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行业第一之争之后,摩拜和ofo又开始争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什么“ofo注重广告,摩拜注重公关”,在数据面前,哪还有那么多情怀……
“行业第一”之争,舆论短兵相接
去年十月份,共享单车战火刚燃起来的时候,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断言,这场战争在今年3月份就能见分晓。如今三月份已过,摩拜和ofo不仅谁也没有干掉谁,还把战事升格到了补贴大战的泥潭。与此同时在公关市场上,两家还陷入了数据竞争的怪圈。
早在今年2月中旬,摩拜和ofo的战争就从线下抢滩打到了数据排名,两家都说自己是行业第一。
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ofo以51.2%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摩拜以40.1%占比排名第二。ofo的城市覆盖数是第二名的3倍,单车投放量是第二名的1.6倍。但Trustdata发布的《2016年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表示,摩拜单车月活跃用户量已达313.5万人,相当于ofo的3.3倍。摩拜单车日充值笔数达10.79万笔,而排名次席的ofo仅有2.31万笔。
但事实上,仔细阅读这两个报告的数据就会发现,二者口中的第一,分别属于不同的维度。诚然,这也是各家互联网公司宣传自己惯用的手段。
而如果按照摩拜和ofo开始大规模免费和补贴用户作为时间节点来看,在2017年的3月,共享单车大战的第二阶段开始了。两家有关数据的竞争也进入了锱铢必较阶段。
3月21日,ofo日宣布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紧跟着,摩拜单车就宣布:摩拜单车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魔方”显示,北京时间4月13日晚上23:52:18,摩拜单车当日第2000万个订单诞生,创下共享单车行业自诞生以来的历史新高。
他说他不到1年,创造日订单2000万;他说他1年9个月,创造了日订单1000万,两人都说自己创造了历史,颇有点斗气的感觉。
ofo在新闻通稿里提到:“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千万级别的日订单量已经成为试金石,达到这一标准,就能称自己为平台”,基于此,ofo自豪地和淘宝、滴滴、美团并排而立,称自己为中国第四家日订单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
摩拜单车更是毫不示弱,干脆宣称自己“累计骑行次数超过6亿次,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出行服务;以及国内第二大互联网服务平台,仅次于淘宝。”
摩拜频频“开炮”,虚假数据之争的怪圈
犹记得今年3月时,一篇以“ofo注重广告,摩拜注重公关”为主旨的文章在圈内引来热议,文章以共享单车的头部玩家摩拜和ofo为例,从两家公司的CEO背景、产品&品牌本身以及商业模式三个角度分析,得出结论——这两家共享单车公司在品牌传播方面,有意无意地呈现给外界不同感受:ofo更倾向于赤裸裸的投放广告,而摩拜更多的是在做公关。
但知名媒体人宗宁却认为该观点有失偏颇,在他看来:“摩拜也做广告,就是没有ofo做的更醒目,ofo也做公关,只是没有那么多公关事故”。
宗宁提到的“公关事故”,恰恰是外界引为美谈的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失败了就当做公益”的言论。他认为,花投资人的钱去做慈善,这种“傻白甜”的想法是不是对投资人的钱不太负责任?
而文中提到的,素来以“做情怀、讲故事、文艺范儿”的品牌形象出现的摩拜,在近期的新闻稿件中甚至开始向友商“开炮”,例如4月12日摩拜向媒体提供的一份新闻稿如此写道:
与其他一些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平台不同,摩拜单车每进入一座城市,除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对市场规模、出行习惯和人群特征进行详尽分析外,还会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共同规划,为服务落地做好政策、管理规划。
而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摩拜内部员工也直言不讳:“ofo是胡乱宣传,我们早就不满”、“ofo的车身没有GPS 定位,没有车联网的企业跟你讲它有多少车你信么?他们自己都无法跟踪还有多少辆车在路上,多少车已经被拆了卖了偷了破坏了?”
似乎当年台上的演讲、故事里的情怀、做产品的理想都被不断飙高的融资数字和订单数据裹挟向前,试想如果话筒递到ofo面前,摩拜“超高的制造成本、定位偏差的GPS、频繁的宕机”是否也会成为对手攻击的死穴?
而外界观察者争论的,有关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押金监管的问题、无序摆放造成的社会负担……这些问题,摩拜和ofo是否也能给一个有理有据,理直气壮的答案?
诚然,对于摩拜和ofo公布的数据,我们无从核实谁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但围绕共享单车“虚假”数据的争辩,似乎在偏离共享单车用户体验这一初衷。诚然这次两家在舆论上短兵相接烟火气十足是行业竞争趋势使然,但从长远来看,在目前共享单车格局未定的环境下,最终能够决定谁最终是行业老大的并不是数据,而是用户的口碑。
被“共享XX”败坏的胃口
另一边,是不是谁撒的越多铺的越大谁就是赢家?上百万辆单车的违规停放已经成为了“新的城市病”,共享单车从“方便最后一公里”成了望而生畏的城市拥堵元凶。有些人直言,对“共享单车”已经有些厌烦了。
另一边,共享单车战局尚不明朗,共享充电宝又成了业界口中的“下一个风口”,好像一夜之间,什么东西冠上“共享”两个字,就能瞬间化为神奇的风口,资本的宠儿。喧哗与躁动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洒满大街小巷只顾投放不顾管的共享单车、摩拜和ofo斯文尽扫的数据之争、不经推敲便匆忙上马的充电站,融资神速却并不赚口碑的共享充电宝产品……互联网新大陆也好,没有风口制造风口也要上也罢,公众似乎已经对“共享XX”有些倒胃口了。
今年愚人节的时候,女性助手美柚app搞了一个搞了一个恶趣味的借势营销,宣布推出了一款“共享姨妈巾”的产品,还煞有介事介绍了产品的概念。姨妈巾都能共享了,虽然是洋葱新闻,但产品中套用的共享的概念和slogan,却透出了一丝嘲讽意味,正如知名媒体人胡涵说的:你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没共享的?统统拿出来,反正有人接盘。这个城市这么烂,柴米油盐全都是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