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父:未来互联网将向多中心开发结构转变

互联网之父:未来互联网将向多中心开发结构转变

互联网在几十年前出现时是将各种物体连接在一起,处理各种数据包,以及实现计算机互动。但如今,人们更多处理的是信息。卡恩在演讲中提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数字物体的社会,就像当初创造了因特网一样。”

12月12日,“互联网之父”罗伯特·卡恩今天到访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主题演讲《互联网变革与人类文明沟通新形态》。他在演讲中提出了数字物体的理念,认为未来互联网将向“多中心开放结构”进行转变。

互联网在几十年前出现时是将各种物体连接在一起,处理各种数据包,以及实现计算机互动。但如今,人们更多处理的是信息。卡恩在演讲中提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数字物体(Digital Object)的社会,就像当初创造了因特网一样。”

数字物体(或称“数字对象”)是卡恩提出的“数字对象体系架构”(Digital Object Architecture,DOA)的具体内容。近年来,卡恩致力于从根本上改进自己一手创立的互联网的体系结构。传统的互联网是树状结构,根节点在美国,DOA的理念则是打破国界制约,实现互联网向“多中心开放结构”的转变。

“DOA的初衷就是降低创新的门槛,这是最重要的。”卡恩说。这个理念的核心是Handle系统,主要用于数字对象标识的注册、解析与管理,可有效提升互联网应用的安全性,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卡恩认为,Handle系统将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演讲结束后,卡恩与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进行了现场对话。在提到人工智能时,赵启正认为机器人不会感到疲劳,但它们不会比人类更有智慧。他做了个很通俗易懂的解释,即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研究出了相对论、第三定律等,但机器人并不能够去做这类学术研究。

卡恩则认为,AI描述的是一个请求,人类经历的很多部分可以移植到机器身上,它拥有的洞察力会越来越强。谈到未来AI发展带来的好莱坞电影式威胁人类的隐忧,卡恩认为技术本身不分好坏,只需要引入合理的管控机制不让它失控。

在现场接受采访时,卡恩就这个问题进一步表示,火能煮饭也能烧毁房子,技术也是如此。他认为,当新技术出现时,不要去对它产生过激的抵触反应,而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去管制它,从而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今年已79岁的卡恩是TCP/IP协议的共同发明者,现为包括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在内的多个重要协会成员。在1972年的世界计算机通信大会上,卡恩成功展示了ARPANET下20多个计算机的相互连接,第一次让人们认识到了数据块网络交换技术的重要性。

1997年,卡恩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克林顿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美国国家技术奖”;2004年,因互联网领域先驱性的贡献,其中包括TCP/IP协议,和网络领域的权威性的领导地位,获得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图灵奖。

中国人民大学早在1978年便建立了将数学与信息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领域的专业,近年来更是在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和智库资讯服务。

*本文作者刘正伟,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凤凰科技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