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作者逆袭记:巨亏300万,炒房又翻身,曾一人杀掉一家上市公司

《人民的名义》作者逆袭记:巨亏300万,炒房又翻身,曾一人杀掉一家上市公司

成功阻击了股改方案,他被形容“一人杀掉一家上市公司”,中小股民干脆称他为“剑客”。某部门因此被主管骂“连一个周梅森都搞不定”。随即,他又被提名为05年的年度社会公益人物。

《人民的名义》火的一塌糊涂——号称2017最强有力反腐电视剧、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中国的“纸牌屋”,朋友圈的应景谈资……

是什么样的作者写出这样精彩的剧情?可以这样说,没有他就没有这部剧。他,就是《人民的名义》的作者——周梅森。

周梅森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送审时他都做好了“删掉5集、改1000次”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审查仅仅十天就通过了,还给出了“气势磅礴,石破天惊”的高度评价。

但很多人不知道,周梅森原来就是一个资深股民,从亏损300万到牛市赚得10年财富。

而另一方面,周梅森的声音,正如作家的一支巨笔,饱蘸着他作为一个股民的多年之痛、饱蘸着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名作家对未搞好的中国股市的义愤,曾以亲身经历发动了一场“股民起义”。

巴菲特的信徒

周梅森是江苏徐州一名普通矿工的儿子。他自己14岁就为生计所迫下井当了矿工。他身材中等,给人以强健之感的是一双观人阅世的鹰眼,眸子炯炯,深邃有力,或许他的矿工生涯给了他最深沉的历练。

矿工的生涯还给了他体魄,再加上天生的头脑,使他成了天生的健儿,也注定了他的“不安分”。

他以自己的文学才情走出了矿坑的巷道,他成了一名文学编辑。他的作品问世后,他很快成了江苏省的一名专业作家,从此他的“不安分”也一发而不可收。

周梅森一点也不讳言自己爱财,作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他看来,作家用自己的稿酬和版税收入在股市投资,是正常不过的事,很多中国作家都在这样做,或者曾经这样做过。

周梅森炒股可以追溯到20多年之前。

那时,股市在中国大陆还是个新鲜事物。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的现实责任感的作家,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热情讴歌。那时,他把中国股市看作广大中小股民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来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现实成果的一个路径。他不仅自己成了一个热情而执著的炒股者,而且还现身说法,劝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股民行列。

1991年,不老实的作家周梅森凭着16万稿费的积蓄,拉着同行一起,凑够20万后开户投资。

周梅森是江苏省最早的10个大户之一。据悉,他主要是在二级市场上炒股,买过三四十只股票,赚过大钱。

作为巴菲特式价值投资的信徒,周梅森相信巴菲特的长期持有的股票投资理念,作为一个作家,这种理念对他很合适——他不可能在股市上花很多时间、精力进行短线操作

但是多年的炒股经历像是在他脸上猛击一掌,把他击醒了。

以股民的名义

他从2002年6月起买入金丰投资(如今被绿地集团借壳),却成了典型的“炒股炒成了股东”,以70多万股成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也正是因为金丰,他以亲身经历“写”下了一场“股民起义”。

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2005年。

在2005年之前的4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股市连年下跌,庄股横行,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转移资产,掏空上市公司成为常态,股权分置的制度性问题已经凸显。

2005年,中国正式启动历史性的股权分置改革。同年10月,一家名为“金丰投资”的上市公司开始启动股改,提出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10送3.2股,以获取全流通资格,并于11月28日表决。

当时周梅森持股约70.25万股,是金丰投资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因为A股连年下跌,他在这只股票上的投资损失惨重。

他对这个股改方案感到愤怒。他认为:对价应该在10送4股,最起码也要在3.8股以上。

虽然上市公司很“积极”的派人到南京,跟周沟通,听取意见。但最终公司公告却是股权对价依然维持在10送3.2股。

周梅森愤怒了,他呼吁中小散户团结起来,在股东大会上投票否决大股东的股改方案。于是,就有了后来记入中国证券史的三封著名公开信:《作家周梅森致全国流通股股东的一封公开信》、《周梅森致非流通大股东并国资部门的公开信》和《周梅森致管理层的公开信》。

