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车行业,车来车往是一位后来者。
两年前,从收藏业起家的谢磊决定转战二手车行业,成立了车来车往。采用C2B的模式,将个人二手车源集中到平台,通过竞拍达成交易。
2016年2月,车来车往对外宣布完成1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去年年底,车来车往与成立于2009年的二手车帮卖平台“开新二手车”合并。成立车来车往集团,谢磊任新公司的董事长。
这个大手笔让车来车往一时风头无两。
双方的合并被视为二手车行业的首次“洗牌”,谢磊当时的计划是在今年开启新战略,实现20万辆车的交易量、120亿元的目标交易额。
彼时二手车行业虽竞争激烈,但成立一年半后,车来车往的业务扩展至全国共9家分公司,员工近千人。
从行业发展初期到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公司都曾陷入过“烧钱”的怪圈。获客模式单一,毛利天花板低,运营成本高,成为难以突破的瓶颈。
2016年,资本相继入局。人人车获得1.5亿美元的D轮融资,瓜子二手车拿到2.5亿美元的A轮融资,二手车领域几乎成为红海市场。
从广告恶战开始,行业也充斥了太多烧钱现象。今年2月,车来车往集团也以8800万元冠名了辽足2017赛季。
车来车往没能撑到最后。
9月29日晚,谢磊向员工下发邮件,宣布公司因资金链断裂,不得不破产退出市场。
谢磊坦言,三年的时间,走到最终这一步,犯了很多错误,也错失了很多机会。“但现在回头来看,破产未必是一件坏事。”谢磊说。
以下是谢磊口述,经创业家编辑:
我当时做车来车往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做一家上市企业。
在创立车来车往之前,我做的是收藏和酒店生意。我做生意的跨度很大,因为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内的人想(在本行)做事都很难成功。之前我是二手车行业的门外汉,但最终也是失败了。原因在于跟其它行业相比,二手车真的很复杂。
2015年我准备创业,当时看中了二手车和教育两个领域。从2011年开始,整个二手车市场发展速度特别快。那时,我觉得做成这件事的机会非常大,最终选择了二手车。
当时身边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们给我的建议是,行业太复杂,而从融资能力到团队,我都没有太多优势。但我不信邪,坚持要闯一闯。
我对车很感兴趣,看到二手车拍卖,也很好奇想要了解。以前去上海出差,每次都会路过开新(创业家注:开新二手车)在吴中路的店,下定决心进入这个行业也是因为开新。
之前大家都在讲二手车市场太混乱,什么都有。进去以后你会发现,无论是连锁品牌卖场还是电商平台,都根本没办法做大。
融资难是车来车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得不到别人认可,这是我刚开始谈融资时发现的问题。后来我觉得创业的圈子存在一种圈层文化,(成功)拿到融资的前提是,你已经在这个行业了。有些人即使上次创业失败了,再次创业还会有人继续投资。之前我不在这圈子,也不会给投资人讲故事,所以也一直没能拿到融资。
在融资难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是公司资金压力的最大来源。我们主要业务是二手车拍卖,从去年9月份开始,公司开始了快速扩张,去年12月份的数据显示,公司平均每个月在北京的成交数量有四千多单。
而这时我的第一个错误就在于,急于扩大规模。公司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近一千人,最终导致了管理人才的缺失,也忽视了对中下层人才的培养。
去年年底,车来车往和开新合并,重新调整团队花了很多精力,前后投资了一亿多资金。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为车来车往的资金增加了压力。
但(投资开新)我并不后悔,因为我觉得它的模式是目前国内二手车电商平台中最适合国情的。它最关键的两点在于:可以盈利,双方都不允许议价。在这个行业,单店每月实现盈利五六百万,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因为在整个二手车市场,电商真正的交易量占比连10%都不到。
中国二手车市场,我觉得现在活得最好的就是二手车商。它直接从事车辆的买卖,从买到卖,都是看准了一辆车有利润,才会去做。现在所有的(二手车)电商都是看起来活得很好,但真正盈利的没有几家。有的一直高喊自己已盈利,但可能并没有。单纯靠佣金根本养活不了几千人,这是致命的短板。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利润从哪儿来,除非自己做买卖二手车,否则没有任何差价可赚。
电商平台单纯靠佣金不仅走不长,最终也活不了。现在很多公司都开始做融资租赁,它的本质也是自己切入交易。
到今年6月份,公司的资金明显出现了问题。当时我的想法是挺挺应该能过去。但由于发现得太晚,对资金来源太乐观,最终还是没能让车来车往活下去。
车来车往原来也有很多机会,但在最关键的点上我没有抓住。
二手车拍卖不仅不赚钱,且一直处于烧钱状态。我们当时的机会就在于做二手车金融公司。去年,我们二手车金融公司做得还不错,但因为受到拍卖业务的影响,我决定把金融公司的钱撤回来支持拍卖,最终的结果是恶性循环,两边都没能坚持下来。
同时,融资租赁风口来的时候,我也没有抓住。我们从去年3月份开始筹备融资租赁的业务,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是我最大的错误。作为最终决策者,只能怪自己。现在回头看,当时如果能快速停掉拍卖,全力发展金融,或许是不一样的结果。
现在的二手车行业,参与者已足够多。对于这个需要烧钱的行业而言,包括车来车往在内,必须要有创新的模式,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才会有机会。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能提前对公司的情况有个预判,在5个月之前开始规划这些东西,或许就不会是现在的结果。
不过换个角度想,破产或许也是件好事。毕竟对于公司来说,单纯地靠佣金,永远满足不了日常开支,也不可能实现盈利。这一段经历没有成功,但它对自己而言是财富和资本。经过这三年,我理清了一个思路,自己并不适合创业,更适合做一个投资人。
但即使做投资,我也不会投互联网企业,太短命,也很悲催。
下一个目标,是投出几个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