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美国“变态杀手”都在用,这套卖400块的国产菜刀凭啥那么火?

连美国“变态杀手”都在用,这套卖400块的国产菜刀凭啥那么火?

2018-03-02 09:19派代网 合作伙伴
售价近400元人民币的张小泉套刀,在澳大利亚每年可以卖掉数万套,在美国市场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的张小泉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经验启示。
张小泉剪刀是浙江杭州市知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创始人正是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张小泉。

所铸剪刀,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至今已有将近400年历史。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中国手工业的传统品牌,却在外国火了起来。

自2014年正式重启外贸业务以来,张小泉的外贸年销售额在三年间增长了数十倍,达到了2200万元。去年10月,依托天猫等平台展开的跨境电商,也在短短三个月间实现了37万元的销售额。

售价近400元人民币的套刀,在澳大利亚每年可以卖掉数万套;张小泉的剪刀,在美国市场也大行其道,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些成绩都引起了派妹我的注意,如果电商卖家要进军海外市场,张小泉又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经验和启示呢?

也许张小泉作为跨境电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能给我们后来者少走些弯路。

张小泉在国走火

在2016年播出的讲述食人狂魔的著名美剧《汉尼拔(Hannibal)》第四季中,居然惊现一把张小泉菜刀,还给“张小泉”几个字来了个特写镜头。

这一集播出后,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的电话就被打爆了。朋友们纷纷询问,这是品牌做的植入式广告吗?好洋气啊!夏乾良却哭笑不得,因为张小泉方面并不知情。

与此同时,张小泉也在微博上火了起来,艾特张小泉官方微博的人实在太多。

一个是历经400年的中华神器,一个是现代热播的美剧《汉尼拔》,远在大洋彼岸,却牵动了一大批影迷和粉丝。

到底是什么让本是互不相干的两条线,相交到了一个点,引爆张小泉?

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告诉我们,欧美的厨房里,比较常见的是鸡胸肉等半成品,所以他们用的菜刀非常小。

但中餐里,常常有整鸡这样的食材,所以需要更大的菜刀。菜刀越大,能兼容的功能就越多。

所以,喜欢烹饪中餐的海外华人,常常苦于买不到正宗的中华菜刀。美剧《汉尼拔》里使用的那把张小泉菜刀,还是剧组好不容易从当地一个华人家里借来的,据说祖祖辈辈已经用了60年。

巨大的海外华人市场,无疑是张小泉的商机,也是夏乾良眼里张小泉“出海”的优势。作为一个老字号,在390年的历史中,张小泉经受住了时间的捶打,其品质无可争议。

而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对老字号深厚的感情,正是张小泉这样的“老”品牌的最佳突破口。

“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无偿地为中国老字号做第一轮的营销,这是最有效的硬广!”夏乾良说。

除了以海外华人作为品牌进军市场的突破口,张小泉也在摸索了一两年之后,最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

从工业用品再到民用品,即先2B,再2C。

夏乾良认识到,虽然张小泉在国内家喻户晓,但在海外市场上却是一个新的外来品牌,而民用产品需要做大量广告和推广,才能完成消费者教育。一开始如果从民用品下手,肯定难以成功。

但如果从工业用品下手则很简单,只要做到价格便宜,质量又好就可以进入这个大市场。

进军国外B端市场之经验总结

决定好从工业用品下手,于是,张小泉进军了印度纺织市场:

印度纺织业生产线上剪纱头的剪刀,通常2-3个礼拜就报废了,需要不停更换。而来自欧美的剪刀,质量虽好,价格却很高。

张小泉正是看到这个需求,于是给当地提供了剪刀,其品质不但过硬,价格还比欧美剪刀便宜一半。解决了这一痛点,张小泉在当地工厂自然很受欢迎。

甚至,因为喜欢张小泉的剪刀,印度的客户还开玩笑,要张小泉取个英文名,因为Zhang Xiaoquan这样的发音,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不如就叫Mr Zhang(张先生)?”一位印度客户问。

夏乾良觉得,这个名字还挺传神的,也开玩笑说,“好啊,以后我们在工业领域的英文名就叫Mr Zhang,在民用领域就叫Master Zhang(张师傅)!”

