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6岁惨到掏5块钱都困难,此后却突然开窍,一举搞出10亿的木梳王国

他26岁惨到掏5块钱都困难,此后却突然开窍,一举搞出10亿的木梳王国

如今,谭木匠已经发展到2500多个品种,专卖店近1400家,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产品除了木梳外,还包括古代流传至今的木镜、香扇、木筷、饰盒等5大系列。

他本想当个画家,18岁那年却因意外失去右手。不过,随后20年却将一把梳子卖到10亿。他就是谭传华,谭木匠集团创始人。

1957年,谭传华出生于重庆开县,大巴山横穿全县,浦里江静静流淌了千百年,开国元帅刘伯承就在这里度过了年少的19个春秋。

小时候,小伙伴听得最多的就是刘元帅戎马一生的革命故事。不过,谭传华却是个另类,他不爱武装爱文学,经常捧着一本《水浒传》,一看就是一整天,然后就开始临摹书中的108条好汉。

上小学后,美术老师夸他有天赋,“画什么像什么,还能自己创造意境。”谭传华很得意,立志要把巴山蜀水画个遍。有一次,他在小巷子里一边跑一边念念有词,“我是齐白石,我是齐白石,”结果一头撞到电线杆上。

11岁那年春节,父母请来村里的算命先生,给4个孩子看八字。两个哥哥和妹妹都是上上签,到了谭传华,算命先生却叹口气,“钩绞星挂索,不整断手就整断脚。”

虽然谭传华没听懂前一句,后一句却听明白了,他气冲冲站起来,把算命先生骂了一顿,“瞎说,才不信呢!”直到7年后的1975年,刚满18岁的谭传华和同学下河炸鱼,鱼没炸着,却把右手腕给炸飞了。等再去寻找那个算命先生,早已不知踪影。

在农村,缺了一只手就等于丧失全部劳动力。父母很犯愁,不过,谭传华却不犯愁,“没了右手,还有左手”,半年后,他愣是用左手把一本5176字的《活金刚经》抄了30遍,并写出了一手漂亮的行书。

正是凭着那左手行书,1976年,谭传华成了一名民办教师。课堂上,《史记》、《左传》、《历代文选》等典故信手拈来,他很快成了学校里的大腕。寒暑假,谭传华带着学生去大巴山采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为教学成绩优秀,1980年暑假,谭传华作为先进工作者特邀参加省里表彰。上台领奖时,另外一个校长悄悄跟同伴念叨,“要是我成这样,直接自杀算了。”

谭传华听到了,很受到刺激,一气之下离家出走,“随身只带了50块钱以及一个画夹。”

不过,还没等他走到昆明,50块钱就见底了。饥寒交迫之下,谭传华不得不钻到农家的一个稻草堆里躲风,结果被人家当成小偷,送到派出所问了半天。饿得实在受不了,他只好跑到大街上给人画像“赚个3块、5块。”

此后2年间,谭传华一路走一路画,先后到达广州、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等10多个城市,“睡桥洞、翻垃圾、吃剩饭”,受尽人间冷暖,“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最后,1983年谭传华决定结束流浪,回到开县第一件事情就是张罗赚钱。

此后,他先后干过书店、花店、预制板厂等5个行当,不过也怪了,干啥啥赔,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大把大把挣钱。

万般无奈,他只好继承了家里父亲的手艺,“卖木雕”。别说,正是在小小的木雕上,谭传华流浪两年多所积累的绘画能量一下子发挥了出来,雕刻的各种人物栩栩如生,“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四、五十个木雕,挣到500多块”,日子一天天开始好转。

直到1992年,谭传华到深圳第一次参加木雕工艺展,他又一次受到重大打击,“根本跟不上潮流,与福建、浙江地区的木雕没办法比。”那一次,他一个木雕都没卖出去!

“干老祖宗的手艺都赚不到钱,太丢人了!”谭传华很郁闷,他打算又背起书包行走江湖。当年端午节,刚要出门,却听见田边的一群小孩子在唱巴蜀歌谣,“文要当相,武要封侯,黄杨木梳尽了头。”

谭传华心头一亮,“木雕是工艺品,说破天也卖得少,而梳子男女老少都要用。”

“就做黄杨木梳子!”

于是,1992年底,谭传华把村里废弃的猪圈改作厂房,挂上了“三峡工艺品公司”的牌子。做过了木雕,再做梳子,那就跟玩一样,隔年4月,第一批三峡牌木梳就出炉了。

当年五一,谭传华与4个业务员每人一篮子木梳,兴冲冲跑到开县市中心摆摊,遗憾的是,5个人吆喝了一整天,就卖了一把梳子,"挣了1块”。

怎么回事?谭传华很纳闷。要知道,他造梳子所用的是开县上等的杨桃木,而且完全采取手工打磨。

“为什么没有人认可呢?”他急了,拽住了一位大姐。那位大姐也不客气,”塑料梳子就1.3元一把,你的凭啥贵上7毛钱?”是啊,东西再好,到大街叫卖就不值钱了,“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买不起。”

这回,谭传华果断决定进商场!

