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上堵车怎么办?你会叹气、会焦躁、会坐立难安,破口大骂也是常有的事。但往往最后,你能做的,唯有「等」。
然而屈服于现实从不是伊隆·马斯克的作风。这位特斯拉和 spaceX 的掌舵人在遭遇一次堵车后,创办了一家「无聊的公司」——Boring company,希冀在地下建一套交通运输系统,把地面上的人往下运,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为向公众更好地介绍 Boring company 的使命和作用,马斯克最近在 YouTube 进行了近两个多小时的直播,透露了公司许多设想和新动向。
在主播马斯克的预想中,有了 Boring company,不管你是步行还是骑自行车,只要你找到 Boring company 开发的地下交通站台,你就可以连人带物一起坐上一个可容纳 16 人的吊舱「Loop」。即便你是开车,也可以单独拥有一个运输车辆的吊舱。
接下来,只需花费 1 美元,你就可以以 150 英里/小时(约 241km/h)的速度前进,直到到达距离你目的地最近的那个站点。按照马斯克的说法,他会在一条线路上设置数十到数百个小型车站,每个车站都只占用一两个停车位的大小,减轻车站占地面积的同时增加便利性。
可别以为马斯克在演示 PPT 画大饼,事实上,Boring Company 在洛杉矶西边建造的 3.4 公里长的地下隧道已经接近完工。如果洛杉矶市议会能在 6 月听证会批准 Boring company 进行隧道概念实验,最快明年春天,洛杉矶人民就可以免费试用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了。
无聊公司不无聊
城市交通对绝大多数人都是公平的,即使是马斯克也会遇上堵车。2016 年 12 月,当马斯克被堵在洛杉矶的路上的时候,他就在推特上发推称:「堵车快把我逼疯了!我要造一台隧道挖掘机,开始挖隧道」。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马斯克不止是嘴上抱怨而已,在发完吐槽洛杉矶糟糕的交通状况和立志挖隧道的推特两小时后,马斯克就又在推特宣布:「我们真的要开始挖隧道了。」说干就干,Boring company 就此成立。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马斯克的这家新公司是家超级高铁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Hyperloop 超级高铁的想法的确是马斯克提出的,他还曾在 2013 年对其做过详细的论述。但由于他当时忙于特斯拉和 SpaceX 公司的业务,所以率先落实超级高铁想法的并非 Boring company。
不过,由于马斯克公开发表了他关于超级高铁的想法以及允许他人使用,因此像 virgin hyperloop one 等超级高铁公司都受到过马斯克方案的影响。当然,Boring Company 自己也参与了一些 Hyperloop 项目,比如美国东海岸的相关建设项目中就有它的身影。
虽然 Boring company 定位是一家交通运输公司,但直到现在 Boring company 的主业务仍然是挖隧道。超级高铁要运行在真空环境下才能尽可能减少摩擦和空气阻力以提升速度,这就对地下隧道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造好隧道是 Boring company 目前最重要的任务。除了洛杉矶之外,Boring company 还在开发包括连接美国东西海岸、连接华盛顿特区与巴尔的摩之间环的形隧道以及沿着芝加哥和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O』Hare)之间的环形隧道。
马斯克此前透露的信息显示,他想把 Boring company 的业务和 SpaceX 的火箭业务相结合,尽可能减少人们花在远距离路程上的时间。比如,将市中心的乘客利用地下超级高铁送到火箭发射台,再利用火箭快速将乘客送到目的地。按照马斯克的设想,从纽约到上海只需半个多小时。目前纽约、上海之间最快的航班也需要 15 个小时。
一开始,马斯克是想通过隧道运输汽车,使其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但在这次的直播中,马斯克似乎改变了想法。通过 Boring company 的运输系统,他不仅想用来运输汽车,还想要运输行人、自行车等。不过,这不意味着马斯克就放弃了他此前结合 SpaceX 进行交通运输的想法。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马斯克在直播中提到,目前他花在「Boring company」的时间只占工作时间的 2%-3%。虽然口头上说不花多少时间,但从筹集资金方面和推动工程进展的决心来看,马斯克对「Boring company」是非常认真且投入的。
