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时日,移动支付、AI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新零售”这一新兴模式的发展,为广大投资商、零售行业资深人士、AI技术大牛等呈现了一个全新大胆的平台。
在经历了十余年互联网消费习惯的营造,“新零售”以智能科技、移动支付等的发展与应用为支撑,一方面适应了现阶段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70后-00后的消费习惯——降低消费的时间成本,增强零距离消费体验;另一方面为商家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了传统零售行业相对单一的局限性,结合大数据进行精准定位,减少库存的成本压力,提高市场占位的灵活性等。
值得探究的是,在打开新零售的“魔盒”之后,机遇势必与挑战共存。目前市场上,国内新零售企业除了融合移动支付技术外,几乎都以单一科技为实际应用。无人便利店方面,微信扫码、人脸识别、掌纹识别等作为进入无人便利店的私人钥匙;在结算方面则采用RFID、或微重力感应、或图像识别等技术进行结合。无论从商品损耗还是用户实际体验上来说,均存在一定瑕疵,如消费者因好奇产生的阶段性、非理性的消费周期,当噱头期过了之后,消费群体心态冷静,势必会影响模式的正常运作。
新零售以互联网智能技术为核心,关系到整体产业链的运营的好坏、也关系到后期盈利点的大小,最终势必回归到消费者体验上来,比如天始科技(大连)旗下的“邦采智能便利柜”2.0版本是国内首个结合微重力感应和AR图像识别两大科技的新零售产物,规避繁琐的门槛,以消费者体验为技术的研究方向,2018年上半年即将面市。
当然,除了盈利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标准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模式的好坏。“盈利就是盈利,这是市场验证一个行业能否长存的唯一标准。”
一、商品差价为盈利门槛
从微观角度而言,新零售企业收入来源以销售商品赚取差价为主,并通过规模化提高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小米生态为新零售做出的计算公式:坪效=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面积(转自《商业评论》)。在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幅降低,仅在节流层面,新零售企业就可获取大量利润。以2017年国内无人便利店基本情况来看,平均毛利水平约为25%,并且有高于30%的无人店企业。
以艾瑞咨询2017年数据为标准,15平米采用RFID技术的无人便利店单个门店日销售额可达每天800元左右时可实现盈亏平衡,此时坪效为2.0万元/平米/年,约为小型超市的两倍。
二、拓展广告收入、数据变现
新零售发展至中后期,新零售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借以互联网思路开展营销服务、数据变现都是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新零售形态所抢占的场景都是高频客流节点,大流量让新零售企业有了天然的营销优势,如天始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的邦采智能便利柜,在线下采用外置LED屏幕,结合投放区域流量大、用户人群精准等特性,使传媒分众化,将品牌效率做到最高;线上则以“自媒体+LBS精准定向”为主,形成“新营销”模式。以大流量、信息快速触达、品牌印象深化、一对一用户定位等优势,改善了传统媒体不可避免的大众化、单一化等劣势。
根据艾瑞咨询的《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行业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从长期来看只有实现规模化,运营商才能获取更多广告收入并实现数据的变现。
三、SP(Sales Promotion)活动,即促销活动
利用互联网思维,对于入驻展位门槛较高、时限较短的场所如高端写字间、高端社区、高级会所等,就可以结合新零售形态做SP活动,不仅能更好的融入消费群体当中,还可直观感受到销售效果。如地产行业期望挖掘高端客户,将产品宣传、优惠信息结合新零售形态,加上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吸引真正有意向的目标群体,增加实质的销售价值;而美容院、汽车保养会所等服务行业可通过智能零售系统,发放体验卡、优惠券等拓展高端客,运营商也可从中谋取差价。
四、构建平台经济
从宏观角度而言,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逐步构建“新零售+金融”的平台经济。这里指的是依托新零售线上线下平台进行交易的商业模式。利用平台模式的共享经济,区别于传统零售行业的重资产模式,借助平台的信息陈列和匹配功能,实现B2C的资源共享,构建轻资产模式。
对于企业而言,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企业可通过新零售模式减少成本,良好解决企业资金回流慢、资金链紧张等诸多问题。对于厂商而言,新零售可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盘活企业产能与库存,有利于贷款集中回笼,缓解资金压力,提高生产能力,进入市场流转。
新零售行业可谓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市场考验的向来不是一次爆发的能力,而是长期赢利。“新零售”拥有着传统零售无法比拟的优势:缩短消费周期、用户精准定位、减少库存、提升坪效等,新事物的追从源自可观利润的驱使。
另一方面,新零售想要盈利决不能单纯依靠某一单一模式。结合多种渠道,在抢占增量市场的同时,对存量市场进行升级。这些都需要运营者拥有丰富的零售经验、前瞻的眼光、大量资本和时间投入、以及技术的升级才可形成前期良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