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一笑泯恩仇:如何用 AI 打造区块链 3.0

「风口」一笑泯恩仇:如何用 AI 打造区块链 3.0

过去的一年,正当 AI 的光晕渐亮、一层层渲染开来之时,区块链的暴晒就一股脑地倾泻而来,猝不及防、无处可藏。人们都来不及反应,所谓「风口」就完成了一次暴力交接。

过去的一年,正当 AI 的光晕渐亮、一层层渲染开来之时,区块链的暴晒就一股脑地倾泻而来,猝不及防、无处可藏。人们都来不及反应,所谓「风口」就完成了一次暴力交接。

这喧闹多半来自于,比特币的暴涨暴跌,和那些伺机以各种名义推出 ICO 项目大肆「割韭菜」的阴谋和阳谋。

在沸反盈天的「币圈」之外,依然有一群技术极客安守「链圈」,试图从协议层面改进区块链技术,摸索 3.0 版本的区块链。这其中,有一个来自清华的团队,希望通过人工智能,从技术层面将区块链推向新高度。

君子远铜臭

2009 年,邓仰东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他正作为合作教授,帮英伟达 Nvidia 在全国进行 GPU 编程计算的巡讲,如果没有这些前期技术大牛的知识分享,十年后显卡大厂未必能称霸 AI 领域实现市值翻番。

偶然一次,有同事告诉邓仰东,可以使用 GPU 的并行运算来进行比特币「挖矿」。当时比特币刚刚出现,依然停留在使用 CPU 挖矿的阶段,更高效的 GPU 挖矿要到几年后才出现。如果当时就有人用 GPU 挖矿的话,估计挖出的比特币量会大到超过如今的任何「币圈大佬」。

「一个是觉得比特币不靠谱,还有作为一个搞学术的,认为直接挖币听起来太『铜臭』了。」邓仰东笑着说到。2008 年之前,邓仰东在拿到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博士学位,并积累了几年工作经验后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担任软件学院副教授。作为国内最早使用 GPU 进行通用并行算法设计的研究人员,邓回国后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并行算法和图形处理器架构。作为一个「连股票都没买过」的学者,邓承认自己还是承袭了中国文人特有的「鄙视金钱」的传统,结果是一不小心,错过了一夜暴富的机会。

在带领团队完成设计并研发中国高铁人工智能预警安全解决方案后,邓仰东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变为计算机架构和机器学习。时间到了 2017 年,比特币价格暴涨,ICO 发行的巨额融资,将区块链技术推到人们眼前。在经过认真学习之后,和很多技术极客一样,邓仰东认为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下一代的互联网可能就是用区块链来整合的。」邓仰东认为,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是一个连接的方式,而加上区块链技术,能使传统的互联网变成一个公开、客观的可信网络。「现在的大数据很多,但真正有质量的数据很少,区块链能够解决数据真实问题,这是这个技术吸引我的地方。」邓仰东说到。

算力向善

2018 年初,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工作领导小组发出文件,表示将从严治理国内比特币「矿场」。根据比特币能源消耗指数的最新数据,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预计约为 48.37 太瓦时(TW, 万亿瓦时),相当于全球耗电量的 0.20%,超过了全球排名 52 位的新加坡的全年能源消耗量。

所谓的比特币「挖矿」,指的是接入比特币网络的计算机/芯片争夺比特币区块的记账权所进行的测试。最先通过数学难题测试的机器将获得一个哈希数值,并取得记账的权力,同时作为奖励,该机器将获得几枚比特币。这种机器争夺记账权的方式被称为 PoW 工作证明机制,该机制能保证比特币网络的安全运行。正因为 PoW 决定了算力最高的人获得最高比特币奖励几率,这也使得「矿场」林立,耗费大量能源,惹来政府的严密监管。

邓仰东认为,PoW 机制中各节点的计算机算力只是用来空跑一个哈希值计算的话,除了记录区块链信息,大部分算力都被白白浪费了,好比一排子弹打了空枪。作为人工智能专家,邓从机器学习领域借鉴了一些灵感。目前,要想在机器学习领域进行尝试,首先在硬件上就有较高门槛,需要购买专业级别的计算设备,或是采用 Google、微软等巨头的 AI 云服务,才能进行机器学习的训练。而如果能够将区块链 PoW 机制中「空跑」的算力用来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可说一举两得。

作为机器学习专家,邓仰东在视频中人物姿态识别方面有很深经验,他开发的技术可以分析安防摄像头影像中人的姿态,通过对八十几种动作的识别,判断该人的安全性高低。如果被监视人出现持刀或者持棍的危险姿态,其视频就会被保存下来,并通知安保中心。区块链技术的加入则添加了另一个优势,危险画面将被同步记录在区块之中,无法删除或篡改。之前人们经常遇到的「硬盘损坏/丢失」的问题将不能再成为借口。

「把 AI 的计算搬到区块链平台做计算,同时把 AI 处理的结果部分,放到区块链上面做存储。」邓仰东如此总结 AI 加区块链的结合之道。「如果区块链项目推进得好,它将成为全球第一 AI 计算入口。」

区块链的 DOS 与 Windows

上世纪 80 年代,苹果和微软两家公司在施乐的「启发」下,相继推出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 系统的出现让电脑真正具有了成为「PC」(个人电脑)的潜力。邓仰东和很多极客一样,认为目前的区块链还处在 Dos 系统时期,只有懂编程的程序员才能用,与普通人无缘,而要将区块链推向普通消费者,必须要有 Windows 版的区块链。

在区块链技术中,除了底层协议,其上差异最大的应该算是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所谓智能合约,指的是一种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能够让交易双方在没有第三方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例如,A 转给 B 五十比特币,B 房产出售给 A,当系统感知到 B 收到来自 A 的足五十个比特币时,其房产产权将自动归到 A 名下。智能合约的作用和编程语言中的「If then」非常类似,即满足条件自动触发下一个动作。

目前的问题是,只有少数熟悉区块链的程序员知道如何编写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程序,普通人首先没有编写程序的能力,其次即使写出程序,也难以保证其中没有漏洞或者足够安全。针对这个难题,邓仰东和团队希望能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脚本自动形成智能合约代码、分析代码漏洞,在已运转的代码中,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中的对抗网络技术,同时进行攻击与修复,使之逐渐变成安全的合约。

「最终目标是,让普通用户能用类似自然语言的方式建立智能合约。」对于这个合约的形式,因为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邓仰东将其称为「智慧合约」(Intelligent Contract)。通过智慧合约,普通用户也可以在不学习编程的情况下,构建适合自己的智能合约。让普通人也能用上区块链,相当于从 Dos 到 Windows 的进化。

2017 年,邓仰东和团队确定了区块链项目的时候,正好是 7 月 14 日,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如果说法国大革命开启了现代社会和自由民主思想传播的序幕的话,那么更多的人正期待着,区块链技术有潜力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给予人们「另一种程度上的自由」。

*本文作者靖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