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车轮战下还有“全民爆款”吗?

综艺车轮战下还有“全民爆款”吗?

各类电视综艺、网络综艺的喷发,也让人意识到《超级女生》那个全民选秀、全民投票的综艺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综艺市场正在上演“车轮战”:电视综艺的赛道上《极限挑战》《奔跑吧》《向往的生活》《高能少年团》等快慢真人秀相继回归,网综市场上“优爱腾”三巨头从街舞、偶像到机甲,轮番对打——但战场上谁都没有掌握成为“全民爆款”的方法论,娱乐分众,圈层狂欢,大众综艺时代似乎已经“消亡”。

截至这个周日(5月13日),《极限挑战4》更新第三期,《奔跑吧2》更新第五期,《向往的生活2》更新第四期,电视真人秀理应已经渡过了回归的适应期,热度攀升,但这几部热门综艺都不同程度的走向了滑坡。CSM52城数据显示,《奔跑吧》第一季前四期的平均收视率是2.946,第二季前四期的收视率只有1.926,降幅达到53%。《极限挑战4》第二期收视率刚刚破1,豆瓣评分8.3分,而该节目第一、二季评分均超过9.0分。

网络综艺《这就是街舞》第一季已经走向尾声,对打的《热血街舞团》更新至第9期,《创造101》延续此前《偶像练习生》掀起的偶像养成风潮,更新至第四期,艺恩数据显示,目前更新中的三档热门网综网络播放量平分秋色,均超过13亿,没有谁一骑绝尘,而去年的爆款网综《中国有嘻哈》播放量累计超过31亿。

从收视率与播放量而言,没有哪款综艺一家独大,占领市场,更不说在热度上引起大众市场的舆论风潮,垄断综艺流量;从综艺类型而言,电视快、慢真人秀扎堆出现,网综各类题材擂台战,市场上,综N代的成熟模式形成审美疲劳,网综相对垂直的圈层内容,缺乏覆盖大众市场的能力。

而所谓的“全民综艺”似乎还未出现。

综艺井喷时代的焦虑:综艺越来越不好看了

“现在的综艺好像越来越不好看了。”大众市场的感叹如同一条毒蛇,正在爬向各大综艺的喉管,市场上内容井喷,但繁盛背后透露着一股焦虑。

艺恩数据显示,目前《奔跑吧2》累计播放量超过27亿,豆瓣评分6.3分。5月11日《奔跑吧2》最新一期播出,节目中明星成员进行2000米赛龙舟环绕比赛,内容感人,成员落泪,#奔跑吧 哭##baby哭了#等相关话题迅速被刷上热搜,邓超发布微博调侃,“今晚的跑男我是绝对不会看的。”评论区粉丝热评,“巧了,我也不看。”

这个现象无意中透露出现在《奔跑吧2》陷入的窘境。算上此前的《奔跑吧兄弟》,这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已经推出了六季,前期由于引进韩综版权与节目模式,加上邓超、李晨等人的明星效应,该节目成为第一批真正引起大众市场关注的明星真人秀,并迅速收割市场红利,建立起了相当的市场认知度,成为国内一线的流量节目。

而随着国内真人秀井喷,节目模式的僵化,成员表现流于设定,《奔跑吧》进入了瓶劲期,率先滑落的是节目口碑,节目从第一季便陷入了一种群嘲境地,节目组炒CP、胡乱剪辑、成员表现尴尬等评论不断出现,新的一季节目组凸显励志精神,在游戏的基础上加入了文化、公益等正能量元素,节目风格出现变化,但效果不太理想。

面临同样困境的还有《极限挑战4》,该节目从第一季播出就获得大众市场好评,成为与《奔跑吧》比肩的国民综艺,特色多变的节目模式和鲜明的成员设定弥补了节目剪辑上的不足,但是,“综N代”模式僵化的话题已经是来生长谈,星素结合的综艺趋势让此前以明星娱乐为基础的真人秀有些彷徨。

《极限挑战4》播出时首先紧急跳档,延期播出后第一期出现了素人组合的“智囊团”,男人帮“这就是命”的口号也修改为“这就是爱”,第一期节目显然还处在磨合期,素人的出现没能融入节目,第二期节目口碑回温,但节目风格显然与此前不同。

