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深,今年春运我们如何回家?

逃离北上广深,今年春运我们如何回家?

AI、人脸识别、大数据、实时监控、自主选座、互联网订餐等各种科技元素逐渐渗透进我们的春节,当温暖的春节碰上高效的科技,给了工作在外的游子回家最大的帮助。

提起春节,就绕不开春运这一话题,“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家乡工作、学习,每每到年关,回家便成了大家最期盼的事情。而放眼全球,很少有哪个地方像中国一样,人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自发而又不约而同的做着同一件事,因此春运也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活动”。

20座城,近30亿人次

今年春运来的较往年稍晚,2月1日正式启动,到3月12日结束,共计40天。官方预计全国发送旅客数将达29.8亿人次,和去年不相上下。各路网友在激烈抢票的同时也纷纷献出智慧调侃起了浩浩荡荡的回家大军:

“离火车站还有3站路的时候,公交司机好心提醒:‘要检票进站的同志可以下车排队了’。”

“春运=美国(圣诞+元旦)X29倍;

=日本元旦X96倍;

=孟加拉3天世界穆斯林代表大会X1160倍(画面如下图)”

买到票的人已经默默的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没买到票的人还在朋友圈、QQ空间里请亲朋好友扫码加速,为何同是为了一个目标,情境却各不相同?茫茫的回家大军里我们的身影又在何处?我们参考一下去年百度地图发布的数据:

地图被许多个亮点连接成密密麻麻、相互交织的线条,而那些亮点包括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武汉、广州、深圳等20个经济发达城市,是春运期间人们主要的迁出地。有数据显示,其中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福州、宁波、温州、厦门、武汉被评为全国最难买票的十大出发城市,明显呈现出“东热西冷”的分布局面。

春运,走着也要回去

今年春运人数虽说和去年不相上下,但变化还是有的。例如,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家就发生了较大变化,铁路、民航的乘客数分别增长了8.8%和10%,道路下降1.6%,这也是道路客运首次出现负增长。具体而言,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9亿人次,同比增加3131万人次。民航预计将运送旅客6500万人次,约占全年运输量的十分之一,主要目的就是走亲访友和出门旅游。但回家的方式远不止这些:

在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手段抢到了宝贵的回家票时,却不知农民工对于互联网的较少接触导致了他们抢票途径的单一,所以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每年的回家之路上,总会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摩托大军”,大量农民工携家带口,骑着摩托车踏上回家的路。他们多在珠三角一带打工,家住西南偏远地区,所以今年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5省的交管局为助力他们平安回家,在热门返乡路线上还提供了春运服务站,高德地图也和交警部门一起建立了“组队公告群”,同步路线状况和预警信息。

要说2018最长、最健康、最励志的回家莫过于上面这位的回家路了。今年11月苏登亮发起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梦想跑步回家的活动,从其毕业的学校天津农学院操场出发,沿着求学火车经过的路线,途径7个省市,共计3080公里跑回贵州老家。如今在历时71天后他已于今年的1月15日平安到家。

科技助力回家之路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为解决春运运力资源的瓶颈,如今的回家路上多了不少科技“援军”:

广州火车站等客流量较大的车站采用了AI机器视觉、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析等技术,通过对人流的实时监控,合理安排措施疏导乘客;兰州的中川国际机场开启人脸识别登机模式,从安检到登机,全程人脸识别无障碍、无纸化通关,旅客识别通过率也达100%;而在此前包括南航、东航、海航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也宣布可以在飞机上连接wifi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在共享出行方面,铁路总公司还试点推出“高铁+共享汽车”的创新搭配,例如南昌火车站内的“铁路+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的活动,把出行资源做到更大的优化配置,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解决春运路上的 “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春运首日的出行客流中,90后比例也首度超过50%,成为今年春运的出行主力,作为被互联网影响的一代,是推动春运共享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C2C拼车平台的滴滴也没闲着,已连续三年加入到春运中来。滴滴顺风车预计今年运送3300万人次回家,是前两年总和的3倍,除跨城路线外新增跨县路线,为春运减压。为了解决春节期间打车难问题,滴滴将在全国投入超10亿元奖励,对春节期间工作的司机每单额外补贴一倍的服务费。

AI、人脸识别、大数据、实时监控、自主选座、互联网订餐等各种科技元素逐渐渗透进我们的春节,当温暖的春节碰上高效的科技,给了工作在外的游子回家最大的帮助。

春运抢票回家是每一个工作、学习在外的我们最操心的事。当人们都在抱怨“抢票软件有什么用?”,“今年得大年初一才能回了啊”,“春节就不能比十一多几天假嘛”时,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大家一边说着“逃离北上广”,一边还是冒着回不去家的风险一头扎进“北上广”?

大城市的一张床OR小城市的一套房

经济学家陆铭曾问了许多年轻学生:你们喜不喜欢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有50%的人举手说:不喜欢,给出的理由是大城市环境差、交通堵、房价高、人情淡等。当问到:大家毕业后会不会选择留在大城市就业?90%的学生举手同意。虽然不算系统化的调查,却也能反映出一种状态:我们可能并不喜欢大城市,但我们依然会选择留在大城市。

大城市的马太效应让人向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来。”这种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即好的越好,坏的越坏。看上去十分残酷,但却存在于现实的方方面面: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医疗教育水平、基础设施都更充足完备,资源、氛围、视界、文化无不成为吸引我们的地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需求的扩大进一步促使更多经济、文化产业集聚,企业更容易做大做强,从而创造更多就业与收入,吸引更多人来,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大城市的生活足够包容。巨大的人口流动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融决定了大城市有着更多的包容性。如果你在一个从小生活到大的小城市工作,周围都是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环境,得到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归属感,但在大城市,除了不时出现的孤独感,我们也有更多自我的空间,因为这里能接触到文化背景各异的人群,能看到各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能遇到和自己一拍即合的朋友,佛系、道系、儒系都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调侃,但没有人会干预你的选择,与人交往也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可能正是这种对异乡人的包容性,让人愿意为之停留。

大城市能盛下五颜六色的梦想。为什么我们会在家人不理解自己时,想到去大城市闯一闯?为什么我们宁愿放弃安稳的工作和过得去的薪水也要去大城市拼一番?为什么我们一方面讨厌大城市的物质化,一方面还是坚持在这里奋斗?有人说大城市靠的是努力,小城市靠的是人情。也许正是因为大城市对于效率和物质利益的追求,对于能力的要求,让努力的人必须更努力才能不掉队,让我们找到更多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农民向城市迁徙,希望在这里谋一份生计,农村小孩来城市上学改变命运的事例也不计其数。

“你想要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类似的问题被反复提起,也反映出不论做出何种选择,结果都需要舍弃一些东西。我们渴望在大城市占得一席之地,也喜欢小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简单情谊,我们享受着大城市里绚烂的生活,也会在深夜想起小城市的安然恬静,我们希望在外地混得出人头地让父母足够的骄傲,也会在人生事业失意时想起在家中不知生活如何的他们。当看似美好的诗和远方撞上了有些残酷的现实,当在大城市奋斗的我们,拼命与迷茫,充实与孤独交织着,“春节回家”四个字早已不再是一个仪式般的习俗,而成了远在外地的我们心中一件神圣而温暖的事。

*本文作者金理琦,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凤凰科技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