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这两天有了新的脚注。
这两天关于阿里抄袭创业公司智能测肤产品的事情,因为一篇知乎专栏的文章《在今天这个故事里,阿里巴巴就是四十大盗》而在互联网广泛传播。而阿里的回应也非常迅速,很快,天猫在其知乎机构号上也进行了回应。
我贴一下内容。
有句话说的好,叫做“学成文武艺,货与BAT”,说的是在现在这个行情,A股得排队,美国也有风险,去纳斯达克敲钟搞不好就和寺库一样开盘跌破发行价,所以提前站队或者卖给BAT,不论是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机构来说,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退出方式,但眼下发生的这些事情,恐怕让诸位创业公司在接触的时候,不能不多个心眼。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还有,我们不妨再举几个。
根据媒体的报道和微博的爆料,之前有一家做旅游ERP的,叫番茄来了,本来是要拿阿里投资,拖了半天,也没有结果,无奈最后拿了美团点评的投资。
说到ERP,不妨展开一下,事实上阿里正在大规模布局ERP领域,而阿里的竞争对手,美团,也在大规模投资投资ERP企业,但两家的做法和风格可能不太一样。
目前国内提供餐饮企业级服务的公司,少说有2000家,主要的参与软件有天子星,辰森,思迅,餐行健,二维火等服务商,涉及的领域包括了点餐排队、会员管理、营销、库存管理、数据统计等一整套互联网+升级服务。
而阿里和美团基本上都已经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头部这块,阿里控股了辰森,而美团投资了天子星,辰森和天子星都是国内目前在餐饮领域比较顶级的ERP厂商,当然还包括为数众多的中小ERP企业。
创业者可能以为,拿了BAT的投资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可能会因为各种事情发生变化。
比如阿里投资辰森这件事,前阵子辰森世纪正式被阿里口碑战略控股,成为口碑的核心成员。在此之前,阿里口碑本地生活事业部总经理王丽娟同时就任了辰森科技CEO,相当于阿里直接委派高管去管理投资公司。这样的结局对辰森的创始团队而言多少有些悲凉。
高管空降入场,这本身没毛病,但对于很多之前接受阿里投资的ERP公司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因为以后口碑的资源,包括地推肯定往辰森这边去导,这就很尴尬了,因为这些公司以后不单单要和辰森竞争,还要面临阿里资源的倾斜,显然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另外一家阿里系的ERP二维火。二维火与辰森同处浙江,在2016年曾经拿到过支付宝的数亿投资。据媒体报道,创始人赵光军对支付宝的投资一度是抗拒的,后来确定“这种合作不是排他性的”才答应。但目前的状况是阿里重点扶持了辰森,这让二维火的地位显得十分尴尬。媒体此前报道,二维火在拿到阿里投资之后就开放了腾讯的对接,这一点让阿里很不满意。
事实上这种投资N家然后重点扶持一家的对于很多巨头来说都是惯常的策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先广撒网,再扶持,最后收割。但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显然不愿意自己的公司成为别人麾下的一枚棋子,最后又难免“棋子”变“弃子”。尤其是对于ERP这样的行业, 扶持性的投资更为重要。
创业者怎么办?
互联网早已经不是那个万舸争流的草莽时代了,百度腾讯阿里所构成的天网,也让绝大多数创业者感叹“难逃一吸”。
之前也有人说,创业者面临的问题已经从“BAT抄你怎么办”变成了“BAT不投你怎么办,”现在看来,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原因正如之前所说的,BAT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各个领域,你不能说阿里是一家电商公司,也不能说腾讯只有QQ和微信,当巨头的力量交织在一起时,很多时候创业者可选择的空间并不多。
一、首先还是加强自身的竞争门槛。
创业者过去靠做一个网站app,满足/解决用户一个需求,从而获得融资并扩张的的做法,已经玩不下去了。但依靠资源整合以及市场洞察的需求快速发展,依然能有突围的可能性和机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比如上文所说的智能测肤的创业团队,如果没有核心的算法技术以及相关专利的话,即便是阿里健康不接触,也很容易复制并做一个更好的,所以想法并不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产品。
二、接受投资之前先要看看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首先要搞清楚你的产品对于大公司的价值是什么?是补足短板,还是提高竞争力,还是纯粹的防守策略甚至是消极防守策略(我收你只是为了竞争对手不收你),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就比较容易判断出自己在大公司的里的价值,因此也比较好容易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如果纯粹是防守,那么战争一旦结束,很可能就刀枪入库,自己要提前做好打算,如果投资只是为了提高估值,那不如卖个好价钱套现走人。
2017年快要结束了,创业者也该长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