几十万。
他当时敢于全职拍的底气是「感觉能成」。要知道,2015年在国内恶搞视频还是比较难做的,原因有几点,路人基本没反应,有反应的话也基本闹到警察局了。并且在国内,几乎没有参照物。小罗对此的反应是,没有参照物,那就是蓝海。
「感觉能成」和「没有参照物」是小罗跟我们谈话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不难理解,这个小小的发现和内心的冲动,让小罗对做短视频兴奋不已。
公众号阅读量上百万,对小罗来说这个量很轻松,这也让他越来越难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这种状态让小罗也不时的感到焦虑,他说自己很幸运,但是也有怕到了瓶颈口难以突破的时候。
尽管小罗恶搞的视频成绩是非常亮眼的,但是我更关注为什么他的内容能获得大量转发量、阅读量?是否跟他的创作方式、内容特征、以及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度有关?
「小罗恶搞」公号现在用户中约80%是男性,20%是女性。用户的地域划分,先是沈阳、广东、北京、上海、大概如此。「这些人多是男的,满足男性的兴奋点就是重点,撩闲、有趣、再加一点美女。」
对于视频创作方式,小罗说了几点要求:
A 必须短,不能超过5分钟;
B 从国外借鉴的内容要本土化,口味不能过重;
C 特别危险的镜头,要规避风险,比如摆拍什么的;
D 平台价值排名: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快手、美拍。
这是小罗这一年多时间的实战经历总结。他说「我们船小,好调头,先朝着有趣的方向走,就能吸引全国性的广大用户,东拐西拐,就有经验了。」
对于用户心理和不断增长的观看预期,小罗觉得抓住人性的东西比较好。其实总结起来就三点:性、美女、猎奇。鉴于公众号的男性用户达到80%左右,所以首先要满足男性用户的心理需求;同时要好看,才会引发用户转发。不断迭代,用更高的维度解决新的问题。「我们每期都是认真对待的,不糊弄,一开始就是这样。」
而到最后小罗说了对今年预期,盈利目标是2000万,粉丝过千万。而我查了一下,在当下的几个短视频超级IP中,鲜有能达到小罗的这个预期的。
Q:做到什么程度,才开始由兼职变全职?
罗:2014年末开始兼职做,2015年年初,6、7月份正式回国,年末开始设立办公地点,然后就开始正式干。2015年出现过病毒视频,比较火的视频,就是感觉有点人气了,说明这个道可能是对的,应该可行,慢慢的就开始正式干,但那时候也没盈利,一直就在自己花钱。
Q:现在一条视频在全平台的总的播放量每一期大概是多少?
罗:不一定,每一期可能300万到几千万不等。
Q:你觉得这个爆发点在哪里?
罗:一开始可能有一段时间从0到1的过程中,都是比较平稳的,也没有火爆起来。2016年10月份出了一个爆款视频,然后一下子就涨到400万粉丝。
Q:恶搞类的应该有哪些经验或者原则呢?
罗:①就是抓住人性一些东西比较好,到底好不好看,比较重要。女性就抓女性的点,针对男性的节目就抓男性的点,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好看,要足够经典才能引起转发。大家才会转。我们现在用户有80%的男性,我们现在用户的地域划分,先是沈阳、广东、北京、上海、大概是这么排的。
②融合本地特色,符合国情。不能简单的生搬硬套国外同类节目的剧情啊什么的。比如,我们从一开始就在做融合,尝试本地化的。
③结合创始人的优势。比如创始人人脉广,就做品牌调性的事,品牌营销的事。
创始人是理工男,研究东西的,就做做内容,是女性的,就做做女性的。跟创始人有关。不要想着偷懒,走什么捷径啥的,对吧。
Q:其实你们做了之后,有很多模仿者也起来了,如何避免让用户的预期降低?
罗:这个市场倒是无限大的,也不是无限大,反正一共是8亿网民,市场还挺大的,到无所谓,竞争者应该不造成很大的威胁,不至于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那种感觉,不是垂直领域。所以说其实无所谓的。就忙好自己的就行了。有自己的规划就可以了,正常他们愿意模仿都无所谓,自己发展自己的就可以。
避免用户的预期降低,这个没法避免,可能是不断通过新的爆点来吸引眼球,通过不断的迭代的过程,或者是用更高的维度解决现在的问题,这个没有解答。
Q:作为为数不多的跑入短视频创业顶级赛道的选手,你们和那些出身传统媒体的专业PGC团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罗:没有品牌包装,比如《一条》、《二更》靠公关能力、品牌包装能力、商务拓展能力,而我们主要靠的是内容策划能力,内容制作能力。
Q:你说《小罗恶搞》要打通直播、游戏、电商、广告等各个环节,那么你们的品牌调性是什么呢?
罗:没有品牌调性,现在还没有,比如改名当时,把《小罗恶搞》,改成《潮人小罗》,是希望提高品牌调性。但是没有成功,也没有什么显著变化,我觉得短期看不到,现在也说不准。
Q:你们的公号从开始的单纯追求有趣,到慢慢后来加入有用的元素,虽然是恶搞,但是加入社会责任感,比如帮农民工兄弟要拖欠工资。这是你们尝试在添加新的元素吗?
罗:没有向「有用」改变,还是有趣,刚开始主要是撩闲,后来是稍微做了点品牌包装,往正能量方向走,并不是为了垂直、或者有用,还是为了有趣。
Q:你们对用户是如何进行「深度运营」的?我看过你们开通《小罗恶搞》部落群、微信群,除了这些,你们与用户的互动方式还有哪些?
罗:粉丝群很久以前就解散了,感觉不太好,就删掉了。粉丝群比较适合植入电商,不适合我这种娱乐属性的号。我们的原则当时是,「船小好调头,东拐西拐,朝着目标走」,所以在不断调整。
Q:如果你作为一个采访者,你最想采访那个创业者?为什么?
罗:我会采访《视觉志》,因为他们也是从一个典型的营销号转变成了提升品牌调性的号,我就想了解他们是怎么蜕变的,怎么升级的。不过我们暂时还没到提升品牌调性的时候,等粉丝怼到几千万、一个亿的时候再提升品牌调性。现在还是先把矩阵做起来。
Q: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你对短视频行业的看法和创业之处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么?
罗:短视频风口马上就过去了,最多超不过一年。实际上短视频风口两年之前就来了,就是今年大家才关注,所有被大家都看到的风口,都活不过一年,今年被关注,证明它马上就过去了。所以这是肯定的,(短视频风口)快没了。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再做5到10个公众号,相当于矩阵,粉丝都突破100万,整体粉丝过2000万,每个号的内容都不一样,不一样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