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4点45分,现役运力最强的火箭重型猎鹰(Falcon Heavy)成功完成了首飞并完成一级火箭回收!
从SpaceX的接连失败,到SpaceX猎鹰火箭成功海上着陆,再到重型猎鹰首飞成功,面对这一路的艰辛,马斯克曾几近崩溃,但他说过“我不知道什么叫放弃”。
正是因为永不放弃,马斯克再一次改写了历史!
1让NASA汗颜的Falcon H 因何伟大?
Falcon Heavy因何伟大?除了闪耀着光环的“SpaceX”和“钢铁侠”马斯克之外,重型猎鹰火箭自身的超强性能和绝佳的性价比也一举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使其成为目前人类现役的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强的一款。
运力
重型猎鹰火箭高 70 米,宽 12.2 米,起飞重量 1420 吨,起飞时 27 台梅林 1D 发动机同时工作,可以提供高达 2280 多吨的起飞推力。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3.8 吨——相当于一架满载乘客的波音 737 客机,比目前纪录保持者德尔塔 IV 重型火箭的 28.8 吨足足提高了两倍还多;
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26.7 吨——相当于二战时英军一辆“玛蒂尔达”II 型坦克;
火星轨道的运载能力:16.8 吨——相当于一台 LAV3 装甲车。
FalconHeavy与竞争对手运力“跑分表”
而这第一次试飞,可以说是相当浪漫且充满象征意义,因为 Elon Musk 说:“通常新火箭在试飞时使用的都是混凝土或者铁块做成的模拟负载,那样做似乎非常无聊!因此我们决定发送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上太空,找找感觉!”
于是 Elon Musk 的小目标就是用将近 1 亿美元的发射成本,送一辆目前价值将近 100 万人民币的特斯拉 Roadster 跑车上火星轨道。
而随着这次发射成功,Elon Musk 这辆循环播放大卫·鲍威(DavidBowie)的经典歌曲《太空怪人》(Space Oddity)的特斯拉,将会成为太空中的第一辆跑车,永恒停留在浩瀚星空中。
回收
重型猎鹰的可重复使用能力也备受瞩目,此次发射的三枚一级箭体全部实现回收,而其中两枚助推火箭还是此前用过的“二手货”,由此也可见 SpaceX 的回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成本
一架飞机的成本是1亿美金,如果只能飞一次,一个乘客需要支付50万美金。但飞机可以多次使用,所以现实里一个乘客可以只支付100美金就能飞一次。幸运的是,马斯克确实做到了火箭的重复使用,使费用下降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2011年,马斯克立下军令状:“猎鹰 9 号的发射报价只有 5000 万美元,重型猎鹰也不会超过 1 亿美元,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之外,我们不会涨价。”今天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为什么诸如NASA这样的机构做不到数量级的降低成本?这就不得不提到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听起来很崇高的“探索宇宙”,或者很急迫的军备竞赛,那么数量级的降低成本并不是你的首要考虑因素。
但马斯克的目标是运100万人去火星建立自给自足的文明,那你必须做到成本的数量级的降低。在制定目标时是否遵守了第一性原理,会得到巨大的不同的结果。
2不被理解,被骂骗子,马斯克的孤独
2006年是马斯克最冷的一年。
2006年,spacex第一次火箭发射失败,爆炸了;同年3月,第二次火箭发射失败,又炸了;同年8月,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连着携带的四个卫星,一起炸了。
胡说八道、异想天开、赌徒、骗子,这是马斯克那段时间最常听到的评价。
马斯克回忆,那时候经常半夜梦里醒来,一摸枕头,都是湿的。
然而在众人面前,马斯克仍然是那个不会被摧毁的钢铁侠。他站在所有人前面,说“就我个人而言,我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
2008年9月28日,是改变太空史的一天。SpaceX在距离第三次发射失败的第八周,第四次火箭发射,成功了,要知道,历史上可从来没有一家私人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
马斯克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2011 年 4 月份,马斯克却通过寥寥几位记者向世界宣告了“他想要造出重型猎鹰火箭”的疯狂想法。
要知道,在那个时间节点,Elon Musk 还没能在硅谷封神,特斯拉还是个仅发布过一辆改装纯电动莲花跑车的“PPT 造车公司”。
即便如此,马斯克顶住压力,一往无前。猎鹰 9 号不断进行迭代,发动机升级、箭体材料优化、使用密度更高的燃料以增大载重。等到 2015 年 12 月,猎鹰 9 号成功实现首次回收时,其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已经达到了接近 23 吨。
在那之后7年,马斯克一次次打破政治上、技术上、资金上的壁垒,经受着竞争对手的诋毁破坏,还得面对公众的质疑与谩骂。
马斯克不被理解是正常的。
大部分企业家的想法是顺水推舟,马斯克的想法则是,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到极致,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我就提前去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汽车一直消耗石油,污染会越严重,石油会耗尽,于是马斯克做了电动车;如果电力一直依靠石油煤炭甚至核能这些自然资源,它们可能有枯竭的一天,于是马斯克做了太阳能电池。如果人类的贪婪和科技一直缠在一起膨胀下去,最终把地球毁掉,人类必需在外太空生存,于是马斯克做了火箭发射。如果人类作为一个文明要繁衍下去,必需有一个最低的规模比如100万人,于是马斯克实现了火箭的回收再用以及成本的数量级的下降,这样才可能把100万人送到火星。
他不喜欢做顺水推舟的事,他喜欢做绝地求生的事。他不大关心人类的明天是不是比今天过的更方便一点,人类是不是有更酷的玩具。他关心人类无路可走的那一天有没有奇迹发生。
3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周星驰也说过一句话,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小马斯克最爱的书。15岁那年马斯克写下「我的使命是拯救人类。」
30岁,商业上功成名就的他决定造火箭,征服太空,拯救人类。
因为要去火星,就要有便宜的火箭,所以他开始造商业火箭,然后回收过来重复利用。
因为火星极度缺氧,石油动力不可行,所以研究电力,着手开发电动汽车和太阳城。
因为火星地表辐射很强,日后可能在火星地底挖个十几层,建立地下城。那就先在洛杉矶地底下挖挖看,顺便建立一套hyperloop,就是超级地铁,预计时速6400km/h。
马斯克实在是太可怕了。吓得有人说,马斯克「多智近妖,更像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男人,可以说是当代隋炀帝。这么多个科技战线都同时研发,要么是空想家,要么是投资人的散财童子。基本上呢,收场大概会和贾跃亭差不多。」
但马斯克不在意这些,他用一人之力去抵抗社会给予了过高奖赏的卑怯的价值观的诱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预测、可控制。最重要的是,去抵抗失败的恐惧感。
虽然失败如影随形,但马斯克仍然向人们呐喊:“不要过分谨慎。”
谢谢马斯克,谢谢那个永不放弃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