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汪华:我们并非早期机构,未来下注OMO时代

创新工场汪华:我们并非早期机构,未来下注OMO时代

2017-11-29 21:29Newseeders 合作伙伴
我们将会遇到比之前更大的波澜壮阔的红利和浪潮,它有三个原因组成: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的红利、和OMO(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11月29日,在创新工场在北京总部举办的“预见2018”投资趋势分享会上,创新工场管理合伙人汪华就中国未来创投机会和中国当前人口结构和消费行为背景做了分析。他认为:

1.       我们接下来会遇到比之前更大的波澜壮阔的红利和浪潮。这个红利和浪潮有三个原因组成: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的红利、和OMO(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2.       第三波人口是中国接下来的巨大红利之一,意味着中国有机会再崛起一批公司,可以跟小米、OPPO、VIVO、快手、映客、美图相匹敌的一批公司;

3.       移动支付更重要的一点,是支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发生,并且能处理非常复杂场景的支付;

4.       为什么做一个国家业务的公司可以跟做全球业务的公司媲美?因为中国一个国家的有效人口可以抵得上欧美以及印度等国家的总和。他们将成为OMO时代的消费主力;

5.       我们追逐未来新的大趋势和赛道,这个赛道有多大,我们就投多大。


以下为汪华演讲实录,由新芽NewSeed(www.NewSeed.cn)整理:

前段时间大家都说移动互联网到了下半场,下一波该怎么投,或者AI到底怎么回事,现在的投资感觉没有以前容易了。但是在我看来,我自己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觉得现在不但不是在下半场,是上半场刚刚开始的阶段。在我看来,我们接下来会遇到比之前更大的波澜壮阔的红利和浪潮。这个红利和浪潮有三个原因组成: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的红利、和OMO(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第一波人用小米,第二拨人用OPPO,第三波人会用啥?

什么是第三波人口红利?过去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很多巨无霸的公司、新的小巨头,美团、今日头条等等,这些公司大部分是快速崛起变大,都是基于前两波的人口红利,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两波巨大的人口红利,所有过去有名的公司都是这两波人口红利驱动的。

第一波人口红利,就是最早买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的那波人,他们是当年3亿核心的PC互联网网民,他们身处一线城市,熟悉使用互联网,男性偏多,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他们从PC互联网平移到移动互联网,各种各样的需求促生当年的公司,小米、今日头条、美团都是跟着这波人群起来。这波人群大概是在2011-2012年开始爆发。

第二波是在13年、14年左右,用OPPO、快手、映客,他们是二三线城市里面年轻人群,他们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从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下沉的一个自然的过程。

第一波第二波人群各自都是3亿到4亿的规模。

第三波人群是小城主流,主要是二三四线城市三四十岁以上的用户,包括一线城市里面那些年纪更大的用户。这波用户相对来说是15年到16年初刚刚崛起,数目有五六亿至多。他们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微信。

不是说他们之前没有智能手机,不是说他们以前不使用移动互联网,像你的父母,可能在12年你已经把手机给他了,但是他们并没有重度使用,每天的使用时间很短,不会在上面使用移动支付,并没有把智能手机真正使用起来。他们为什么到15年、16年快速崛起?很大的原因就是微信。

第一,      微信本身把他们拉入了圈子。微信取代了他们所有信息获取、社交通信的功能之后,极大的拉长了他们使用时长;

第二,      红包带来了移动支付。红包在人群的普及,让这些用户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在线支付账号,第一次尝试了消费、买东西。

微信从15年、16年开始把这些用户从浅度的移动互联网网民真正转换成了深度的移动互联网网民。这波用户的数量相当于前两波用户的总和。而且从消费角度来讲,这波用户相比年轻人、单身汉那种只为自己花钱,他们还承担了中国更大的主流消费的走向,因为他们很多都是家庭用户,掌握了真正中国家庭开支的用户。

从这一点来说,这波用户还是挺空白的。无论是他们使用的硬件、软件、社交、平台、电商,第一波第二波用户来说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他们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空白的。意味着中国有机会再崛起一批公司,可以跟小米、OPPO、VIVO、快手、映客、美图相匹敌的一批公司。

这是我说的为什么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还远远没有完,中国有一半的人口刚刚互联网化,即使我们认为中国的电商和O2O已经很厉害了,但还有大量的线下城市和大量的人口并没有像我们在北上广深那样,已经使用这么多的电商,这就是为什么小米要开线下店。第三波人口是中国接下来的巨大红利之一。


