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停产了,它的制造者却刚刚喜提小米

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停产了,它的制造者却刚刚喜提小米

2018-07-17 15:57Irene是我 新芽记者
要论“消费降级”,这家印度公司做得比谁都早。

2008年日内瓦车展上,一款引起轰动的车型Nano首次展现在世界面前,按当时公布的正式售价10万卢比算来,不到人民币15000元。

10年后,它的制造商宣布了它的死期。据《汽车新闻》欧洲版7月11日报道,印度塔塔汽车公司日前表示,因长期销量不佳,旗下Nano微型车将于2019年前停产。

被冠以“世界最便宜汽车”之名长达10年之久,Nano在去年还宣布进军中国市场,试图挽救销量颓势,而今即将画上句号。

印度神车、民族之光

2008年在塔塔汽车的历史上至关重要。

这一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度公司大手笔收购了捷豹、路虎,成为汽车爱好者的谈资,而更令人惊掉下巴的是,它还在当年推出了一款号称世界最便宜的汽车Nano。

塔塔汽车公司过去一直是印度商用车的绝对老大,甚至有说法称,印度公路上每十辆卡车里就有七辆来自塔塔。不过,乘用车一直是塔塔的一块心病,除了自己研制的两款低价紧凑型Indica和Indigo,一直缺乏拿得出手的作品。收购捷豹路虎,在当时看来,正好弥补了其高档豪华轿车、跑车与SUV上的缺失。

与收购案相比,推出Nano则颇具民族情怀。时任塔塔董事长的拉坦·塔塔说:“产生开发Nano汽车的动力是因为当他看到一家人乘一辆摩托车外出时,他就想为他们研制出一款安全性能可以满足各种天气状况、节能且经济型的轿车。”

这款神车有多神?为了做到极致低价,Nano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当时有媒体对其进行过如下描述:车内没有空调系统、没有助力转向、没有收音机和副驾一侧的反光镜,只有一个雨刮器。没有防侧撞保护横梁,没有保险杠。为了减轻重量和节省成本,Nano汽车轮胎中没有内胎;只配备了一个油度表、车速表和加油灯。

简陋得就像一个三轮突突多装了一个轮子,却不影响印度人民对这款车的热情。一方面,印度男人对车的热爱全球闻名,紧凑型车有逐渐替代卡车的趋势,成为消费热点;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信贷紧缩,居民家庭收入下降,世界各国汽车销量均惨淡下滑,更有预计称2009年全球汽车产量可能会倒退回2001年的水平。这时Nano的问世,无疑被寄予厚望。

隐患十年前就已埋下

于是,在2008年弗一面市,Nano就收获了20万辆的订单。而紧接着,便遭遇了“量产难。”

首当其冲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2008年印度国内生产的热轧卷板价格上涨,分析师预测,由于成本上涨,当年塔塔汽车第二季度净收益会大降30%。

为了压缩成本,Nano大量使用塑料替代钢板,使用黏合技术替代传统的焊接;为了减轻车身重量,Nano标配甚至没有安全气囊,豪华版配备的安全气囊成本也仅为10美元,是当时印度市场上最便宜安全气囊成本的1/15!这种“纸糊”一般的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其次,Nano的便宜造价还源于诸多零部件在同一家工厂生产,以减少运输成本。然而塔塔原计划斥资3亿美元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辛古尔地区兴建的Nano专属工厂,因遭到当地农民的强烈抵制而告吹,只得重新选址,打乱了Nano项目进度。

直至2009年,Nano才开始逐步交付,产量堪忧。据说,2009年印度市面上的Nano不足3万辆;在上市的前两年,也仅售出10万辆。

显然Nano并未像最初预计的那样,成为汽车史上的销量传奇。此后的十年里,Nano也从未达塔塔预期。

原因一,自然是粗制滥造带来的安全隐患。有统计显示,在Nano刚上市的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发生了5起无故自燃,大多自燃的车事发时都没行驶超过500公里。其中一个印度软件工程师,刚刚“喜提”Nano,还没开回家就自燃了。

