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嘻哈》的爆红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节目捧出来的双冠军GAI和PG one,目前已有很高人气,微博粉丝加起来超587万,嘻哈圈中的“diss”一词也成为网络热词,流行开来。
对操盘手车澈来说,他最感得意的地方在于,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档完全没有台本的节目”。节目制作人和选手的发火、离场都是真实的。
从今年2月制作团队在某酒店闭关一星期,到节目引发大量观看、关注,期间过程如何?车澈认为打造爆款的方法论又是什么?
最近,我们和《中国有嘻哈》总导演车澈聊了聊。以下为车澈口述。
决定冒险
如果问《中国有嘻哈》的方法论,我觉得是剧情式真人秀、非线性运营以及对hiphop文化的尊重。这个文化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要了解吃透。还要尊重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规则,怎么好看怎么做。尊重创作规则,尊重文化本身,出来的就应该是个好节目。
车澈
但有正确的方法论,就一定有个好结果吗?从理论上来说,方法论可复制,但究竟能不能复制成功,不知道。
任何事都有偶然性,如果今天不是陈伟、岑俊义、宫鹏、刘洲、我,换成是别人,有可能成也有可能不成。
《中国有嘻哈》成为爆款,运气也占一点点,我觉得差不多15%-20%。
去年12月,我以上海制作中心总经理的title加盟爱奇艺,成立了YOH幼虎工作室,YOH代表Young、Open、Hiphop。我很明确地想在青年文化这个方向做一些东西。
《中国有嘻哈》等于是爱奇艺的平台战略跟我个人喜好凑在一起的产物。
在我加入之前,爱奇艺就有一个音乐网综的计划,我来以后,陈伟就说咱们一块儿来做这个项目,然后又找来宫鹏、岑俊义他们。
今年过完春节回到北京,我们开始做准备工作。
2月底,我和陈伟、宫鹏带了一些人,在顺义郊外某个酒店里闭关一个星期讨论方案,每天楼都没下,就吃外卖。
从下午到晚上推演出一整套的方案,天快亮的时候大家就说好,这个节目就这样了,去睡觉吧。等到第二天睡醒了,前一天的方案被pass了。周而复始,经过无数次的推翻,在这个很煎熬的过程中,我们坚定了要做《中国有嘻哈》。
我当时也挺纠结的,虽然我很喜欢青年文化和小众文化,但把一个垂直领域的网综以这么大体量去推出,我还是有一些忧虑。但当时陈伟比较坚定,他认为做垂直门类的小众文化,确实存在风险,但如果做个大众性的东西,比如《全民偶像》,对于这个夏天的爱奇艺来说,这个不冒险的决定比冒险更加冒险。
虽然冒险,但还是很有信心。我必须得说,街头文化、hiphop,无论在全球或在中国年轻人中间,都是大势所趋。其实嘻哈文化在今年夏天之前,已经不是小众文化了,只是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嘻哈文化不止是音乐,它更多是一种lifestyle。你可以走到街上去看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穿着多多少少跟hiphop有关系,只是大家没有去追溯,这个文化的底子是什么?实际上潜移默化地,大家已经被嘻哈包围起来了。
能不能成为爆款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平台的支持、制作人的级别、团队的实力等等,所有因素放在一起让我们觉得它会是个爆款。但说实话,现在的火爆程度跟我们当时预期的确实有差异,火成这样确实是没想到。
《中国有嘻哈》这个名字代表了我们对它的期待:
第一、我们希望证明中国是有嘻哈的,嘻哈并没有你们想象地那么小众。
第二、我们想证明,视频网站是有能力去运营一个跟一线卫视黄金档的超级综艺并驾齐驱的节目,这是作为一个平台想要去证明的。
第三,从内容角度,我们希望它是今年夏季的爆款。
现在看来这三个期待好像都实现了。
聊了200位嘻哈歌手