不肉痛、能预支、多场景,三大特点解释“买买买”的形成

第二个巨大的红利是移动支付,在过去的两三年中,移动支付本身的交易笔数呈几十倍的增长,最近微信和支付宝加在一起的移动交易笔数,每天超过3亿笔,所以移动支付的蓬勃扩展会给中国整个的消费带来巨大的变革。

移动支付的第一个特点是支付无痛化,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你没有感觉到一张张的人民币掏出去,包括你在网上为小说付一块两块的钱,电子支付没这个麻烦,所以它的便捷性和无痛性为消费带来很大的增长。你可能一不注意,双11又花了一万块钱,一不注意这个月又买了三四千块钱的东西。

移动支付带来的第二个作用是消费信用的扩张,移动支付不仅是一个支付手段,还带着消费金融杠杆。大家既然用了微信支付,既然用了支付宝支付,微利贷、花呗这些东西就已经到了每个人的口袋,随手一点可及。这个带来的差别是巨大的。

过去中国信用支付的普及率只有10%,而移动支付用不了多久,就能让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拥有信用卡,这意味着每一个消费者都加了一个巨大的消费杠杆。这个不光是在中国,很多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事情。当一个国家的消费杠杆普及之后,这个国家在消费上迅速的扩张或者膨胀,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国家一直说要完成一件事情,从一个生产的国家往消费社会转型,国家已经提了很多年,包括降低储蓄率、促进居民消费、国家经济转型。我相信真正帮助中国完成这个转型的,靠的可能就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中国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更多,更带来了消费结构、消费体量,用户消费习惯巨大的转变。

第三点,移动支付更重要的一点,是支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发生,并且支付上面还可以运行各种各样复杂的运用,它是带着预算,能处理非常复杂场景的支付。

举一个例子,如果没有移动支付,摩拜单车的模式就难产生。包括新零售,如果是信用卡,不是移动支付,也很难发生,因为信用卡上面不能运行APP。还有各种各样带着社交特征的,包括让朋友付钱、包括线上线下的融合,如果不是移动支付也很难发生。所以移动支付可以在任何场景支付,让任何人支付给任何人,不仅是让已有的消费扩张升级,还会产生全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形态。

人口、支付、大数据和AI造成的数据化,将开启OMO时代

第三个是线下线上融合OMO,这是第三波人口红利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综合起来比较的结果。这三件事情是相辅相成,互相交织的。我们考虑线下线上融合的时候,之前有很多的案例。O2O电商领域,所有的商家、所有的服务商为了那点流量“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互相抢、买,给用户补贴,线上的流量就这么多,不够用了。我们当时投资摩拜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线下的场景和流量几乎是一片蓝海的处女地,一个自行车放在马路上,一天就有几十个租车用户。

七八年前大家在电商上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享受的是什么体验?我们线上的体验在光速的进化,但是你现在到购物中心买东西,跟六七年前去那里买东西相比体验有提升吗?为什么线下的这些事不能按照线上的速度提升服务、提升效率、提升体验呢?从这个观点来讲,上线上线下融合是一个必然。

第三波人口红利、移动支付和AI,本身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很大的作用就是计算机感知,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新一代的传感器,能把线下的场景全部数字化,哪怕我站在这里,在座的每一个人是谁,大家在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被数据化,意味着所有线下实体的业务也能够数据化,以线上的方式进行融合处理。这三件事情的基础让这件事变成一个可能,也是一个必然,那就是——OMO就是整个互联网发展下一个阶段。

我是最早一批网民,新浪四大门户的年代、游戏的年代,然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再下一步是OMO的时代。互联网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或者便利性提高了20%多,但既使是这样,20%多依然不是全部,还有70%多的场景、需求和用户行为,包括消费都还没有被在线普及和整合。这个本质上就是OMO下一阶段要干的事情。人口的普及、支付的普及,大数据和AI造成的数据化普及,就是为OMO打好基础。接下来整个互联网对服务经济,人口的普及会从现在的20%多,扩展到百分之八九十。

这里面很大的关键点就是消费,无论是OMO,人口红利,还是移动支付,其实都对消费产生巨大的升级。

这三波人口都有各自的消费红利:

第一波人口更多的是消费的升级。这波人口之前的电商化已经做得很普及,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东西,而是更好的东西,更多的场景,升级的服务,类似于像盒马鲜生这样的新零售,网易严选,小米之家是第一波人口的消费红利。

