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hinese Workers Abandon Silicon Valley for Riches Back Home)
彭博社日前载文称,中国国内科技创新动力增强、薪水的快速增长以及广泛的发展机遇,正吸引在硅谷工作的科技人才和在美的留学生回国发展。以下是这篇文章内容的摘要:
几年前,王翌(Wang Yi)还活在美国梦想之中。他毕业自普林斯顿大学,在谷歌谋取了一个职位,在硅谷购置了一套宽敞的一套宽敞的公寓。
但是在2011年的一天,他让妻子坐在厨房的桌子旁并告诉她,他想回到中国。他厌倦了在这家搜索巨头做产品经理的工作,觉得有种吸引力在拉他回自己祖国开办自己的公司。不过,说服自己的妻子放弃加州的生活而一起回到上海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时刚发现她怀孕了,”今年37岁的王怡说,“在我们作出决定前的几个星期里,我们感到非常不安,但最终她还是回来了。”
他的赌注得到了回报:他受到欢迎的英语教学应用“流利说”(Liulishuo)去年7月份获得1亿美元融资,使他成为不断壮大的从硅谷回到中国创业的成功人士之一。他的回国决定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趋势,这种趋势对对Facebook、Alphabet公司旗下谷歌等硅谷巨头来产生了令人不安的影响。
接受美国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人才正成为推动中国企业进行全球扩张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努力主导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下一代技术尝试的关键力量。留学生毕业后在硅谷谋得一份工作并且获得绿卡,曾经是令人羡慕和梦寐以求的。但是今天,许多人转而希望在国内寻找职业发展机会,国内现在风投充足并且政府提供激励的财政政策以推动前沿课题研究。
“越来越多的人才正在回归,因为中国创新领域真正有了动力,”全球知名猎头公司史宾沙(Spencer Stuart)的猎头肯奇(Ken Qi)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
中国人在海外工作或学习回国后被称作“海龟”。获得在美国一家科技巨头的工作职位曾经被赋予了几乎无与伦比的地位,但如今在本土企业——从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到诸如新闻巨头头条(Toutiao)这样的后起之秀——谋得工作也同样享有盛名。百度聘用前微软知名高管陆奇(Qi Lu)领导其人工智能业务,使他成为近年来最知名的海归之一。
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一个催化剂。这家电子商务巨头在2014年成功完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招股(IPO),推动了中国企业的规模和创新发展。阿里巴巴和腾讯现在已经步入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前十强之列,全球估值最高的五家创业公司位于北京,而非美国的加州。
科技已经取代了金融,成为海外华人回国的最大吸引力,据全球化智库(CCG)和职业招聘网站智联招聘(Zhaopin.com)在2017年对1821人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这方面人才占回国留学生的15.5%。这个数字较2015年的调查数字上升了10%。
并非所有人都选择放弃硅谷。据来自LinkedIn网站在2017年公布的报告称,全美国85万人工智能工程师中,有7.9%是华人。当然,这包括许多与中国大陆没有紧密联系或不愿意回中国大陆工作的华人。不过,在美国有华人血统的人工智能工程师数量还是多于中国,即使这些人只占美国人口的1.6%比例。
搜寻海归已经刺激了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猎头行业。在微信和Facebook圈子,猎头们和来自海外的工程师在这样的社区里交流热络。吴杰(Jay Wu,译音)在过去三年已经为中国企业挖来超过100名工程师。作为跨境科技人才服务商GCP(Global Career Path)的联合创始人,吴杰建立了一个在线社区,为学生走向职业生涯提供服务。现在,这位旧金山居民已经建立十多个微信群以搜寻线索。
这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毕业生表示,“微信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可以密切关注这个圈子里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播放我们的线下活动。”他曾为阿里巴巴、京东和在线旅游网站携程举办过聚会活动。
放弃美国的城市丘珀蒂诺(Cupertino)和山景城(Mountain View)而去北京,对于华人工程师来说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但是,中国大陆的科技巨头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有三点,即工资的快速增长、发展机会和家的感觉。
中国的互联网业飞速很快,甚至超过了美国同行。据称一家创业公司聘用了一名人工智能工程师,四年内给予的现金和股票价值高达3000万美元。
对于那些不愿意归国的工程师,中国的公司正在增强招聘力度。阿里巴巴、腾讯、Uber的竞争对手滴滴出行和百度,已经在硅谷建立或正在扩展实验室。
不过,职业发展机会被认为在国内会更多。尽管华人工程师在硅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是很少发展到顶层。在硅谷那些大型科技公司,担任领导角色的一般都是白人、黑人或印度人,很少见到中国人和其他东亚人的身影,这在硅谷似乎已经成了公司潜规则。这一现象被称为“玻璃天花板”。
“越来越多在硅谷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工程师最终发现,加入一家快速增长的中国公司,对于他们来说在职业生涯上更有价值,”风投公司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Hans Tung)表示,“在谷歌、LinkedIn、Uber和AirBnB,都有中国工程师,这些工程师正在试图弄清楚‘我应当留下还是回去’。” 童士豪组织了一些挖人才的活动。
中国高达7.51亿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试验场,大笔资金和大数据对于那些想把理论变为现实的人来说是不可抗拒的。
徐万红(Xu Wanhong,译音)在2010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就职于Facebook的新闻业务岗位。他与来自中国创业公司UCAR Technology一个访问团队的一次偶然会面,导致了双方后来在网上的交流,并且在2015年提出跳槽要求。现在,他供职于“快手”( Kuaishou)。这是位于北京的一家视频服务公司,据称估值为30亿美元。(天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