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崛起:比起鸡汤,空巢青年更喜欢一杯“丧茶”

丧文化崛起:比起鸡汤,空巢青年更喜欢一杯“丧茶”

2017-05-05 09:01Newseeders 合作伙伴
当“葛优躺”掀起“比废大战”、当《马男波杰克》的反鸡汤引领经典、当“丧茶”成为营销热点,“丧文化”以一种反鸡汤的文化形式,比“伟光正”更能引起共鸣。其中,90后的“空巢青年”便是这股文化的推手。

刚过了第67个青年节,祝愿每一位青年人节日快乐。

传统象征意义上,“青年节”精神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

时间来到2017年,城市化大潮催生人口迁徙的巨浪,裹挟着无处安放理想的青年,频频拍打着房价和户籍政策的礁石之上,“我们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孑然1身,挤着2小时的地铁,3餐外卖,4季淘宝,5感正常,6点下班,7点健身,一天平均点击手机1000下……”我们称这样的80后为“蚁族”,这样的90后被唤做“空巢青年”……无论被成为什么,“焦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关键词,“寂寞”成为了他们的标配。

这个青年节,“空巢青年”再次成为了外界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传统媒体眼中的“空巢青年”:陷入消极或积极的二分心态

事实上,“空巢青年”的概念自2016年就成为了媒体热词,《好奇心日报》去年8月发表了《你也是城市空巢青年吗?》一文,作者潘姜汐熹从吃、穿、住、行四大面向,对“空巢青年”的生活状态做了描述,作者把“空巢青年”被定义为“独自来到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独居且独身的年轻人”,约莫“二三十岁,大学及以上毕业,在一线城市拥有一份收入中不溜的体面工作,住18 平米月租三四千的一室户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

在问答社区“知乎”上,也曾出现过“‘空巢青年’”话题的相关问答,很多网友写下了自己的切身感受,这些答案听起来不无伤感,却是不少单身年轻人当前的真实状态,例如:

张同学:我和siri成为了好朋友。

优雅行走的猪:我有故事和酒,但没有那个听故事的人。

匿名用户: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瞄了个咪:我最可爱的室友是我的猫狗。

宋冬冬天:你起码还有条狗,除了孤独,我连狗都养不起

但在中国官方媒体中,“空巢青年”有另一番说法。按照《人民日报》的青年观,“空巢青年”是个伪命题,他们其实并不“空巢”,“宽松的社会氛围使他们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多元的城市生活和文化开阔了眼界,使他们相信规则和勤奋的力量,保持昂扬向上的进步状态。”文章认为,英雄主义才是对这些奋斗者的最好诠释。

《中国青年报》则肯定“空巢青年”是“中国梦”的践行者,这个“梦”便是自己发现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文章鼓励青年从以往的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乡土社会宗族关系中脱离出来,去大城市寻求一个更好的自我。

而在《解放日报》的文章中,“空巢青年”触及了大城市病、高房价、阶层固化、独生子女等新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将“空巢青年”形容为“都市社会的溃疡”,表明年轻的奋斗者受到城市的挤压与吞噬。

澎湃新闻董牧孜研究了媒体眼中的“空巢青年”认为,中国媒体对于“空巢青年”的评述,往往嵌入国内与国际的双重语境之下,消极或积极的二分心态之中。媒体既肯定当中个体化的进步意义,又无奈承认其嵌入中国城市及社会发展困境的遗憾。

大数据里的“空巢青年”:其实没有那么惨

但互联网平台利用其独特的用户基础与数据解读优势,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画风完全不同的“空巢青年”画像,一份份“图鉴”“报告”中的“空巢青年”,既没有外界形容的那么惨,也不去扯“阶层固化”、“寒门贵子”的传统说教,更不去熬“主旋律鸡汤”硬要给乐于自嘲的青年灌下,这些数据反而在互联网上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淘宝昨天对外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在全网中找到了5000万符合特征的“空巢青年”,剖析他们不同程度的空巢特征,在互联网上引起波澜。不少网友读之“垂泪”,直呼“扎心”。