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整个调研和前期的准备工作大概持续了两个月,我们当时跟很多嘻哈的厂牌有联系,请了很多嘻哈歌手来北京跟我们聊天,了解他们的音乐、生活现状、他们对电视节目和互联网综艺的看法。平均每个人都聊了7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一共聊了200位左右。
我印象比较深的歌手是艾福杰尼。我们当时问他,说我们准备邀请吴亦凡做明星制作人,你有什么看法,艾福杰尼当时回答说很好啊,吴亦凡有那么多粉丝,如果他们中有人在看节目的过程中变成了我的粉丝,那我就很高兴了。其实这也是这个节目的核心逻辑,吴亦凡作为一个顶级偶像,对于大众风向有引领作用,在这种引领下,大家也确实关注到了这些嘻哈歌手。
但不是每个人都跟艾福杰尼一样认可我们。有的人不太愿意被明星制作人点评,也有人有疑虑,说爱奇艺做这样大的选秀行不行;也有人认为hiphop不应该走向大众平台,不应该跟商业结合……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来这儿的目的也不一样。5月初海选后,近千位rapper应邀而来,无数我们没有聊过的人出现了,有很多聊过的人最后也没来。
但我的收获是,在跟他们聊的过程中,信心越来越足。因为我觉得他们是真实不做作的人,他们的音乐一定是能够打动人的,有生命力的音乐。
在制作人阵容这件事上,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反复的讨论。我们选制作人的标准就是,有影响力、热爱嘻哈文化。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阵容。
热狗是中国原生嘻哈领域最红的,没有之一;潘玮柏是非常早就在大众商业领域践行说唱、嘻哈文化的,嘻哈歌手对玮柏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再找一个顶级偶像,对hiphop音乐有热爱,那不是吴亦凡是谁呢?
我不能找一个nobody来做制作人,我需要一个somebody,但也不能在嘻哈领域找,而是大众领域。
此外我们还有顾问团队,他们在音乐和文化层面帮助我们,是嘻哈圈很资深,也很有地位的人,非常了解中国嘻哈甚至世界嘻哈的历史及现状。
节目最初,很多人建议我不要做原创,要做一些经典中文歌曲的hiphop改编,但我们的顾问马上就提出来,原创是hiphop的生命,一定不能这么做。后来我们坚持了原创,《中国有嘻哈》的歌曲全部是歌手自己的原创。
失控的快感
在这档节目里,我真正找到了失控的快感,这算是我职业生涯里,第一档完全没有台本的节目。因为没有剧本,所以一切都是在既定的规则下真实发生的。后期需要把真实发生过的事用戏剧性的方式组接起来,这就要求一定要有大量的素材,所以现场使用了近100台摄像机,拍摄出了3000分钟的素材。
我觉得《中国有嘻哈》算是比较顺利的一个节目。非要说困难的话,就是筹备期和歌手之间因为互相不理解造成了一些不信任。随着节目的录制深入,互信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困难没有,有辛苦,我跟陈伟没怎么睡觉,我们的睡眠维持在生存的底线这儿。
整体拍摄基本顺利,但是现场有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嘉宾要退赛、选手要退赛。但我觉得“不可控”正是真人秀魅力所在,整个节目我没有教任何一个制作人、选手说任何一句话,没有代替他们做任何一个决定。你们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真实发生在镜头下的,这其实才是我内心一点点小的得意。
接下来《中国有街舞》会接档播出,它的制作风格和底层逻辑还会是一档剧集式的真人秀,但绝不是《中国有嘻哈》的简单重复,也不可能是它的舞蹈版。在赛制、模式、商业逻辑上,《中国有街舞》都会有创新。
我们团队做歌舞类节目是有经验有方法论的,但我并不想一直安逸于这套方法论,还是想去突破一些东西,只有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
实际上,你说一个正确的方法论能用多久呢?如果说《中国有嘻哈》证明了我们现在这个方法论是对的,那两三年之后它还是最先进的吗?所以说,我们是一直被迫要进步的人。因为观众的欣赏品位在飞速地进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