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大约 4点半,果壳网CEO姬十三在腾讯媒体+峰会上演讲后,我们在后台采访间采访到他。采访前助理透露他当天5点起床,奔波至会场,然后彩排、正式参会演讲,到现在已非常疲惫。
姬十三坐在采访间沙发上,依然温和,前倾微笑着等待提问,回答中顾及着语速好方便速记记录,不过也的确熬红了眼睛,画好的眉毛也已略微晕开。
发过引发热议的征婚帖,上过《天天向上》,这位神经学博士如今不仅是优秀的知识内容界创业者、绅士亲切的企业负责人,还是位穿Burberry风衣或亨利领衬衫都会被讨论的知识网红平台分答的负责人。
或是常要面对公众和媒体,姬十三给人的印象亲和、精致、面面俱到。这特点既在他个人身上,也在他与团队应对知识付费领域变化、矛盾、质疑和挑战的过程中。
“罗振宇们”是不是骗子?
姬十三:我支持他
前段时间,一篇《罗振宇的骗局》指出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罗振宇们”贩卖的不是知识而是焦虑。“那些知识付费所贩卖的知识速成,其实质卖的不是某一领域的知识,而是一种‘让你感觉很努力’的幻觉。”
姬十三不赞同这种观点,觉得文章没有逻辑,“那篇文章讲你没有学到东西就怪这个东西不对。但即便在其他年代,这类人面临的局面也会是一样的。”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姬十三为“罗振宇们”不忿,“我是支持罗振宇的。”他甚至夸赞得到内容制作精良,开创行业先河,是现在知识付费浪潮下做得最好的。
为什么有人不屑或者冠“罗振宇们”以骗子之名,姬十三觉得是看待这个问题的位置不同造成的,这些人并不对应“罗振宇们”用户的角色定位。
姬十三曾关注过一个在网上非常出名、深受追捧、制作出爆款知识付费内容的心理学“大师”,当姬十三和同事聊起这个人,才发现是他善于把身边案例总结成易懂答案的特点让他深受欢迎。
“我们面对一个庞杂的世界,如果可以提供简单的解释,很容易受人欢迎,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讲有一些困难,专业人士下结论时,往往会说条件一和二成熟的情况下成功率只有75%。知识的浅化和深化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罗振宇们”提供了“亲和”的、浅化的知识通道,让一部分人更容易获取知识,只是专业人士不需要而已。
商业考量:新闻热点适合免费
结构化垂直化知识适合收费
也是因为“罗振宇们”是知识付费的鼓吹者,姬十三一定得这么站队。
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早在“罗振宇到底是不是骗子”这个问题前就开始了,有人说是因为知识爆炸带来知识超载,使得每个人都产生一种焦虑感,让我们迫切渴望知识。
姬十三倒觉得发生爆炸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场景,“互联网兴起,什么事情都推到你面前,比如最近由于江歌案,大家都关注日本法律是如何判处死刑犯,可能以前大家不会关注这样的信息。”
也应承了知识场景的变迁,姬十三在创办了免费提供“无用”冷知识的科学松鼠会、果壳后,从“让科学流行起来”这个最简单的原则,到2015年把团队剥离出来成立独立公司——在行,进而衍生出分答,进入知识付费领域,把知识分享变成服务业,定价和交易每个人头脑中虚拟的知识,姬十三的商人标签也更明显了些。
“新闻性的、需要快速反映的内容,像果壳网大量做的跟新闻热点结合的内容,应该传播更快,用免费的方式更适合。但像更加结构化、垂直化的知识本身的传播性可能相对弱,在网络上适合变成收费。”
一方面是出于对内容性质、对应市场定位和逻辑不同的商业考量,另一方面姬十三认为付费意味着在现实社会形成了经纪合约,内容提供者需要认真产出内容。
“付费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们获取靠谱信息的方式。有时候只有通过付费才能跟作者建立更靠谱,更有信任感的信息筛选机制。”
明星大V退去
专业领域制造者更合适留下
平台有商业考量,内容提供者们同样有商业比较。现实和市场筛选着受众也区分了知识内容提供者。
