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今日头条”加身数年,NewsDog想用区块链“去头条化”

“印度版今日头条”加身数年,NewsDog想用区块链“去头条化”

2018-03-28 09:39大鱼 新芽记者
在现有的新闻聚合平台上,一个标题党或许不会因为制造噱头而得到实质性惩罚,但是在NewsDog上,他会明白“做坏事”的成本。

近日,印度版“今日头条”NewsDog传出将与CNN Token——新加坡D-Run Foundation 孵化的区块链项目,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变革内容行业现有的创造、分发及分成模式,打造内容新生态。

NewsDog是专注于印度内容分发市场的新闻聚合平台。自2016年初上线后,短短两年,NewsDog累积了超5000万户,开发了包含英语、印地语、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等在内的10多种印度本土语言,并占据了印度Google Play新闻榜首,在印度新闻聚合市场的发展可谓迅猛。

用“风生水起、光环加身”等词形容NewsDog在做内容“中介”这件事上并不溢美,如今区块链技术风口正劲,“中介”NewsDog转身拥抱“去中介”的区块链,怕不是真要“革自己的命”。新闻聚合分发+区块链能做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NewsDog的联合创始人及COO马祎。

 NewsDog联合创始人、COO  马祎

专攻小语种,把握印度市场流量红利

NewsDog在2016年初进入印度市场,伴随着印度智能手机从2亿到4亿的增长,NewsDog也完成了从0到1,这其中“市场利好”的因素是很重要的。

以微信日活推算,中国现在的智能手机至少有8亿,印度只有4亿,而且印度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目前仍然是一个流量市场巨大的国家。“至少还有3~5年的流量增速市场”,马祎认为,现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任何其他国家,都看不到这样的速度。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用户每天会花很长时间在我们这里浏览资讯,他们对内容的渴求非常强烈” 。据马祎介绍,在16年底,印度运营商Jio给用户提供了半年的免费4G服务,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印度用户网上浏览资讯、看视频的习惯。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印度用户对内容资讯的需求如今更是前所未有。

在进入印度市场之初,NewsDog发现语言不统一和用户分层多样的问题非常严重。由于不同地域、种姓和宗教,印度用户十分分散和割裂:单语言就有十几种,每种语言背后的人群收入、消费习惯又都不一样。用户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了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

NewsDog拥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他们在数据平台技术上搭了一个BI(商业智能),每天分析数据找新特征,强化个性化算法。经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模型训练,终于超出预期的实现了两周支持一种新语言,上线一年覆盖10种语言,文章推荐点击率达20%的目标,在速度和效率上都远胜本土对手,证明了用技术化、数据化的思路做本地化运营是成功的。

相比经验,本土化更为重要

在当前的印度新闻市场,除了NewsDog,还有阿里旗下的UC News以及头条投资的本土应用Dailyhunt,他们并称“印度三大新闻应用”。截至采访时,NewsDog在Google Play印度新闻类应用榜排名第一。

Google Play印度新闻类应用排行榜

没有“抱大腿”的NewsDog,是如何在印度立足,并脱颖而出的?马祎告诉新芽NewSeed,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成功范例的移植有的大获成功,也有的并不如想象美好。

直播答题,被誉为中国2018年第一个风口,而它的印度本土化,收获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年一月份,NewsDog也上线了印度版 “冲顶大会”NewsDog Mmalamaal,将直播答题搬到了印度。

本来只是一个尝试,却没想到正合印度用户口味,印度人对答题的热衷,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中可略见一斑。在取得了平均每场十多万用户同时在线的成绩后,团队意识到直播答题除了是内容上的一个新方向外,或许也是一个契机,可以成为商业变现的突破口。

印度版 “冲顶大会”NewsDog Mmalamaal页面

在直播答题方面,NewsDog也是印度第一个将产品落地的团队。相较于本土的对手,NewsDog有国内“头条模式”的参考发展路径,其自身对行业发展的敏锐嗅觉和快速复制、本地化的能力是团队的重要优势。

