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众吃瓜网友正琢磨贾乃亮头上的青青草原之时,王思聪疑被买热搜引流替人“挡子弹”,平静地骂完“qnmlgb”。
下午六点,他终于在30岁生日这天回归正题,给内容付费界甩了一个重磅。
图片来源:王思聪微博截图
一言不合就扔十万,王思聪都自称“撒币”地给大家撒币了,这个APP究竟是什么来路?
当晚冲顶大会的直播中,主持人揭晓了王思聪是冲顶大会App的产品设计参与者。
这是一个有奖竞答APP,每天有两次参与互动答题的机会,全部答对12道题的人可以瓜分所有的奖金。一般情况下,金额是1万人民币,王思聪生日当天该数额提升到了10万。
答题过程中,也有复活机制,只要用户将生成的邀请码分享给好友,好友使用之后即可获得一次复活机会。
问答模式在曾经的电视节目《开心辞典》《一站到底》的老牌节目中不算新鲜事儿,但搬到直播上,却出现了惊人的效果。这款12月底才上线的APP,1月4日冲上了App Store排行榜的第7位。
由于这个产品模式非常简单,加之中国用户已经深谙《开心辞典》《幸运52》等节目,所以这样的模式不管从技术还是用户培养,都近乎0门槛。
于是,嗅觉敏感的今日头条和花椒用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依照冲顶大会相同的模式,今日头条推出《百万英雄》直播答题,瓜分金额50万,每天定期四场,也有不定期的福利加场,期间还会有柳岩等明星出场;同时,周鸿祎也在微头条宣布5号开始在花椒直播送百万红包,斥资亿元正式推出直播答题节目《百万作战》。据悉,会有范冰冰、薛之谦等百位明星助阵,并且花椒还与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进行合作,答题获胜者有机会参加《一站到底》节目。
此外,映客的“芝士超人”、派派、YY等也纷纷跟进,前后不过10天。
这场由王思聪、花椒、今日头条等掀起的浪潮,无疑在岁末年初,于知识付费领域扔下了一颗重磅。每天斥巨资吸引流量,用“答对就给钱”简单粗暴的方式让网友体会“靠知识变现”的快感。加之其极强的互动方式,以及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注意力极度聚焦,使之受到了用户和直播平台的双重追捧。
中央电视台制片人、《开心辞典》总导演刘正举在微博中说到:
“终于,益智游戏答题节目以这种迅猛、爆烈的方式从电视端来到了新媒体直播端,是互联网的又一个风口来了?还是传统电视的警钟又敲响了?作为《开心辞典》的制片人,我直觉王思聪对《冲顶大会》的赌注押对了,因为新媒体终于拿起直播加互动的超强武器了,这是方向,如果电视台不招架,将很快走进报纸的死胡同。”
朱啸虎也在朋友圈表示,2018第一个风口已出现。
图片来源:朱啸虎发朋友圈截图
回想上一轮知识付费浪潮,那是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的2016年。提问者对感兴趣的问题付费提问;回答者自定义每条回答的收费标准,并语音回答;围观者花一元钱,听到问答内容,问答者均分收益。这就是2016年蹿红的语音问答应用分答的商业逻辑。
当年4月,问咖、值乎出现;5月,分答、知乎Live面市;6月,得到“李翔商业内参”、喜马拉雅FM“好好说话”推出……几乎每月都有知识付费产品走红。相关数据显示,
2016年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人。
这一次,知识付费真的又迎来了新一轮风口吗?