《图鉴》显示,“空巢青年”群体已经超过半亿,90后占了一大半;深圳、北京、广州成为空巢青年最爱盘踞的前三所城市。这些“空巢青年”不仅热爱深夜逛淘宝,还更爱在闲鱼上分享各种奇葩技能;他们消费能力虽不突出,但信用评分却不低;他们既喜欢励志嗨翻的五月天,也喜欢冷峻骚气的陈奕迅;他们偶尔小确丧,但总能在自黑自嘲中“满血复活”;在吃饭这件事上,他们就很干脆,最爱点能管饱又便宜的炒饭与汉堡。

蚂蚁金服旗下蚂蚁花呗联合DT财经也适时推出了《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力图呈现“这届年轻人究竟怎么花钱”。《报告》显示,90后占花呗总用户数的近一半,上海、北京、浙江成花呗人均消费前三甲;在消费类目榜单上,除了二次元和健身产品,内容消费俨然热门;此外,这届年轻人在“带老人一起旅行的用户”和支付宝爱心捐赠方面表现活跃,很好地扛起了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而网易新闻则联合探探、Blued发布了中国首个《空巢青年人群画像》数据报告,“画像”显示,空巢青年生活中孤独是常态,情感生活空白,性生活之力量堪忧,没房、单身、迷茫成为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大部分人对未来存有忧虑。


但是,大部分空巢青年虽然钱包不鼓,却并不宅;生活虽艰难却也并非颓废仍旧激情满满;他们不止关心自己,还在关心这个世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即使空巢也有激情与梦想。

“空巢青年”与“丧文化”:可爱的洪水猛兽

当“葛优躺”在网络上掀起“比废大战”、当《马男波杰克》的反鸡汤台词引领经典、当《感觉身体被掏空》和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引发网络热潮、当“丧茶”成为商家营销热点并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人都注意到,“丧文化”以一种反鸡汤的文化形式,反而比“伟光正”的正能量更能引起大众共鸣。而这其中,90后网络原住民为主体的“空巢青年”显然是这股文化的推手。

事实上,丧文化一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有人称其大致是指今天的一些年轻人热衷颓废和绝望,并着力表现那种麻木不仁、冷漠无情、行尸走肉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因此,对于“丧文化”,各路人士都呼吁要及时制止。

但深究起来,这种文化正是那些不停地经历着加班、经历着睡眠不足,买不起房没时间谈恋爱的“空巢青年”的积愤与怨念,进而发出的自嘲式的调侃,也可以说是一种温柔的反抗。说到底,“丧文化”是年轻人借助互联网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形式。

用心理学人士的话说,主体通过这样的表层自我否定,似乎可以起到“堵住他人之口”的效果,减轻或免受他人攻击,以避免可能带来的更大痛苦——

“我都承认我是个废物了,那你还能怎样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呢?”

而另一面,喊丧的年轻人,其实依然在卖力工作生活,挣扎于眼前的苟且,喊丧不过是他们情绪的宣泄口而已。又或者是嘴上用丧标榜自己,成功了在旁人眼里很厉害,失败了也有个台阶下,一举两得。

对于这样的群体,主流媒体探究其深层次成因或弊病,亦或是在个人心态上大做文章,熬制一碗“主旋律鸡汤”,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不负责任感。而互联网大数据的报告,则不失时机地告诉“空巢青年”们:你看,还有这许多人在过着这样或那样的生活,城市很大,你不孤单。

《新周刊》杂志曾以第一人称高呼“别把‘空巢青年’这么迷茫的词放我们身上”,它呼吁年轻人开拓属于自己的新独居方式:“年轻人早就不怕孤单了,他们更想要的是静静”。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年轻人所能做的无非也是正视困难,一边脚踏实地地努力,一边等待改变人生的机会的到来。就让“空巢青年”静一静吧。

*本文作者耿牧风,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