而在培育自媒体上,NewsDog才体验到本土化并非解决语言问题那么简单。

在国内,当头条开始建立自媒体矩阵的时候,微信公众号已经占据了自媒体大半江山。经历了豆瓣、微博、知乎等UGC平台的市场教育后,中国用户已经养成了写文章、分享的习惯,但印度却并不如此。

相比国内,印度的内容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大多数印度用户还处在一个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做自媒体、通过写文章赚钱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印度有几万家媒体,几十万个编辑。马祎认为内容行业的关键还是能产出内容的人,印度的编辑工资不算高,这些人都是他们潜在的自媒体作者。截止目前,NewsDog平台已入驻了1.5万自媒体作者

算法+区块链,把平台做大

马祎认为,在流量争夺这件事上,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来不遑多让。每家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超级平台”,把所有的流量都导在自己身上。但在目光仅仅盯在“钻”流量上未免格局太小,流量的本质是用户,只要能留住用户的心,流量就是你的。

而在以区块链改革内容生态的畅想中,NewsDog会因为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让利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立足。马祎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最终把平台做大的目标。

1. 奖励用户,持续获新

除了“去中心化”,马祎认为区块链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建立社区”。从而增加用户的参与感,“让用户参与广告分成”是激励用户参与社区建设的核心部分。

目前内容生态中的核心角色是生产内容的创作者和分发内容的平台,而付出“注意力”的内容消费者的价值却不被认可,更没有收益分配。NewsDog认为这样是不公正的,并将建立“基于用户贡献的奖励机制”。当用户在平台内发生转发、点赞等行为时,就会获得奖励token。

token的价值需要产品的支撑,平台内容质量越高,承载的业务越多,用户量越大时,相应token的价值就更高。据马祎介绍,目前NewsDog已经在和一些游戏公司对接,后面会丰富token的使用场景。这样用户不仅可以在联动场景中使用token,也可以长期持有或拿到交易市场上卖。

通过token的激励,用户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是社区内的一份子,在享受社区增长带来福利的同时,主动拉新的动力也会更强。

2. 给算法“加权”,让推荐更“个性化”

“把给用户推荐更个性化的内容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做”,马祎认为,在大的内容平台,如果只靠用户点赞,真正能浮现到用户面前的都是所有人都喜欢读的,娱乐八卦这样的头部内容。一些长尾内容和小众兴趣,很难通过全局机制被推荐出来。

通过区块链技术给每个作者和用户记录不同的“信用分”,再将信用分析输入到个性化系统里。这样,个性化推荐还在那里,不过它会对每个节点的的行为作出分析,加上不同的权重,让更多的长尾内容也能得到曝光,找到它自己的受众。

3. 打破屏障,促进优质内容社区间无缝流转

目前内容聚合平台普遍受到的困扰是,版权内容争议大,聚合优质内容的成本很高。在NewsDog团队早期拓展线下内容渠道的过程中,他们明显感到当地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除了担心用户流失之外,还表现在“收益的不对等”上——怎样确定自己得到的版权收入和为NewsDog带去的广告收入是对等的?

在加入区块链后,从各渠道得到的广告收益会变得公开透明,分成甚至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消除最初的“不信任感”,有助于优质内容在各个社区间的有效流转。

4. “不作恶”

内容社区中为吸引眼球,在文章中加入色情、暴力、低俗等元素获取流量的现象层出不穷,泛滥的低俗内容不断消耗用户的注意力。

NewsDog在这方面的做法是综合“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通过发动用户建立“社区委员会”监督内容社区的质量和用户行为。

具体的做法是,每个作者在发布文章之前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如果用户觉得内容不适,可以同样在押“保证金”的约束下举报作者。平台会随机抽取用户组建“社区委员会”进行评判,如果确实是文章内容不符合社区标准,那么作者的“保证金”将会被没收。如果用户恶意举报,也将受到没收“保证金”的处罚。

在现有的新闻聚合平台上,一个标题党或许不会因为制造噱头而得到实质性惩罚,但是在NewsDog上,马祎会让他明白“做坏事”的成本。

“我们让大家明白,在这个平台上,做坏事是有代价的。”采访中马祎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用“做坏事”形容给用户提供低质内容,可见团队对内容质量本身及内容生态建设的重视。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