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接灶神这天,《舌尖3》开播了,虽然播的比春晚要晚,差评声却要压它一头。
不少人想对着舌尖3流口水,它却偏偏想让你流泪,豆瓣评分已经跌到了4.5,连灶神都不忍心看。
经历了创作团队大换血的节目,到今天就要全部播放完毕了。创哥好不容易看到了第四集,实在熬不住拿起了保温杯和手串压压惊。
再往下看,我看到了铁锅里的中国、中医里的中国、感动里的中国,唯独舌头没照顾到。
什么都想讲,却什么都没讲明白。最简单的吃倒却成了最具有门槛的事情,又要天价铁锅又要加草药又需要精美刀工,更夸张的是饭前还得来段传统礼仪培训。
一部美食纪录片成功让我放下了筷子,也是厉害。想想上一部如此激起讨伐的美食片还是日本引进的IP《深夜食堂》,这一次我们自己的IP怎么就毁在了自己手里?
是导演团队的大换血?是大量资本引入的过?还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审美要求太高了?
崩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别急,我们一个一个说。
多处硬伤,活该4.5分
先来看看这部片子的几处硬伤。
1、拍摄原则——剪辑细碎,不搞晕观众算我输
先不说剪的那么碎,前言不搭后语。
第一集说制刀铁匠的刀“声若龙吟,切姜如玉”,怎么做出来的?人家说是秘技,那花那么大篇幅说它干嘛?
第四集讲养,说着说着就来了段蓑衣黄瓜,一个厨师双手一次能同时切出六个蓑衣黄瓜跟养生有毛关系?
铺垫也是老长,到了真正和美食相关的部分,却连菜长什么样都没看清。《宴》中的光是讲述武术家的高超本领就花了1/4的时长,舞的是挺好,最后讲吃的拜师宴却一带而过。
反正从头到尾我就没见真的有人把食物送进嘴里,每集却从来不缺炫技的高空航拍和1.75倍速下都清晰可见的慢镜头。
2、内容原则——不懂装懂,求证查伪算我输
在第三集《宴》里,园林设计专家叶放去太湖寻找花鲈,以应和“莼鲈之思”的典故。结果镜头一转,从鱼缸里捞起了大口黑鲈。
片中还讲到,章丘铁锅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粘锅,并用一道清水炒鸡蛋来演示。有厨师来科普,清水炒鸡蛋的重点是锅气重,够热,不锈钢锅具厚度足够烧制时火温够,同样不粘。
而讲述陕西著名小吃水盆羊肉时,先把水盆羊肉说成了西安本地美食,之后又将回访说成是唐朝就开始有的。
谁告诉你3片是最佳比例?五六片的多了去了。
事实上,水盆羊肉起源于陕西渭南,以渭南市大荔、蒲城、澄城三县最为有名,是汉民的传统小吃。而回访是90年代才开始形成的,唐朝时期,此地则是尚书省所在地。
这都还不算啥,让网友绷断最后一根理智神经的是中药口红,被人扒出原材料疑似购置于淘宝三无卖家店,这家店可能是个口红造假窝点。
一部纪录片能同时调动生物学家、史学家、药学家、厨子一起来科普,也是够厉害。
3、解说词原则——不装逼不高大全算我输
舌尖3的台词肉不肉麻夸不夸张,你们自己感受下:
除此外,《舌尖3》不少素材都是摆拍和表演,纪录片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这样的舌尖3所传达出的东西,还有分量吗?
难怪评分才4.5,舌尖里的工匠人都懂这个道理: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
价值观出了问题,
难道要全国观众为你买单?
除了那些硬伤外,美食不美甚至不见,是《舌尖3》最致命的弱点。
要知道,陈晓卿在《舌尖1、2》里严格遵守了8分钟定律。因此,每集小故事他都分秒必争,留足时间给美食特写。
既然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主角就应该是美食。无论是镜头还是节目中穿插的故事,都应该是为了食物服务的。
反观《舌尖3》里,食物永远是陪衬,《宴》里的十大碗,到最后也没看清是哪十碗。那时间和镜头都用到哪去了呢?
能说出这样的台词,也难怪食物只能是配角了。
花在炫技上。
《三生三世》里面的海底捞式炫技,好好的纪录片拍成了菜馆广告片。
花打四门作为陕西的独门绝学给足了篇幅,费了半天劲端上来的金边白菜看着其实并不好吃。人与美食出现了隔膜和门槛,吃饭还得先练绝活?
花在卖惨上。
不论是某学医的女婿为了爱情放下手术刀拿起菜刀,下岗夫妻支起煎饼果子摊养家糊口,还是孙师傅靠面养家痛哭流涕,绝症妈妈为女儿做早餐等,都成了地道的低配版感动中国。
标配的眼泪,哎。
生活是苦的,但饭总是要好好吃。不懂点到为止,意犹未尽,一味的悲惨,谁还能吃得下饭?
