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共享单车的全国风靡,后有创业半月共享充电宝估值数亿的神话。
共享经济的大旗在资本的强势助推下快速形成。与之相伴的是另一个风口,各种自动贩卖机业态也相继完成了资本对其的第一轮收割。
线下支付的便捷性、线上红利的消失、地租成本的攀升和零售业态的变化等诸多因素,让以迷你KTV为首的贩卖娱乐服务类设备,以及榨汁机、咖啡机等贩卖产品的设备“自动贩卖机”骤然兴起。
迷你KTV更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为痛点,作为自动贩卖设备的一股“清流”吹进了资本、创业者和经营商的心。
以北京为例,影院、商业综合体,甚至是地铁站里,都陆续出现迷你KTV的身影,入局者不放过任何客流量大的消费场景。据统计,迷你KTV的较早入局者友唱,在上线不到两年时间,已经在全国布局达到5000台。
与处于风口的互联网“烧钱”创业不同,迷你KTV被认定是一个暴利行业,知名创投自媒体“42章经”创始人、前云启创投投资经理曲凯称,自动贩卖设备是一个快速回本的好生意,而以迷你 KTV 为代表的服务型业态整体优于产品型业态。
迷你KTV的存在时间并不短,早在2014年便有人入局,近半年来,资本、创业者、零售业态的变革,成为迷你KTV走红的共同推手。而为何它被重新点燃市场?前仆后继的入局者背后有何目的?营收情况真如鼓吹那样美好吗?
迷你KTV的入局者
两平米的透明玻璃亭内,两侧被黑色的布帘围住,一台触摸式选歌机、两套耳麦、两只高脚椅、一间玻璃房。这些外观形似电话亭、提供K歌录歌分享等功能的迷你KTV、散落在商场的各个角落。
在外界看来,不同品牌的迷你KTV跟共享单车一样,除了颜色不同,外观上根本无法看出产品的差异。但与共享单车的创业者类型不同,迷你KTV创业者和背后推手主要来自于传统KTV和自动贩卖设备的硬件制造厂商。
今年2月,唱吧宣布对线下迷你KTV“咪哒minik”运营公司艾美科技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咪哒是迷你KTV领域出现的第一位玩家,号称“浑身都是专利”,艾美科技主要研发互联网化音乐设备,曾以线下产品跳舞机E舞在行业内被熟知。
就在咪哒获得投资的第二天,友唱也宣布自己获得了投资方友宝在线6000万元人民币的增资。而友唱则是,出自一家名为前沿科技的传统KTV点播系统、娱乐管理系统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公司。
之后,雷石集团的Wow屋、微狗科技的聆哒相继推出了电话亭式迷你KTV,杀入这一市场。同样,雷石wow也是由传统KTV行业孵化而成,主要点歌系统系列设备,创始人王川同是小米电视的联合创始人。
透过不同迷你KTV的玩家创业背景,可以窥探出他们在经营理念上也有着些许的差异。
品途商业评论采访到一位“潜在加盟商”,他认为,咪哒更重视卖机器,而友唱则注重市场占有率。不过可以感受到做设备出身的迷你KTV厂家硬件更好,更专业,相应的价格也会更高。
而战略投资咪哒的投资方唱吧创始人陈华则表示:“互联网创业不仅仅是拼规模,咪哒会谨慎衡量某种规模的盈利能力,将产品本身做好,毕竟线下与线上不一样,线下的整个消耗和维护成本等需要考量的更多。”
鼓吹起来的风口,现实很残忍
一方面,资本如嗜血的野兽般敏感的去狩猎迷你KTV,另一方面,不少潜在的经营者跃跃欲试,投资人鼓吹三个月回本,六个月稳赚,迷你KTV市场实际是怎样呢?
早在唱吧还没有与咪哒牵手前,陈华带领唱吧团队自己进行过测试,做了两台样机放在公司楼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生意非常受欢迎。陈华向品途商业评论算了笔账:“加上设备成本和租金,每台机器投入2万多左右,如果点位选择得好,每天能创造近千元收入,也就意味着3~6个月能实现盈亏平衡。”但考虑到要涉及经营维护和销售等问题,他最终并没有选择自己做。
关于迷你KTV的利润,友唱董事长罗安武认为,迷你KTV承载了碎片化、轻娱乐化的理念,在传统KTV逐渐没落的当口适时出现,其利润不亚于“共享单车”,市场量级起码能达到百亿级别。
由于咪哒和友唱都采取直营+加盟代理的模式,所以每年迷你 KTV还在以万台计数的速度增长。
对于自营迷你KTV的加盟者又能尝到多少甜头呢?