不过,商场是想进就能进的吗?当年6月,谭传华到了重庆,他一连跑了5家大商场,人家根本都不搭茬,“连门都不让进”。

第6家也是一样。当时外面正下着雨,谭传华失望地把梳子包好,转身出了店门,结果一不小心摔个四脚朝天,“右手无法支撑,整个人都跌进水坑里”。那一幕刚好被销售总监看见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最后决定给谭传华一个机会。

没有想到,黄杨木梳在地摊不起眼,一摆上柜台,马上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当时市面上充斥着杂牌子的塑料梳子,纯木梳少之又少”。销售总监的老母亲还专门跑来买了一把木梳,“用黄杨木梳头有好处,清热、利湿、解毒。”

结果短短3天,三峡牌梳子就卖出了80多把。

此后,谭传华一发不可收拾,3个月后,三峡牌梳子就摆进了重庆的10家大型商场。到了1993年底,销量已经突破5万把。

谭传华信心大增,“把木梳做成全国知名品牌!”为此,他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计划。

第一步,让消费者记住名字

当时,梳子名字叫“三峡”,不过市场上已经有200多个商标都叫“三峡”。于是,谭传华又注册了“先生”、“小姐”两个牌子。最后却发现花了20多万的广告费,顾客只记住黄杨木梳子,还是没记住“先生”、“小姐”的牌子。

“既然人家叫榨菜张,豆腐陈,我就叫谭木匠算了”,他到开县大街上一溜达,立马有了主意。于是1997年6月,谭传华把公司正式更名为“谭木匠”。

一改名不要紧,立马改出了老字号的感觉。当年年底,营收顺利突破50万。

第二步,质量让消费者放心

名字很重要,质量当然更重要。1998年初,谭传华跑到成都一所林学院,特意请来一位老专家作指导。专家就是专家,到厂里兜了一圈,立马看出问题,“技术和设备太落后,手工作业导致梳子质量参差不齐,必须引进先进的生产线。”

谭传华听进去了,他立刻投资30万,从法国引进了成套设备。半年后,使用水磨工艺的黄杨木梳出厂,“造型美观,圆润光滑,拿在手里像玉石一样。”

当年7月,四川新产品博览会上,谭木匠一亮相,顿时引起轰动,“看着漂亮、摸着舒服,质量还好!”短短4天,梳子就卖出去4000多把,一家成都的进出口公司更是当场签订了50万的订单。

此后,谭木匠名声大噪。一个月内,谭传华收到了深圳、广州、上海等地3万多份订单。年底,公司销售超过65万。

此后,新产品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如牛、羊角梳光泽照人,晶莹剔透。紫檀木梳更是沉着古朴,带着一股天然幽香。

到了2000年,谭传华一口气开发出桃木梳、护发梳、合家欢、婚庆梳等10种主题系列木梳。

第三步,开启直销专卖店模式

名声和质量都有了,谭传华决定开启专卖店式销售,“让店面深入全国”。

然而,开店要花钱。他找到当地一家信用社要求贷款,却被泼了一盆凉水,“信用社只贷款给国营企业,不贷款给民营企业。”

谭传华不服气,“我的企业这么好,为什么没有银行贷款给我?”1997年8月,他找到《重庆商报》的主编邱远勋,“以前都是银行选企业,现在我要招聘一家银行。”邱主编感觉有点意思,就操刀写了一篇报道。

于是,8月18日,一篇《谭木匠招聘银行》的新闻稿刊登在《重庆商报》头版头条,“我们需要一个好银行。”

这广告一打不要紧,立马有超过1000家报纸和电视台报道,甚至日本的《读卖新闻》和美国《财富》杂志都进行了转载。

最后建行手块,一个月后的9月16日,谭传华就获得了100万贷款。

就这样,不仅资金问题解决了,还顺便做了一波不花钱的广告。于是,谭传华的第一家专卖店很快就在万州开张。

此后,谭传华加强了内部管理,并从“布局、摆设、装潢、服务、场地规模等方面实行五统一。“店面均为20平方米,地点选在城市的闹市区。”

为确保去粗存精,每年暑期,谭传华都邀请30多个大学生做神秘测评,对销售的服务质量做出分级别,“不够60分的店员,直接开除,达到80分的店员,重新参加培训。”

此后短短2年时间,谭木匠的专卖店发展到300多家,遍及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30多个城市。

到了2005年,谭木匠的营收一举突破1个亿,2年后,销售收入翻了6倍,超过6个亿。

2009年12月29日,谭木匠成功在香港挂牌,成为中国制梳行业的第一品牌,市值一度达到10亿港元。

如今,谭木匠已经发展到2500多个品种,专卖店近1400家,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产品除了木梳外,还包括古代流传至今的木镜、香扇、木筷、饰盒等5大系列。

您到北京的任意一条街道,就在2公里以内,保证能够找到一家谭传华旗下的谭木匠专卖店。“这辈子都和木头打交道,要用一生精力把木制品做深做透!”这就是谭传华。

*本文作者陈启,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硕士博士圈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