第二波人口是电商化和普及化。这波人口处于一个消费扩张的年代,他们之前电商化的程度不是特别高,所以开始疯狂的电商扩展,他们现在也需要消费更多更新的品类,他们要开始追逐品牌,追逐名牌,追逐消费的其他附加值,反而一线的第一波人口是更相反,他们要么追求更小众的品牌,要么追求品质。而第二波人口还处在大规模品牌化的时期。

第三波人群更加是一片空白,他们现在还处在2000年初的中国,他们正开始一个纯粹的消费扩张的年代,他们要消费的更多,消费以前没有消费过的品类。

我以教育为例,教育也是一个消费品,第一波用户都在用VIPKID,我的小孩已经上了英语培训班,还要让小孩去上口语,学外教的口语。而三线城市的教育趋势是巨大的数字是参培率提升,北京在很早以前参培率已经达到70%多,二三线城市参培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今后也会逐步提高。

第二个是AI技术的赋能,大家说到AI都认为是很黑科技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这样,AI是很现实的东西。AI离我们并不远,我们现在每天都能用。

AI立即就能发生的事情就是自动化,过去我们干的很多事情,移动互联网把所有的场景、人都联系起来,把大量的交易、供应链之类的搬到网上来。

把很多的东西都数字化、在线化的必然结果,首先必须要有自动化。

举一个例子,银行为什么开始大规模自动化,因为没有人到网上做银行交易了。而且在线化了以后会有另外一个自然发生的事情,总量会提升10倍、20倍、30倍。在线支付做了,每个人比原来的支付都多了10倍,在线化了以后,每天在路上的包裹多了100倍,传统过去的方式已经没法处理这件事情,必须要用自动化。而某种意义上必须用AI处理这件事,所以AI并不是那么科幻。

自动化之后就是优化,怎么再提高效率,这是自动化以后需要做的事情,也是自然会发生、大家也会采纳的事情。只要有一家公司做到这一点,其他的公司必须跟进。因为一个业务一旦在线化了,里面所有的玩家都会竞争。

整个AI,包括供给侧的改革,包括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AI。移动支付,、人口红利可以解决中国消费端的问题,包括中国向消费社会升级改造,而AI供给链层可以解决中国效率的问题,这样量、质都可以提升。

再就是我对整个中国的经济非常有信心。过去很多年,大家经常讨论的词,几百年前是英国和the rest of the world,过去几十年到现在是美国和the rest of the world,而将来是有机会说中国和the rest of the world。

腾讯、阿里这样只做中国业务的公司(当然它们有海外业务可以忽略不计),市值已经可以跟facebook、谷歌这样做全球业务的公司媲美。为什么做一个国家业务的公司可以跟做全球业务的公司媲美?因为中国的有效人口。有效人口是指掌握支付能力的网民。如果我们把中国真正使用移动互联网、把在线消费的人都当做有效人口,中国的有效人口在完成第三波人口红利转变后,会有10亿之多。美国一共3亿人,欧洲3-4亿,还得刨除一些无效的人口。当然还有印度,印度比中国人口还要多,但是起码在可见的十几年内,它的有效人口并不多,我认为印度的有效人口不会超过2个亿。这意味着在很多业务领域里面,中国一个国家的有效人口可以抵得上欧美以及印度等国家的总和。

正名:我们不只是个早期机构!

大家之前有很多误解,说我们是一个孵化机构,其实我们不是。我们真正的投资是早中期,A轮B轮,包括C轮跟进。

早期我们基金体量规模小的时候,投的是偏早期一点。第二个我们本身的投资理念是什么呢?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尽早的抓住未来的大趋势、大方向。

比如移动互联网,中国绝对是第一个规模化做移动互联网,我们是09年开始做移动互联网的,而其他人是12年才进入移动互联网。所有人在说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已经投了人工智能两年。我们的理念是追逐未来能够影响社会经济趋势大的变化,并且比别人更早的进去,所以容易给别人产生的印象是我们投早期,但是并不是这样。

我们选择的大领域都是可以做五年十年。2013年到2015年移动互联网很多大佬在做,那时候我们就会投移动互联网体量估值更大的公司.所以我们会给人造成一些印象,一是跟我们早期的基金规模有关,第二跟我们习惯性比较早的进入一个新的赛道有关系。但我们本质上并不是说只投早期,我们追逐未来新的大趋势和赛道,这个赛道有多大,我们就投多大。

*本文作者新芽NewSeeder,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