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股票获利超10亿,却还不上1.5亿借款,民族品牌两面针遭遇危机,能否翻盘?

靠卖股票获利超10亿,却还不上1.5亿借款,民族品牌两面针遭遇危机,能否翻盘?

两面针数年来持续亏损,市场份额不足1%,连1.5亿元借款都无力归还,这家曾风光一时的民族品牌经历了什么?如今再次聚焦牙膏业务,想重拾辉煌面临哪些困境?

曾经的民族牙膏第一品牌两面针,正在衰退的路上越走越远。

11月22日,两面针(600249.SH)发布公告,现年59岁的董事长钟春彬因年龄原因辞去所有职务,此时距其入主两面针刚好约5年时间。

10月27日,两面针发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10.77亿元,同比下滑5.19%。同时,公司目前仍有1.5亿元债务尚未偿还,目前正在协商延期还款事宜。如果不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这家公司几乎没人注意。

同时,两面针在9月份成功转让公司所持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捷康)35%的股权。而该宗转让被指涉嫌利益输送,引发上交所问询,11月22日,两面针公告予以否认。

根据披露信息,盐城捷康一直在盈利。旗下其他业务亏损不转让,盈利的却要转让,两面针的经营和资金压力可见一斑。根据两面针2017年三季报,合并现金流量表示显示,公司账上现金余额仅为1.25亿元,

对此,两面针董秘办工作人员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表示:“公司出售盐城捷康35%的股权等行为,都为了聚焦主业,从多元化中抽身,公司将发力高端牙膏品牌。”

牙膏“第一股没落

作为中药材的两面针,更多是作为牙膏的名字为人所熟知,由此可知两面针牙膏当年的影响力。如今,两面针的主业牙膏业已经连续十年扣非净利亏损,累计高达10亿元之巨。

1978年,柳州几家合并的日化厂分离出牙膏车间,取名叫柳州市牙膏厂,当年,两面针研发出中国第一支中药牙膏,开药物牙膏的先河。在物资稀缺的时代,两面针迅速占有市场。1994年,柳州市牙膏厂改组为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华、黑妹并列三大国产品牌,在中国牙膏市场占垄断地位。

2000年至2002年,两面针牙膏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16%、14.22、16.30%。仅在2001年,两面针就卖出2.58亿支牙膏。当年,该公司通过金银花牙膏、强效中药牙膏、洁白、全能护理牙膏等系列,占据低中高各个档次,并在中档牙膏领域牢牢树立自己的市场地位。

2004年,两面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

不过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外资日化品牌纷纷进驻。1992年,高露洁进入中国。随后的两年中,联合利华先后通过收购上海牙膏厂的中华和美加净两个品牌,借机进入中国。1995年,另一牙膏巨头佳洁士进入中国。国内的牙膏厂也如雨后春笋般迸发。

外资品牌不惜重金,开启密集的广告投放,同时大量推出2元一支的低价牙膏,大打价格战。不断涌入的竞争对手等进一步挤压两面针的市场空间。

2004年,两面针仍处于鼎盛期,牙膏的营业收入为2.92亿元,市场份额达到13%,仅次于佳洁士、高露洁,位居国内品牌第一。2006年,两面针牙膏的营业收入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点,为3.12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两面针开始走下坡路。

▲两面针近年来利润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到了2016年,两面针家用牙膏销售数量为4360万支,市场占有率已不足1%。在有细分数据的2015年,两面针牙膏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远远低于其他品牌。

失败的多元化

上世纪90年代,外资巨头来势凶猛,而对激烈的竞争,两面针也意识到牙膏主业可能会受到冲击。但公司做出的选择不是筑牢主业,而是走多元化的路子,试图分散风险。

主业从高峰期的迅速滑落,并没有引起两面针的高度重视。他们转而试图以多元化道路来弥补短期的业绩阵痛。

2004年上市之初,两面针就开始试图进行多元化发展。上市募集资金6.57亿,分散投入到10个项目中。两面针十多年前的招股书表示,这10个项目中,有三个直接涉及到牙膏主业,而另外的项目则涉及到卫生棉、纸尿裤、洗涤剂、松香产品深加工、中药萃取等多个领域。

2007年年报中,两面针高调宣称:“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有效突破,已经形成‘出口贸易、房地产、实业及资本运营四大板块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两面针在上市后将经营品类从单一的日化产业扩展为纸业、医药、精细化工及房地产五个板块。2004年,公司牙膏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1%,占主营业务利润的81%。到了2015年,家用牙膏销售额仅占当年营收的10%。