原因二,是初期营销策略的失误。在拉坦·塔塔的规划里,这是一款面向印度农民和半城市居民的廉价车,但极少做市场推广和广告投入,也没有与任何金融机构建立过相关体系,他改善国民生活的美好愿望,甚至并不为其目标受众所知晓。

原因三,在于其根本无法推向世界市场。要想销往欧美,就要符合欧美各国汽车标准,显然Nano是不具备的。原本一直想打入的中国市场也一直到去年才为其敞开大门,然而这时的中国车市,新中产的消费升级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也开始遍地开花,甚至是长相与Nano酷似的老年代步车,无论从安全性还是性价比,都不是Nano所能比拟的。

原因四,是Nano情怀早已随拉坦·塔塔远去。这个承载着他“国民汽车”情怀的品牌,在上市两年还未立住脚跟,75岁的拉坦·塔塔便面临退休。由于一生未婚,拉坦·塔塔将公司交到异性人手上。

新的继任者米斯特里,与拉坦·塔塔积怨已久。上任不久便声称Nano 早就失去了盈利的希望,并认为拉坦竭力捍卫Nano,既有“情绪因素”,还因为Nano 是拉坦持有个人股权的一家电动汽车公司的关键供应商。

一个家族企业失去家族继承人,内战旷日持久,这又是另一个故事。直到2017年新任董事长陈哲上任,这个略显腐朽的庞然大物才逐渐步入正轨。刚刚上任,他小心翼翼处理着拉坦·塔塔珍视的Nano。“乘用车销量很小,Nano 的销量更是微不足道。”但他当时否认了关闭Nano工厂。

进入中国市场或许是Nano的最后一搏。然而,去年6月,Nano的产量也仅为275辆,全球出口量仅有25辆;今年6月,塔塔更是仅生产了1辆Nano汽车,出口量为零。

国民之光终于熄灭了。

一边卖着便宜的车,一边在国际市场出手阔绰

尽管做着全世界最便宜的车,塔塔汽车所隶属的塔塔集团却是印度最古老的商业家族,也是第一大财团。其总市值占了印度股票市场约6%,对印度GDP的贡献约5%。据说,一个印度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塔塔集团的产品。

在拉坦·塔塔任期22年,塔塔集团海外投资、收购无所不包,除了文首提到的捷豹、路虎,还包括世界第二大茶叶品牌泰特莱茶、钢铁企业康力斯集团,遍布世界的奢华酒店,甚至印度人能喝上星巴克,也是拜其所赐。

现在他早已退休,但仍一直延续着在国际市场出手阔绰的风格,珠宝店商BlueStone、电商平台Snapdeal、移动支付平台Paytm等都获得过他的投资。除了电商,他在自己酷爱的汽车出行领域也不手软。在投了印度本土网络约车巨头Ola之外,还投资了Uber,目前二者为印度网约车市场绝对巨头,打得火热。甚至在贾跃亭造车窒息阶段,还传出塔塔将9亿美元投资FF。

这后来被证实为传言,不过塔塔还真投了一家中国科技公司,就是刚刚香港挂牌上市的小米。甚至有评论认为,这笔投资帮小米度过了至暗时刻。

2014年,一句Are you OK拉开了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序幕,2015年4月,拉坦·塔塔收购了小米少量股份,为其铺平了进军印度的路。

一面在国内经历至暗时刻的小米,一面在印度市场突飞猛进。有市场研究公司认为,2015至2016年,小米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是红米3在印度的成功让该公司回血,之后红米4帮助它重拾势头,让该公司恢复信心,来进军其他新市场。

按销量计算,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14年的3%,跃升至了2018年第一季度30.3%。三星、OPPO和vivo的市场份额第一季度分别为25.1%、7.4%和6.7%。而苹果,市场份额不足1%。

如今小米已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达600亿美元,拉坦·塔塔也获得了投资回报。然而,随着Nano的停产,他在造车上投资的情怀已无处落脚。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