从成立起,Boringcompany 经历了多次筹集资金,但在项目初期,马斯克个人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超过 80%。除了邀请其他组织进行投资,马斯克还通过售卖带有 Boring company 的喷火枪、帽子筹集了超过 750 万美金。本月初,Boring company 更是宣布完成 1.3 亿美金的融资,用于地下隧道建设。
马斯克想要通过「Boring company」打造出一套全新的交通系统的想法虽好,但从长期来看,其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摆在马斯克面前最明显的首先就是工程速度。为了保证建造的地下隧道不会受地震影响,也不会影响到工地上方社区的正常运转,目前工程推进的具体速度比蜗牛还不如。具体来说,目前团队的挖掘速度约为 5 米/小时,相比之下,蜗牛爬行的的速度是 50 米/小时,而人类平均行走速度差不多为 5000 米/小时,这意味着建造耗时周期会非常长。
好在马斯克直播过后,在 Twitter 发推称,工程速度正在不断加快,将朝着人类步行速度的十分之一进发,也就是每小时 500 米。
紧接着摆在马斯克面前的的挑战是:如何让这样一套复杂的交通系统运行起来。具体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果系统带有汽车,那么 Boring company 要如何运行普通行人和汽车兼容的地下交通系统?需要多少隧道才能保证去往不同地点的吊舱正常运行?如何保证吊舱在数百个站台中快速启动又快速停靠?如果没有真正的站台,人们要在哪里等待吊舱,要等多长时间?每个吊舱只能容纳 16 人,那么需不需要排队?
如果按照设想,Boring company 的运输系统正常运转起来,就意味着需要更多地下隧道、更精细的运作系统和更多的吊舱,成本极高。而且考虑到马斯克打算将 Boring 隧道用于运输包括自行车、个人汽车等多形式的交通工具,其成本和难度还将进一步增加。
即使技术允许,考虑到地下交通设施建造的成本,接下来的融资也将成为马斯克的挑战。虽然马斯克已经卖过喷火枪和帽子,接下来还打算卖糖果,但要想真正把这样一个大生意做成,他可能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说服投资者。
为了说服投资者,Boring company 的盈利模式就不得不提。这就又给马斯克提了一个新的难题。马斯克在这次直播中表示,每位旅客只收 1 美元的单程票价。而此前,马斯克曾在公开文件中的计划,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超环路花费 60 亿美元,定价到 20 美元的票价才可能收回投资并支付运营成本。
如果只收 1 美元的票价,那么 Boring company 可能要做好长期大额的投入准备了。要知道,在票价固定只收 2 元的北京地铁时代,绝大多数地铁线路都是亏本运营的。以承包给港铁公司的四号线为例,2013 年 4 号线包括运营、维修等折算成本约为 11.85 亿元,票价、广告等年总收入约为 5.64 亿元。如果按照 4.3362 亿人次的年客流量来计算,4 号线每卖一张票,亏损约为 1.43 元。
即便定价问题可以解决,回本周期也仍然是巨大的挑战。2014 年,时任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还直言,作为北京四号线地铁第二大股东,除了年年往里赔股本金和利息之外,一分钱收益都没有。此时距离四号线开建已经 10 年,正式运行已经 5 年。考虑到这点,只收固定票价的 Boring company 未来的盈利能力依旧值得担心。
当然,话又说回来,马斯克干得哪一件事不是困难重重呢?更早之前,有谁会相信电动汽车能这么快地成为传统汽车的竞争者?又有谁会相信一家新晋的私人公司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抛出了大把的疑虑,但媒体和公众都没有给出完全否定评价的原因。在面临城市交通这样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现有方案都差强人意的时刻,如果需要用一种现在看来超现实的方式去解决它,你愿意押宝在谁的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