2008年,两面针公司开始纵深推进多元化战略,涉足生活纸品、制浆造纸、洗涤用品、旅游用品、医药、精细化工和房地产等八大产业。

同年,两面针发布公告,拟以2.2亿元投资组建柳州两面针纸品有限公司,亏损累累的柳州造纸厂被注入两面针。这宗资产注入引起投资者不满,两面针被称为“废品回收站”。

▲在两面针营收中占据相当比例的纸类业务持续亏损。

当年两面针主要控股及参股的8家公司中,仅有2家盈利;2009年,主要控股的9家公司中有5家亏损。

纸品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实现了8625元的净利润,但第二年便开始亏损。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两年,纸品公司年度亏损额均超过1亿元,2014-2016近三年亏损超过3亿元。

两面针的跨界不仅没有起到对业绩的拉动作用,纸业等不少板块甚至开始拖累整体业绩。两面针多次向纸业注入资金,影响了牙膏等主业的发展,以致发展到现金流均受影响的地步。

多元化发展到现金难以为继的地步,今年10月10日晚间,两面针发布公告称,去年10月份,公司向柳州东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借款3亿元,于当年12月份归还一半,尚有借款余额1.5亿元于2017年10月10日到期。两面针在公告中称,公司正与东通公司协商续借该款项1年。

事实上,两面针基本靠出售资产尤其是所持中信证券股票维持盈利。去年,两面针终于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5.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90.30万元。今年1月23日公告显示,2016年出售中信证券股票1162万股,实现投资收益约1.58亿元。2016年年报还显示,出售长风路2号危旧改土地及地面附属物,获得处置收益1239.1万元;获得深圳市中信联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分红1597.41万元。如果不是出售中信证券股份,两面针去年亏损超过1亿元。

▲两面针数次通过出售中信证券获利。

这不是两面针第一次靠卖资产止损,从2010年开始,两面针六度抛售持有的中信证券股票。几乎每年都出售中信证券股份,收益超过10亿元,中信证券已经成为两面针的“提款机”。

回归主业能否救场?

两面针现在回归主业的决心似乎特别大。

11月6日,两面针发布公告披露,其正与飞尚集团签订《股权交易合同》,拟向后者出售旗下盐城捷康35%的股权。两面针表示,此举是为了回归主业。

同时两面针也在进行一系列的运作,试图挽回局面。

2013年初,两面针宣布换帅,钟春彬成为董事长。这位新掌门人曾经在柳工创造出3年翻5倍的战绩。年报披露,两面针2013年新品共产生销售收入2700多万元,实现毛利1000多万元。

▲两面针发力高端市场。

两面针董秘办的工作人员告诉无冕财经,低端牙膏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并且没有利润,而随着消费升级,高端市场还有机会。因此以后往往高端市场发力。钟春彬上任后对两面针在产品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推出全新高端新品的中药消痛系列,还高调宣布两面针将以售价59.9元/支的牙膏回归主业。

不过,随着11月22日钟春彬离任,两面针能否沿着其在任时定下的战略方向继续往前,目前需要打个问号。

而两面针在重拾牙膏行业市场份额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也不少,早在2015年,两面针日化事业部总经理罗怀宇就曾表示有两大难点,“首先,牙膏市场是一个成熟、趋于饱和的市场,这要求我们通过技术、营销创新找到市场空间;其次,两面针对品牌进行了整体升级,这意味着我们要重新获取新的消费者,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2015年国内十大牙膏品牌排行榜,数据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

除了加大主业外,两面针也在进行无关资产剥离。

而目前除了出售持有的中信证券股份和盐城捷康外,未见有出售其他资产的动作。盐城捷康是精细化工板块下负责三氯蔗糖生产的公司,今年一季度,捷康公司净利润为3355.78万元,在两面针为数不多的盈利板块中,盐城捷康表现不错,两面针仍然选择出售,不排除是两面针力求“自保”。抛售捷康公司将为两面针带来6557.01万元净收入,可顺利弥补2017年上半年的亏损金额。

但这能否挽救两面针的危局呢?日化专家冯建军分析,从现在市场的形势来看,两面针实际上已经逐步被边缘化了,想要翻盘异常艰难。

*本文作者冯颖星,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