相比快综艺真人秀面临的模式困境,慢综艺《向往的生活2》显得更加从容,第二季第三期收视率CSM52城1.328%,市场份额8.61%,周五晚间综艺同时段第一,节目嘉宾徐峥张杰、李诞等相继登上热搜。慢综艺的节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节目模式固化带来的疲劳感,但是2017年《中餐厅》《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等慢综艺的集体爆发,无疑透支了市场热度,慢综艺的成败从节目类型本身转移到明星嘉宾身上。

内容上无法打开新局面,所有综艺面临的焦虑是,面对分众化市场,谁都无法长线的拥有市场热度,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观众覆盖面。

如《奔跑吧》《极限挑战》等已经具备相当认知度的热门真人秀,逐步进入“吃老本”的阶段,随着新生综艺的出现,受众面缩窄,逐步从大众综艺变成粉丝拥趸的圈层综艺。

情况更严重的音乐综艺如《歌手》《我想和你唱》《跨界歌王》系列,节目推出的爆款歌曲在减少,《无限歌谣季》《嗨,唱起来》等新生音乐在综艺市场几乎没有水花。

而在电视渠道具备稳定收视族群的《新相亲时代》《非诚勿扰》等生活服务类节目,基本上被年轻群体划分为“我妈爱看的节目”。

“全民综艺”为何缺失?分众市场的壁垒与节目的内容转型

“全民综艺”已经远去,这种现象在网综市场更加明显。

2017年《中国有嘻哈》从网综市场杀到大众市场,除了播放量与舆论热度上的火爆,更大的意义在于这当节目让嘻哈文化从地下进入公众视野。无论你是否真正收看节目,各类节目相关段子、表情包、口头禅,节目选手商业代言、演唱、线下活动等都成为了彼时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从圈层受众的内容接收到大众市场的文化联动,这或许是普通综艺与爆款综艺之间的差别。

2018年至今,《偶像练习生》《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创造101》等网综都企图创造或者超越此前《中国有嘻哈》的市场热度,但是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2017年是真正的网综爆发年,数据显示,2017年新上线的网综有197档,播放量总计552亿次,同比增长120%。排名前十的综艺播放量达231亿次,占总量的42%,头部内容占据了大部分流量。《吐槽大会》《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明星大侦探2》等节目相继出现,经过这一年的洗礼,综艺市场的分众化更加明显。

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的相互影响,内容的井喷与细分给市场提供了多项选择,垂直类综艺以内容为基础,形成特定的粉丝渠道,群体聚集,相互影响,也建立起壁垒。《偶像练习生》网络累计播放量也超过了30亿,启用了全民制作人的概念,但节目本身的基础在于粉丝文化与偶像养成,与《超级女声》等传统草根选秀相比更加垂直,虽然版权问题悬而未决,但是节目新颖的方式引起公众注意,其后推出的同样类型的《创造101》就失去了节目模式上的猎奇优势。

同样的例子还有《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同样垂直的内容题材,前者因先发优势引起了注意,但两者都未形成如《中国有嘻哈》一样的热度。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两军对垒分散了相当的市场,同时嘻哈与街舞文化传播方式上的不同也对节目本身有一定的影响。

车轮战之下,虽然网综打得火热,但依旧无法产生全民爆款。

回归到整个综艺市场,综艺内容上,分众化趋势与垂直化内容使得市场井喷,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开始站到平等的位置,争夺同一批受众,粗略统计,周六日内更新的热门综艺超过了7部,蛋糕还是一样大,但分食的人更多了。

监管层面上,“限韩令”“限娱令”“限星令”“星素结合”等政策指导也使得国内综艺进入转型期,业界重新思考节目娱乐效果与内容文化之间的关系,减少明星效应,弱化明星地位,增加文化与正面思想的输出。这是一段尴尬时期,谁都在尝试打开新局面,但找到新的方法论需要时间。

或许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流量明星、偶像养成等公众意识到全民偶像的年代已经过去,各类电视综艺、网络综艺的喷发,也让人意识到《超级女生》那个全民选秀、全民投票的综艺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人能占据全部的市场,只有优胜劣汰,推陈出新。

*本文作者周锐,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