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周前,想必冯小刚也绝想象不到,《芳华》会有如此惊艳的市场表现。
截至21号晚,上映7天,票房已逼近6亿——对于这样一部,此前普遍认为无法有效刺激到最核心观影的年轻族群的影片而言,这样的成绩,堪称奇迹。
特别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芳华》在上周日的票房成绩超过了周六。熟悉市场的业内人士,肯定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芳华》的票房走势,将会是稳步长线型。
作为一个旁观者,用一句大白话概括便是:知道冯小刚的观众缘好,但没想到,会这么好!
这不禁也让人想起,此前疑似冯导的一段对影片前景的预测,大意是:《芳华》的受众定位,在45岁至75岁之间。电影的成败,即取决于这批中老年人,如果能把这帮人的热情调动起来,《芳华》就成了。
如今短时间内回看,这个判断无疑是无比正确且精准的。
先抛开《芳华》对国内类型片定位与宣发上能带来怎样全新的借鉴,客观分析,影片的成功,的确是和调动起了大量一年甚至几年没有进过电影院的中老年群体,息息相关。
查到了一些数据,给大家看。
中老年观众的加入对总观影人次拉动明显
数据显示,《芳华》上映后,影院观影人次实现翻倍增长,带来的中老年观众增量,拉动影院人次增长17%,其中非黄时段增长21%,黄金时段增长16%。
白天场,中老年观众贡献过半
调研结果显示,在《芳华》上映后的7天内,累计票房5.6亿,其中45岁以上观众占35%,同时非黄金场贡献45%、黄金场贡献31%。而在华北、西南、华南地区,中老年观众贡献度更高,均超过50%。
简单换算一下,5亿多票房,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就贡献了近2亿。这个暂时的数字,已然超过了半数以上的国内院线电影。
带动工作日观影热度
《芳华》在今年的国产影片中,工作日场均人次超过20,仅次于超现象级的《战狼2》。
院线运营模式有所改变
针对《芳华》的特殊观众群体,影院方面亦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如增设专人在取票机旁协助取票;卖品套餐内容调整(如增加热饮、低价套餐等)。
异地购票指数猛创新高
这个指数的变化,更多地体现在,身处一二线大城市的年轻人,主动给家乡的父母老人购买电影票。
于是,按照这样的逻辑,从中老年观众提供观影人群的增量,到同步提升场均增量,特别是对非黄金场的质的提升,再到配合中老年受众而开启相关配套服务,带动周边增量。
这三大增量的提升,大幅提升了影院单日运营的有效收入,《芳华》公映以来,这个数字达到了20%以上。
应该说,在查这些数据前,其实已被这一周的“芳华热”所吸引,数据支撑之下,才会发现,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芳华》的市场表现,的确可以作为一个最新案例,来仔细研究。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电影市场进入高速增长后的停滞期后,对全新观影受众的开发与挖掘。在此之后,中国电影或将迎来观影群体结构的再调整。
事实上,有媒体此前对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进行总结时,便已对观影人群的优化问题进行过报道。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刘嘉在被问到对去年影市有何思考时表示,
“第一是我们的消费结构。我们大部分的票房过度依赖节日和周末,但工作日的票房特别低,说明我们的观影人次还比较单一。我们现在的观众过度集中在15~35岁,中老年的观影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一些发达市场,中老年观影人群应该占到28%。中老年观众实际上是有闲又有钱的,应该成为电影消费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这方面,中国电影市场没能培育起这部分观众。”
而从《芳华》开始,我们是否可以说,这部分观众正在开始被培育,或者说开始真正被重视。
其实,如果大家的记忆够好,每隔一段时间,市场上就会出现一部或几部带动全家观影的影片。2012年的《敢死队2》,首周末报收1.6亿元,其中的史泰龙、施瓦辛格与尚格·云顿等80年代风靡中国的动作明星,让很多中年人走进电影院,重温年轻时偶像的风采。
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也因为红色经典的题材与徐克的当代化包装,受到全年龄段观众的热捧。
再到今年那部意外大火的《摔跤吧!爸爸》,同样因为热血励志的风格,与女性平等及父女亲情等波及各个年龄段的主题,成为全家观影的首选。
而从中老年观众带动的“芳华热”,或许也会让许多业内人士看到,上述这些个别影片的“偶然成功”,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的发展,只会是意义不大的零敲碎打。如今,在观影习惯的培养上,是时候将中老年群体,这个此前一直被忽略的群体考虑进来了。
无论是从前期的拍摄,中期的宣传,还是最终院线的落地观影,这样一个票房潜力巨大的受众,都将是未来中国电影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用刘嘉的总结来概括,对于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相比快速增长,“规范化”与“效率最大化”才是更应被关注的关键词。
“我国电影前一个黄金十年,基本是靠投资来拉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增长,注重了规模和速度,但忽略了需要打的基础和影片质量。现在4万多张银幕了,但排片还是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反而会内耗得很厉害,有很多质量不错的电影,因为排片冲突的原因导致本来可能达到的票房预期却实现不了,因此当然也就达不到投资者所期望的回报。”
而就目前来说,对于《芳华》的热映,以及表现出的“票房长线”的潜力。在22日《妖猫传》、《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以及《机器之血》大规模公映后,参考前面列出的数据,或许,从下周开始,选择在工作日较多地排映《芳华》白天场,无论对电影本身,还是院线,抑或是有观影需求的受众,都会是一个三方共赢的结果。
中老年观影受众的爆发力有多强,或许在未来的两周到一个月,《芳华》会给我们一个令人欣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