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顺丰控股发布了2017年成绩单:去年营业收入710.94亿元,净利润47.71亿元。在已经公布2017年经营数据的快递公司中,顺丰稳坐头把交椅。
过去一年,顺丰创始人王卫将顺丰送上了高光时刻,成功登陆A股;也曾在淘宝任性砸下3亿买了2架飞机。但鲜少人知道,2018年农历狗年,其实是王卫的本命年。
在2018年必然更加云谲波诡的快递领域,顺丰能否依然“顺风”?
佛系创始人与他不得已的“高调”
对于王卫,马云曾公开表示是他最敬佩的人。
在同行眼中,王卫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低调、神秘、淡泊名利。据说在他的办公室里终日弥漫着佛香,桌上还会看到佛像。
为什么会信仰佛教?
王卫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提到,“25岁的时候也曾经是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做派”。
从一穷二白到一手创立了中国最大的快递王国,少年得志,期间他是头脑发热过的。当时的他就想告诉全天下,我王卫也是有钱人了。显然,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否则相信我们也看不到如今的顺丰。
因为佛教让他找到了精神寄托——“人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你都控制不了,只有一个百分点你可以掌控,那就是做事的态度。”
这也许可以解释一个低调的佛系创始人为何会走向“分裂”:“王卫”是低调的,但作为顺丰的掌舵人,总裁有他做事的态度。
2年前,为了一个被狂扇耳光的快递小哥,微信朋友圈被王卫的怒发冲冠刷屏了。护犊子心切的他放出狠话,如果这事他不追究到底,就不再配做顺丰总裁!那一刻,是顺丰总裁的担当。
20世纪90年代,香港8万多家制造工厂搬至内地,往来信件、货运业务量暴增。看到商机的王卫从父亲处借了10万,在顺德注册了顺丰公司。
后来顺丰的业务发展非常快,王卫甚至有了退休喝茶的打算。不曾想,加盟代理的方式让不少利益熏心的加盟商夹带私活,后来更是发展为独霸一方的“小王国”,这彻底让王卫坐不住了。
为了肃清自己的内部队伍,他9次抵押财产,用钱回购所有的产权,不想交权的代理商可以卷铺盖走人!当年强势收权的王卫不过28岁。那一刻,是顺丰创始人的冒险精神与果敢。
而就在去年,已被撕掉“低调”牌坊的王卫似乎要将其贯彻到底。就逛个淘宝,他豪掷3亿拿下了两架波音747,所谓中国人的网购能力还一度引起CNN、BBC等外媒的强势围观。
快递公司若想维持生存,非常考验“最后一公里”的能力。但如果只把眼光放在这揽件和派件上,想要在业内“拔尖”基本不大可能。
王卫显然更清楚这一点,在各种交通方式上实现有效联动,才能让自己在产业链上占据主导地位,包括航空网络。一件中国土豪淘宝买飞机的趣事,折射了顺丰总裁的创新与大局意识。
在公司的内部发言中,冒险精神、敢于创新、敢于承担是王卫多次强调的,创立25年的顺丰年年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这3个做事的态度。
顺丰与京东必有一战
体恤员工、深入基层,还把自己家的快递公司定位高效、高端,走直营路线,与走平价路线的“通达系”做了个区分。所以无论是作为老板的角色,或是公司定位,王卫和刘强东不乏有被拿来对比的谈资。
就连刘强东也这么认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他直言,“能在未来立足国内的物流可能只有京东和顺丰”。在他眼里,顺丰就是京东物流最大的标榜对象和竞争对手。
去年4月,京东集团做了业务拆解,旗下的京东物流宣布独立运营,并组建了自己的物流集团,过后京东物流还拿到了25亿美元的融资。
据说这背后对应的持股比例为18.6%,也就是说,京东物流的估值能够达到134.4亿美金。至于上市之后的京东物流能否逼近千亿身价的顺丰,现在谁都吃不准。
但25亿美元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可不简单。
数额上,这是目前中国物流史上最大的单笔融资。
再来看一下主要投资方,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等等,它们一个个不是投资机构大佬,就是央企、互联网巨头,获得各方肯定的京东物流,未来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
好不好,看疗效。被调侃为“亏损大王”的刘强东,借着京东物流上也成功扳回了一成。去年底,京东物流CEO王振辉透露,京东物流的收入规模已经接近300亿。
在物流基础建设上,顺丰和京东物流可都是花了大价钱;技术投入上,顺丰有亚洲第一的货运空港集散中心,京东物流有刚在平昌冬奥会风光一把的“亚洲一号”无人分拣中心;海外拓张方面,顺丰已覆盖海外50多个国家,京东物流也是紧随其后。
如果非得找出一个理由打击刘强东,只能说京东物流太过年轻。单凭顺丰用“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构筑的“天网”,京东物流至少得花上5年的时间才能搭建起来。
可都说年轻不可看轻,去年底京东物流半路将顺丰截胡,揽上了网易严选的生意。此前与菜鸟互撕结下的站队情碎了一地,独剩满腔的火味药。
顺丰的下一站?
霸道总裁”都有不安分的创业基因,乐于偏居一隅的那只能是田园诗人。
尽管已经是业内领头人,但王卫显然还不满意这一点,“顺丰并不‘快’”,王卫直接对自己的主业挑起了刺。
即便顺丰在运快件上已经有了飞机加货运专机这样在业内看起来非常完美的组合,但放眼国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因为“中国的快递还不够快”。
在纵向发展上,顺丰选择深挖快递主业,精益求精,以抵挡“通达系”对直营方式的觊觎,和刚在A股汇合的德邦物流;当然,还有那匹来势汹汹的京东物流。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航空货运将是顺丰持续发力的点,冷链运输和国际扩张也是它主攻的方向。
但在王卫的帝国战略中,这只是占到1/3的比例,因为他还有一颗不死的“嘿客”心。
2010年开始,顺丰便将触角伸向包括B2B、B2C、C2B等等全零售领域,比如10年的“E商圈”、11年的深圳便利店业务,还有12年的生鲜电商“顺丰优选”以及14年的“嘿客”。但它们最后都落了个同样的结局,倾注了心血却闹得颗粒无收。
去年在新零售方兴未艾之时,顺丰又冷不丁地在无人零售投下了一枚棋子——“丰e足食”,成为继京东、饿了么、阿里之外首个加入混战的物流企业。
多次试水零售,除了想让物流有个变现渠道,王卫其实对无人货架还有更多想法。
通过抢下这么一个高频的流量入口,往线上导流,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来进行定制化探索,这样一来,顺丰的各项商业资源就有了盘活的机会。
况且无人货架火拼的就是密度和规模,如果从零开始自建物流的话,对一家没有基础的企业来说损耗会很大,但这却是撞顺丰枪口上了。
除此之外,对数据的绝对把控也可以看出这个快递王国的野心。在这个到处讲大数据、说定制化服务的时代,数据的作用绝对比订单本身意义来得大。
当初王卫因为数据一事选择与菜鸟公开互怼,就是不想和“三通一达”一样过度依赖淘宝电商,受制于人。他清楚,走直营、服务中高端的顺丰所掌握的用户数据,其背后的商业附加值将不可估量。
新零售站队潮、物流行业暗涌,2018年必然更加云谲波诡。前路漫漫,有志定达,相信走在本命年的王卫经历这场“大考”后,依然“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