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9亿保底,中国电影和它隔着100个《摔跤吧!爸爸》

《变形金刚》9亿保底,中国电影和它隔着100个《摔跤吧!爸爸》

《变形金刚5》固然是一部烂片,但是它提供的类型片制作模式理念、周边宣发以及迈克·北导演最擅长的商业片成本控制,不仅是《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电影无法提供的,更是中国电影产业现在最为匮乏的。

《变形金刚5》固然是一部烂片,但是它提供的类型片制作模式理念、和孩之宝合作的变形金刚周边宣发以及迈克·北导演最擅长的商业片成本控制,不仅是《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电影无法提供的,更是中国电影产业现在最为匮乏的。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哭笑不得的数据:

l 《魔兽》(Warcraft)制作成本大约在1.6亿美元,北美票房不到4800万美元,全球票房则超过了4.3亿美元,中国观众在其中的贡献超过了49%。

l 《生化危机终章》(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制作成本约为4000万美元,北美成绩不到2700万美元,全球票房则超过了3.1亿,在中国,这部电影的票房匪夷所思地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中国观众为这部电影贡献等超过51%的全球票房。

l 前四部《变形金刚》电影在美国本土保持着稳定的票房输出,最高时超过了4亿美元,最低时也有2.45亿美元收入。在中国市场,这部电影则呈现出华丽的票房走势。2007年第一部《变形金刚》上映时,取得了2.81亿的票房,到2009年第二部时,票房达到了4.28亿,2010年《变形金刚3》的票房猛增到10.77亿,而三年前的《变形金刚4》最终拿下了19.77亿元的成绩。

然而, 现在的《变形金刚5》却在中美两国市场陷入了惊人一致的颓势。

在美国,这部作品不仅在评论界延续了系列向来被批评嘲讽的糟糕口碑,在票房上表现更加糟糕得一塌糊涂,首映当天票房仅有不到2400万美元,不仅和系列成绩最高的6201万美元相隔甚远,甚至连十年前首部作品的2785万美元都无法企及。

而在中国,尽管首日票房创造系列记录超过了3.3亿元,但是,对比创造了内地电影史上登峰造极的4.2亿元首日记录的《速度与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这部质量堪堪及格的作品最终票房也只有不到27亿元而已。可想而知,质量口碑不断下滑的《变形金刚5》很有可能将系列不断上扬的票房曲线走势终止。

《变形金刚5》的确是一部糟糕的电影,而更加糟糕的问题在于,即使和这样叙事逻辑混乱、角色刻画让人生厌——没错,说的就是那个小屁孩——的电影相比,现在的国产电影却暴露出更多的缺陷和问题。

直到目前为止,很难说中国已经建立起成熟、完善的电影产业。事实上,中国的绝大多数电影人甚至连拍好类型片的能力都不具备。

即使在去年反映班加西事件的成本据估只有5000万美元的电影《13小时》(13 Hours)里,我们依然能看到浓重的迈克·贝(Michael Bay)导演的风格,铺天盖地的爆炸,火花四溅的爆炸,在爆炸中四处奔逃的角色,一言不合便以爆炸场面推动故事和逻辑发展。

拍一个爆炸场面不难,拍出一整部作品的爆炸场面也不难,难的是几乎一辈子都能矢志不移地将爆炸场面拍下去,爆炸于迈克·贝而言,恰如鬼神之于温子仁,恰如毁灭地球之于罗兰·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已经成为他们最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这样的情况在八零、及九零年代的香港电影也不鲜见。邱礼涛、郑保瑞等人的cult 风格浓重的作品,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更不用说吴宇森的枪战片、徐克的奇侠片以及王晶的喜剧片。然而,在今时今日的内地电影产业里,我们几乎已经很难再在某个导演身上看到浓重的标签,我们也很难确定某位导演究竟山长何种类型片。

陈凯歌尚能饭否?

我们看到,冯小刚早已经放弃了市民喜剧风格;张艺谋则依然在商业和文艺作品的交替中寻找自己的节奏;而陈凯歌最近三部作品的背景分别当代、民国及唐代,《搜索》与《道士下山》的风格和诉求,几乎没有任何共通之处;宁浩则在黑色喜剧上的造诣也逐渐让位于科幻野心。

中国商业电影的成功与失败,往往成为一种偶发事件。在《西游伏妖篇》创造内地影史首日票房纪录的时候,没人会想到这部电影最终票房仅仅只有16亿多,也没有人会料到根据舞台剧改变的《夏洛特烦恼》最终票房会超过14.4亿元。

由于没有类型片的概念,中国观众就像是薛定谔的猫一般,他们甚至无法预期自己进电影院看的作品究竟是怎样的。没有类型片成熟的制作运作经验,我们也看到中国的电影人,更多地凭借经验和天赋在制作电影。

而这样的创作方式,就像前工业时代的工业生产。

在这一点上,当代内地电影产业远远落后于曾经的香港电影,和现在的韩国电影。

(《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事实上,内地影史上唯一一部超过10亿的非好莱坞引进电影《摔跤吧!爸爸》(Dangal),亦是几乎没有任何规律和标准可言的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完美缩影,这部在结尾为了强行烘托剧情而捏造事实、在女权名义下表现父权强力的印度电影在内地首周票房只有8100万元,最终却取得了12.78亿元的总票房。然而, 就在2016年,同样是体育题材并有休·杰克曼参演的《飞鹰艾迪》(Eddie the Eagle),最终却仅仅只获得了670万元的票房。

所有人都清楚,决定两部电影成绩悬殊差距的因素,并不在于作品本身的质量,甚至连口碑的影响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否则,我们很难解释《生化危机终章》那样平庸烂俗的电影为什么会取得十亿票房。在《摔跤吧!爸爸》全球超过3亿美元的票房里,印度本土票房为8000万美元,中国的票房成绩则将近1.86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成为了这部电影的最大票仓。

《摔跤吧!爸爸》始终是一个孤例,它的大获成功并不意味着摔跤题材、教育题材、以及各种精心设计试图踩准观众情绪的作品,也同样能获得成功。而这样一窝蜂趋之若鹜地盲目跟随某个题材,乃至类型实际上正是中国电影产业现在最大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这个产业长久以来缺乏类型片概念的恶果。

《变形金刚5》固然是一部烂片,但是它提供的类型片制作模式理念、和孩之宝合作的变形金刚周边宣发以及迈克·北导演最擅长的商业片成本控制,不仅是《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电影无法提供的,更是中国电影产业现在最为匮乏的。

甚至对中国观众而言,《变形金刚5》是一份食之无味的料理,但是里面还真就有“佛跳墙”,中国电影工作者并没有能力和资本去学习,甚至模仿。但是在《摔跤吧!爸爸》之后,大家可能会遇到更多换汤不换药的用本地化和明星包装的过期食品。问题是,我们的精神“肠胃”还愿意承受多久?

*本文作者鹿卡卡,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