如何在海外具有辨识度,是全球每个国家都一样的名字,还是采取对应的国家都用不同的策略?这其中也有很多利弊去平衡取舍。

而叫“Zhang Xiao Quan or Mr. Zhang ?”这一句玩笑,也体现了张小泉对产品本土化的深刻理解。而对本土生活习惯的理解,也注定了做出来的产品能否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

进军美国园艺市场:

当张小泉第一次进军美国推销园艺工具市场时,却碰了一鼻子灰。

美国客户直接拒绝了张小泉的合作请求,认为张小泉的园艺剪刀“太小,不好用”。

而美式工具,仅仅剪刀头就比张小泉长了4公分,简直就是“爸爸版”的张小泉。

不过,他们很快意识到,“大只”的美式工具,虽然扎实,可以处理一些大型的园艺,但在处理精细园艺时,却在灵活度上不如小巧的张小泉。

于是,张小泉将产品进行了简单的改良,为剪刀头做了15度的倾斜角,如此一来,剪刀头就可以轻易插到植物里去,在一些精细的园艺作业上有很大优势。

这一创新打动了美国客户,马上就订了10万把张小泉园艺剪刀。

用数据给产品背书

无论做什么产品,都面临用户体验的问题。只有当用户切切实实体验到你产品的好处,才能让他们下单。

但在电商发展迅猛的今天,有大量的用户通过线上购买产品,如何让用户能感知到你产品的质量?

在每个国家,刀剪五金都是小众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检验标准也都比较少。这让张小泉面对一些海外客户时,很难证明自己的品质。“说我们的剪刀锋利,但是如何向客户说明,有多锋利?”

没法说明,因为检验产品品质都是通过“老师傅”的经验来判断,他们会通过手摸、脚踩等“土办法”来鉴定产品品质。

张小泉的做法让我们眼前一亮。

为了解决用户感知问题,在2015年,张小泉就创立了一个“理化实验室”,用定量的方式,来呈现产品质量:

用磨砂纸做试验,一刀下去,可以砍断几张磨砂纸,就能证明刀有多锋利。

在不断的研究下,他们设置了“硬度”,“锋利度”,“耐用度”三个标准:

而这在行业内,算是一个很大的创新,自此张小泉也有了更多能说服海外客户的数据。

张小泉的创新也让派妹想起前不久火遍全球的加拿大鹅。

当其他商家都在讲自己的羽绒服有多温暖的时候,加拿大鹅已经做好了温度标准,设置了“轻量级”,“轻便级”,“基础级”,“耐用级”,以及“极端”共5个标准,温标越高,越耐寒。

以此来方便消费者感知羽绒服的温暖程度。

不过,仅仅征服国外的2B市场是不够的,这只是在这个地方埋下一颗种子,终究我们是要让它发芽壮大的。

进军C端市场之经验总结

而要让这颗种子真正“发芽”,就是要打通2C渠道,把张小泉产品达到海外终端消费者手中。

那张小泉是如何做的呢?通过口碑传播。

刚开始,张小泉正是通过沃尔玛、Costco等拥有大量人群的大型商超,以及口碑式的传播,打入大众市场。

让这些大型商超的消费者慢慢以口碑传播当然好,不过太慢了,需要做一些引导,张小泉为此使用了一些小套路,针对某一群体,重点突破。

华人群体,是张小泉重点“突破”的对象。因为了解当地文化的华人,还会向不熟悉张小泉的老外,介绍这个中国品牌。这比广告有效得多。

在荷兰,张小泉团队曾经遇到过一个在郁金香种植园工作的华人。因为郁金香根茎多汁水,常常让修剪的剪刀生锈,这位花农颇为苦恼。当地市场上也有防锈的剪刀,但是号称涂了高科技涂料的剪刀售价高达9-12美金一把,是普通剪刀的好几倍。

于是,张小泉团队富有创意地把国内不粘锅的涂层涂到了剪刀上,完美解决了花农的问题,而价格,仅仅是3美元一把。

当华人花农使用到这把专门为他们制造的剪刀时,开心得向老外得瑟这款高性价比剪刀就是来自她的故乡,中国。

夏乾良抓住的,正是海外华人很强的民族自尊心,他们也很希望有好的国产品牌,可以让他们去老外面前争一口气。

虽然先B2B再B2C的模式算是一个经济划算的路径,但市场扩张的速度,相对而言是缓慢的,但高举高打的市场投放费用是极大的,社交媒体和红人的推广费用也不小,如何找到平衡点?

夏乾良表示,张小泉在品牌策略上,不是按国家而是按区域来划分的。比如中亚、欧洲、美洲等,区域的文化相似度高,品牌的推广成本也比较低,品牌效应也比较好。

跨境电商机会与挑战并存

从去年开始,伴随着国产产品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商家进军国外市场,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覆盖到海外华人市场。

张小泉的案例启发着我们,机会与挑战并存,只有亲自深入了解海外消费者的习惯,解决他们的痛点,才能获得进军海外市场的成功。

今年,夏乾良对海外市场更有信心。2017年年底,他把2018年的外贸目标上调为6000万元人民币,几乎是去年的三倍。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派代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