加入仅2个月的PAPI酱在9月宣布退出分答,在分答32个问题赚23.8万的王思聪、明星章子怡的回答也不再更新,罗永浩在得到宣布停更。
对“利用马桶时间”的宣传和鼓励也只延续了明星大V一段时间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相比短视频贴片广告、投资、拍戏、经营内容事业,付费知识生产平台即便似乎没有让这些明星内容提供者看到更高的性价比。
姬十三认为知识内容提供者们的取舍无可厚非,平台也无可指摘,“我觉得最后就会变成一个知识的制造业会衡量,在不同领域里面的变现模式效率更高,对于PAPI来讲她有更多的制造变现的效率,当干预到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她就会取舍。
可能中部或者腰部的大V们,或者专业领域的制造者可能更加适合知识付费,对于头部的巨大传播力的人来讲,因为知识付费更多需要的是结构性、垂直化的内容,而那么传播量本身很大的普世性的可能更加适合用别的方式变现,所以慢慢大家会更加细分。”
粉丝经济依然在知识付费领域有影响,只是要区别开来内容提供者的角色,在其他领域有粉丝基础的明星大V可能有其他好的变现方式,“但是如果一个知识供给者本身有很强的魅力,可以带有粉丝的属性,那(在知识付费领域的)效果是更好的。”
“目前来讲巨大流量的人我觉得不太适合知识付费,他们可能用其他的方式来变现,反而是中小流量,或者是他们没有流量,但是在知识供给上和专业的人,实际上和平台是很好的合作关系。”
专家文章重新生产
用3个月时间做短视频品牌
而事实上,一分钟的碎片时限和明星KOL的大流量带来的粉丝经济,一定程度上也让付费知识内容变得八卦化、娱乐化。
比如在分答上就有不少针对王思聪个人的问题,如“在每个女朋友身上的花费,最喜欢什么电影等等”就吸引了大量关注。
明星流量让产品快速引爆,这是姬十三一开始也没想到的,当他思考这个现象,他描述为“一方面是蜜糖,但也知道会带来一些危险,最后还是选择了蜜糖。不过目前来看,专业性的内容是更长久一点的事情,从今年春天以后也特别坚定地走这条路。”
今年春天,分答开始主推知识精讲模式,分为30分钟的课程——小讲、一个月的课程——小班等等。“知识问答我们叫知识的咨询,这部分需要创新,内部也在梳理,知识精讲方面我觉得今年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了。”
姬十三说这是对未来押宝,取巧的是在知识更深和更浅的市场,姬十三团队都押了。更深的方向上,除了小讲、小班,还会有用几周甚至1个月以上的时间做的深度科学知识稿,“这样的稿件点击率不高性价比不好,但它有意义。”
在更浅的方向,果壳看中了短视频领域,决定尝试用果壳pgc的大量文章重新生产,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做一个短视频品牌“果然”。”
“在消费市场里,短视频的消耗量增速远远高于图文,目前内部建立了一个工业化的流水线方式可以快速生产短视频,同时由于过去很多的积累,过去果壳网大概在科学知识方向上生产过几万篇都是有专家审核的文章,我们想把其中一部分做成短视频,这个效率会比较高。”
讲到这里,姬十三充满信心:“目前来看我们很快就会成为知识短视频方向上的第一名。”
“今天的知识付费只是第一波,今天的知识付费更多聚焦在知识的付出,在互动和服务方面大家都做得还不够,我想这是知识付费接下来会发生变化的一部分。”
在当天的大会上,姬十三用“学习”总结他的演讲。
“从生物学上讲,十多年前我曾经念了一个神经生物学博士,在这个领域里面,学习指的是人们摄入信息改变自我的行为,摄入信息和改变都指学习。
知识和学习就像是硬币A面和B面,这些知识输出变化由于我们学习上的矛盾——既想学更多,又想不劳而获,既想节约时间,又想打发时间。这种矛盾、纠结,恰恰构成了我们在学习剧变的这个时代,对于知识(需求)的变化。”
现实导向让知识内容碎片化、娱乐化,让精英不断发声质疑知识内容的不完整、不客观、不严肃、不深刻,也凸显了需要更浅显迈入知识内容门槛的群体需求。
姬十三想抓住这种剧变和矛盾下所有有知识内容需求的用户,无论深浅,面面俱到,让知识内容在这种变化里产生多样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