如果这些还只是偏离主题本末倒置的话,真正导致了整场的崩盘,被吐槽至死的,是它的价值观问题。
《舌尖1》里人们吃东西时大快朵颐的满足和幸福,到这一部就变成了饭前拿着勺子教礼仪,对比一下。
搞得知乎上一个叫青雀的网友赶紧替平江的父老乡亲说句话:
我们平江人真的没有这么顽固不化,迂腐落后。
十大碗的精髓在于真实新鲜的食材,做菜师傅独特粗放的手艺,以及邻里亲戚真诚而热闹的宴席,如果真如片中所演的那么多迂腐封建的规矩,反而丧失了最本质的淳朴自由。他们没有用心去了解我的家乡,也不了解他们拍摄的为何物。
我们更难想象,依附于一个国家级平台和一档万千关注的明星IP,却毫无顾及地开始大谈伪科学。
《舌尖上2》中,讲广东人爱煲汤会煲汤,还会说一句:现代科学认为,任何对食物的加工都会造成营养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这绝对不能说服广东人。
然而在这一季,煲汤就成了滋补圣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关键补还补错了,祛湿偏要选个清润滋补的响螺椰肉猪骨汤。
如今官方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但这一集玄之又玄的食补养生,花了50多分钟却什么都没讲明白。
传统中医的辩症施治采摘炮制不提,却大谈特谈深山寻来的秘而不宣的药方,只强调疗效不提副作用,更不加科学的建议和指导,真的不是来给中医药招黑的吗?
此外,几乎在每一集中,都充满了对传统、手工、古法的尊崇。
然而推崇的结果引来的却是哄抢
如果说还原《红楼梦》中极其奢靡的茄鲞还只是文人的雅趣的话,那古代因为冶炼技术差而使用的冷锻技术,放到今天用冲压机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三万六千锤是否真的值得如此宣传?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进餐行为,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和价值观。而正如美食记者小宽所说:
而在全球视野内,饮食是一门科学。如果不睁眼看世界,自得于“地大物博”“源远流长”“美食大国”等状态,中国美食将永远是一个文化孤岛,也无望成为软实力的价值观输出。
换人如换刀,
不懂吃的导演拍美食片能好看?
有业内人曾指出,照例《舌尖3》应该在2016年播出,陈晓卿构思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即在全球的视野内寻找中国味道脉络,食物的流变,人类的迁徙,因为香料衍生的战争等等。
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陈晓卿去年从央视辞职。而《舌尖》早在2014年还没开拍时就已获2.6亿总招标金额,成为中国纪录片的头号招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家跑去陈晓卿微博吐槽舌尖3,他这么回应
1993 年开始就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刘鸿彦临危受命,于去年4月接手舌尖三,从启动到播出,留给她的只有10个月的时间和盛名之下万众瞩目的400分钟节目内容。
难吗?难。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是最难的,稍有差池还得配上前面积攒的全部。
她在新闻频道做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但从中国梦到航天发展、抗洪救灾,独独没有美食的部分。
不仅如此,前两部两个老饕餮总顾问沈宏非和蔡澜,也换成了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创办了央视全国烹饪大赛的高炳义。
美食的基因越来越少,即使刘鸿彦配齐了一个200人的国际化团队,并带着他们跑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区,调研采访了300多人、拍摄了40T的素材,但结果是,这一季真的不好吃也不好看。
刘鸿彦和整个团队想要的是大和雅,这一点,从这一季的分集片名就能看出端倪。就连她自己也说,这一季想要探索中国人是如何一点一点吃成了今天的样子,再把背后附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挖掘和呈现出来。
然而看完全集,我也没明白中国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的样子的。
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这其实是陈晓卿在第一季时就定下的调子。他找朋友张发财设计了《舌尖1》的海报,以一片五花肉展现了中国山水,一叶扁舟在其中,中心立现:从食物窥见中国文化。
只是刘鸿彦本意的创新和升华,和陈晓卿婉转的四两拨千斤相比,确实有些用力过猛,矫枉过正了。
再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也要以美食为载体。有人认为a bite of China,要讲中国而不仅仅是吃,那我认为,这群人是小看中国人,也小看中国人的吃了。
这里不得不再提一提这个中国最会吃得人,陈晓卿。要说陈晓卿有多懂吃多爱吃,任何人看过他在《圆桌派》讲饭局那期的表现后,心中都会有数。
他在里面自述,2008年汶川地震他去送救灾物资,经过江油在一家馆子里吃肥肠,正吃得美时余震来了,饭馆里所有人都往外跑,只有他挪不动腿,心想砸死算完。
在那期节目里他更是引经据典,讲的酣畅淋漓。说最好吃的是人,说吃饭的地方是了解人生的好地方。说高手永远在民间,不管去哪都能吃到特别惊喜的东西。连窦文涛都服了,说他是此道中人。
的确,做美食节目,导演都不爱吃,观众怎么能体会到那旺盛食欲下所爆发的创造力呢?
当年,《舌尖1》由一支体制外人士领衔的主创团队,与央视正规军携手完成。这个过程里,有抗争有妥协,还有难以想象的艰辛。最重要的是,其中对于吃的坚持与用心。
有挑剔顾客的时候才会有好的美食,
同样的,
有挑剔观众的时候才会有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