三封公开信通过财经媒体和网络发表后,激起了冲天的波澜。

他作为一个中小股民的代表人物向非流通大股东和国资部门痛陈中国股市时弊,他对非流通大股东说:“我为你们对中国股市历史原罪的无知和今日股改中表现出的无耻,为你们不顾大局的愚蠢和蛮横的态度感到痛心,更为7000万中小股民的绝望感到愤怒。”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市场会坏到这种程度:除了疯狂的投机者、市场操纵者和你们这些只会圈钱的国有大股东,包括我和我的亲属朋友在内的7000万普通投资者几乎没有谁真正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丰硕成果,倒是一个个分享了亏损累累、血本无归,甚至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巨大莫名的痛楚。股票这个名词成了许多中国家庭最敏感的话题,那是不可触摸的痛,刻骨铭心的痛!股市成了国民财富的绞肉机,成了中国经济的反向晴雨表!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你们这些股东就没有义务和我一起反思忏悔吗?同志们,是忏悔的时候了!”

周梅森的公开信里,有的只是挺身而出为中小流通股东的合法权益的鼓与呼,有的只是对中国股市沉疴的揭露和愤怒。他做了许多股民想做而没有做的事,说了许多股民想说而没法说的话。

作家出生的周梅森并引用了《圣经.新约》里的一句话:“让凯撒的归凯撒,让人民的归人民。

2005年11月28日,参与投票的流通股股东中,约41%的流通股股东对金丰投资股改方案投了反对票,从而使该股改方案没有达到法定赞成比例而被否决。

金丰投资成为全面股改开始之后唯一一家因中小流通股东维权被否决的上市公司。他被形容为“一个名人杀掉一家上市公司”,“发动了一场股民起义”。他以文学化的语言写道:“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您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站出来,对所有侵权方案投反对票!”

众多中小股民因此称他为“剑客”,某部门被主管骂“连一个周梅森都搞不定”。他也因此事,被提名为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社会公益人物。

一流作家,三流股民

2005年,周梅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炒股十年,净输300万。然而,随着之后大牛市的出现,也给周梅森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增长。2007年,周海森在采访中表示“我的财富增长率至少和股指同步,至少是5倍。”“参与了这轮牛市,一下子增加了10年的财富。”

尽管炒股赚了很多钱,但周梅森始终认为那是副业。

“写作是我终身的事业,炒股那是我的兴趣。也就是我们赶上了这么一个时代,我想一个聪明人都不会错过吧”。

周梅森有多重身份:著名作家,证券投资者,房产开发商,电视剧投资人。每一重身份都是获取财富过程的一个代名词,但最能体现他对财富态度的,是“父亲”这个角色。

1992年,是周梅森十分忙碌的一年。他把11本书的稿费13万元全部投入股市,在早期的市场上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

后来在股市以外他看到更大的商机:房地产开发。于是他购地六十四亩,建文豪花园。

据说,当时他家里的电话也是购房热线。有一次,他十岁的女儿接起电话,开口就是:“喂,你好!你是要买房子吗?”据说做父亲的周梅森从没忘记欠十岁女儿的这份售楼薪酬。

有意思的是,后来他女儿考上大学,居然正好念的是建筑设计。据说曾经在万科也发展得很好。

一直以来,他对财富的追求来自两个原因:保障自己作为作家的独立性,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

所以和他儿子同时诞生的,还有周梅森自己投资成立的电视剧制作公司。现在看来,电视剧投资人是他在财富路上的最后一重附加身份。这可能将是他留给幼子的最丰厚的财富。

周梅森自我总结说自己是“一流作家,三流股民”:“在文学界提起周梅森响当当的,在投资界我狗屁不是,比我赚钱多的人多的是。但我永远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本文作者刀哥,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快刀三侠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