品途商业评论采访到一位在广州的影城负责人,目前与友唱自营合作,租金每月2000元,收入分成为6:4,据他透露,每月影城基本可以维持在3500元左右的收入,也就是说自营友唱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每月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如果成本按照2万元计算,作为自营方至少需要10个月才能回本。
除了考虑回本,加盟者们还要付出一笔加盟费。目前,友唱和咪哒均是采取联营的方式与加盟商合作,一台迷你KTV的加盟费用在16600(友唱)到18800(咪哒)元之间,以一线城市为例,商场租金在2000元左右,加上安装费、服务费、网费等,成本得在5、6万元之间,每笔收入,迷你KTV平台还将抽取20%的费用,商场抽取40%,这样算下来,能到加盟商手里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观。
但与渠道商的收益相比,加盟费、经营抽成都不算什么。
四十二章经的曲凯表示,中国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为渠道驱动。机场、火车站、写字楼、商场这样的优势渠道方往往拥有较强的议价权,而这些渠道正是自动贩卖机要重点覆盖的。与此同时,渠道几乎没有忠诚度,什么业态赚钱就放什么业态,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地产生意。
尽管市场看上去很美好,当涉及地产生意时,瓶颈便显而易见了,众多的入局者争抢一块定量蛋糕,表面上看吸引力有限,但迷你KTV入局者背后更大的野心是线上的内容和导流。
作为友唱的投资方,较早涉入自动贩卖设备的友宝,以智能自动售货机为销售形式,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销售饮料、食品等日用快消品。资料显示,友宝成立近5年后才实现盈利,营收占比最大的部分是加盟和广告。
唱吧战略投资咪哒后,将其打造成打通线下和线上的休闲娱乐产品。友唱方面也表示,“我们能解决什么?经营者最想要的用户——引流——营销——赚钱。”
迷你KTV基于线下大量铺设设备,进而通过线下入口推出增值业务模式,同时,作为线下的娱乐设施,与线上拥有大量用户的平台进行合作,才是双方共同的目的。
点位成为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
对于迷你KTV的经营者而言,能不能赚钱的关键是位置,也就是所谓的“点位”。
“16600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支持0首付,最快两个月回本。“生活在三线城市的刘先生在一次友唱的产品发布会上被董事长罗安武“洗脑”,当场预定了两组机器。
“当时资本和创业者都把迷你KTV炒得火热,不少人说这块儿的市场甚至比共享单车还要大。”刘先生向品途商业评论形容他的加盟初衷。
“设备是否赚钱取决的关键要看点位,位置不差的基本能赚到钱,就看时间的问题,但并不像资本鼓吹的那么夸张“,刘先生告诉品途商业评论,他将从友唱以单价为16600元购买了两组产品,分别放在市中心的商场和大学城旁边的小吃城里。
经过两个月的试水,目前前者的每天收入基本维持在500块左右,而另一组放在小吃城里的迷你KTV,每日收入仅有100元,这样的形势下回本需要两年时间。
品途商业评论采访到友唱的北京地区负责人,他称,目前友唱在北京有500多台设备,全部为自营,尽管在2016年下半年开放加盟,北京地区并不允许加盟商进入。
实际上,友唱将北京地区流量高的点位全部早已下手自己经营,而将市场占有后,再去宣称自己开放加盟,将为其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友唱对于此现象的回应是,去年有做代理,但到了春节之后就不做了,这么好的生意干嘛要拱手让人。
当然,在点位的争夺上,如果加盟商自己拥有好点位的资源,选择加盟迷你KTV便不存在被渠道商盘剥和入局者的抢占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加盟商的布局还是十分有利。正如在采访陈华时,他举例说如果家里亲戚开了一个小店,门口流量很大,那花个五六万能赚到钱不成问题。
迷你KTV的风还能刮多久?
因为移动支付而兴起的线下无人设施,提供了更便利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同时,线上流量红利的消失,让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选择布局线下,成为自助服务设备兴起的原因。
据美国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报道,日本拥有全球最高密度的自动贩卖设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数量就超过了500万台,在日本约每23人就有1台自动贩卖机,而在美国是35人,在中国,平均4500人拥有1台。
在自主贩卖设备成为新的风口,迷你KTV市场繁盛的背后,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迷你KTV不可避免地、可能会碰到共享单车相似的问题:报废率。目前在国内不少城市,共享单车被盗、车辆被人为损坏的情形时有发生。而迷你KTV任人随意进出,难免会有不怀好意者破坏设备的现象。
除了报废率问题外,迷你KTV还存在曲库不够丰富、价格偏高、音效体验效果不佳,收费标准不统一导致的市场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同样会造成一些后续的影响。
同时,在O2O领域都一直存在的隐患也带到了迷你KTV:模式易被复制,对用户形成持续粘性并不容易。
对此,唱吧创始人陈华表示:“咪哒会追求更加精细化,包括价格、经营和市场策略,与对手拉开差距的主要方式,不是靠扔钱。”
总之,在这一片迷你KTV的蓝海市场里,投资人、入局者和加盟商,甚至包括渠道商都有各自的心思。
唱吧作为投资人是要将迷你KTV成为与唱吧线上相结合,成为一个重要入口;对于入局者将好的点位自营,再对三线城市开始开放加盟,以达到最大化的盈利;资本的鼓吹,让不少加盟者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虽然加盟商对不同入局者的经营策略有所感触,在采访中,一些加盟者和潜在加盟者纷纷表示,作为服务业态的自动贩卖设备,产品的体验、质量还是他们最看重的。
除此之外,如何选择点位,是迷你KTV加盟商是否赚钱,多久赚钱的决定因素。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消费领域更细分市场的兴起和升级,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分层,自动贩卖设备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线下与线上的同步竞争,将为新的零售业态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