流量变现一直是直播节目最大的收入方式,此轮模式一旦趋于稳定,广告费和门槛费将接踵而至。但对比2016年知识付费的那轮风口,此次的“火热”依然有一定的风险。
图片来源:冲顶大会微博截图
上线仅仅几天时间,冲顶大会已经屡次出现服务器崩溃问题,APP的承载量对于不断用尽的高批量用户而言,非常有限。
再者,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作弊方式,最常用的方式是建答题群“众筹答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知乎爆料,还有“黑科技”作弊:用人工智能+视频信息采集+人脸识别技术,刷10道高难度题目只需0.8秒。
再者,因为模式简单,门槛低,2018年预计会出现大批量竞品。这就衍生出一个新问题,平台靠什么留住人?前期大家都是采用烧钱的方式进行流量和注意力吸引,烧完钱之后呢?用户就会流向其他奖金高的平台。
虽然盈利方式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综艺的广告模式、直播的打赏模式、游戏的充值模式都可以成为其变现的潜在通道,但前期的成本投入在大量竞品入局的情况下,能否扳回来,还是个问题。
2017年,直播行业已经明显渗透出衰落的气息。用声色吸引流量与金钱的方式,在2017年似乎显得疲软。
据新芽NewSeed统计,很多直播平台难以为继,仅2 017年被关停的就有72家,而活下来的平台日子也不好过,收益下滑,急于寻求破局。
直播之路为何变得如此踉跄?
首先源于政策的持续收紧,紧跟“色”与“钱”的直播平台,在2016年《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中被要求“双资质”(互联网直播平台与网络主播需要获取相对应的合法资质),因此而折戟的平台不计其数。2017年9月,广电总局下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审批事项服务指南》,要求申请单位需满足的条件需要“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注册资本应在1000万元以上。让直播成为大玩家的游戏。
再者,“没爹的孩子像根草”。据新芽NewSeed不完全统计,市面上270家直播平台只有27家获得了融资,背后有着BAT、微博、360“爸爸们”的一直播、花椒、斗鱼等平台“不差钱儿”,而没钱的小平台在行业洗牌期间,要么死掉,要么被并购。两极分化极其严重。
最后就是同质化问题了,从初期明星站台到网红直播,用户的新鲜感在慢慢减退。
而后,有的直播平台开始玩“新花样”,将直播与综艺、电商等元素结合起来。但都没有此次冲顶大会等知识竞赛的直播模式来得猛烈,各大直播平台犹如在死胡同看见一条通幽曲径,在10天之内疯狂扎入。这样的直播+综艺+游戏的模式,真的能让直播行业被“抢救”成功吗?
就在王思聪在微博“撒币”的同时,朋友圈刷屏了一篇文章《我还是范雨素》,把人们带回了2017年4月,想起了那个说出“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的育儿嫂范雨素。
一夜爆红的范雨素十分怕出名,号称躲进了深山,实则在皮村8平米大的出租屋中全职写作。这大半年,范雨素每天与文字相处,“我的书稿都是手写,写了十几斤,有几百万字。”
当年,爆红之后的范雨素,吸引了大把的关注,记者、合作商蜂拥而至。“不少出版社来找我。小付(皮村文学小组组长)问我,范姐,20万,签吗?我说,不能签,我已经答应了理想国了,说话就得算话。今日头条的编辑是直接带着合同来的,一个月写4篇,一篇给我一千五,我都拒绝了。”
她不仅拒绝了大部分的采访和活动,连送上门的钱也拒绝。
“还有个活动,他们只要我去坐在那儿,什么也不用干,就给我一万。我一口回绝了。”“什么都不用干就给钱,我不去。这是在消费我。”
而她实际上是缺钱的。
“这半年算是我过得最窘迫的日子。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活窘迫,缺钱用。”“醒了之后我想,只要努力找,会找到的。在北京,你只要愿意出力,扫地都能活。”
回观现在的创业者,一场场地追赶着创投会议,穿梭于各种展示BP的demo,着投资人讲故事、插播商业模式。他们的故事比起范雨素,为何不动人?
因为他们的故事目的性、商业性太过强烈,失了创业的本心。物质的欲望往往难以引人共鸣。
但是范雨素拒绝了做编辑的橄榄枝、还想着写完书之后靠体力吃饭,重新做回育儿嫂。在她的眼里,从未想过用写作改变命运,“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她甚至同情中产,乐于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中产阶级有下滑的焦虑,农民没有那种焦虑感。我就是金字塔底座了,我还能怎么样?”
直播平台们正在声色犬马,范雨素正在家里写书、晒太阳。这波由王思聪百万带头,各平台百万跟进的狂欢,再一次对“知识分子”发出灵魂拷问,你要做个有自尊的范雨素,还是要向各平台抛出的“百万诱惑”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