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抗癌针”62.5万!1731人被骗!黑中介把防癌旅游卖到天价

一支“抗癌针”62.5万!1731人被骗!黑中介把防癌旅游卖到天价

2018-07-22 10:02金错刀 合作伙伴
对产品质量的把控,直接决定你能否在风口到来时成为趁势而飞的猪。

一趟免费的豪华游,忽然变成了抗癌之旅!

一支所谓的“抗癌针”,花费62.5万元,但癌症报告却是伪造的。

对于富豪们,这点钱或许不算什么,但此类受害人竟达1700多人,被骗金额高达6.5亿元!

背后真相惊人!

1

海外医疗乱象从生,

黑中介成医疗“大毒瘤”

一次“免费”出国体检变“天价”抗癌之旅,再次剥开医疗旅游行业黑产。

1.豪华游变“抗癌之旅”,一针62.5万

梅冰(化名)经常光顾的美容院推出“会员大回馈”,去马来西亚免费旅游。

到达吉隆坡的第一天,有专车接送,当地警车开道,最后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晚上,乘坐豪华游轮出海,游乐。

第二天,在吉隆坡一家医院附近,与团友被安排听了一天的国外医疗专家讲座。

第三天,梅冰与团友跟着去医院做了全套免费体检,体检报告显示,她有90%概率患上肺癌和乳腺癌,需立即诊治,否则病情恶化,可能危及生命。

随后,梅冰跟随指引,花62.5万元,注射了一支“抗癌针”。

三天时间,62.5万。

回国后,冷静下来的梅冰慌了,拿着体检报告咨询医生,医生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

“体检报告没有任何异常,就是一个常规的体检,不能够预测会不会得癌症。”

随后警方介入调查发现,有“患癌概率”的一部分报告和解读,是嫌疑人伪造。梅冰花60多万打的针,也不是真的“抗癌针”,只是一些维生素C、抗氧化剂之类。

2.黑中介:客户“最好不懂英文”

这些医疗诈骗组织通过各地的美容院等机构,以“回馈客户”为由推荐免费的境外旅游和体检。

为了保证“成功率”,“邀请客户”的时候有所选择:

“特定对象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听不懂英文。不能是律师,政法工作者,不能是医生,因为医生肯定懂嘛”。

经警方初步核实,该案涉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受害人达17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6.5亿元!

3.打羊胎素抗衰老是美丽的谎言

无独有偶,从事演艺工作的杨一一(化名)也遭遇了类似事件。

她在网上查询到抗衰老方面的医疗服务,并选中了一家声称与瑞士医疗机构有合作关系的中介公司。

一名中介推荐她购买医疗旅游套餐,可以在瑞士一边打羊胎素,一边旅游,价格为22万元。杨一一到达瑞士之后,一位地陪接待了她,带她来到一家类似于诊所的地方,由一名外国医生给她打针,一天两针,疗程三天。

从瑞士回来半年后,杨一一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不适,经常腹部疼痛,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医生说是体内雌激素增高引起,可能与之前注射过羊胎素有关。

据了解,瑞士早已叫停其国内羊胎素抗衰老疗法。

瑞士药监局官员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没有科学证据显示羊胎素疗法有任何抗衰老作用,并提示这种疗法可产生显著的健康风险。

从种种现象来看,医疗旅游是个朝阳行业,但黑中介已经成为这个行业难以根治的一大毒瘤。

2

羊群效应+信息盲区,

致使用户纷纷被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骗?

1.羊群效应

目前,医疗旅游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据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以及第一大出境游市场,2017出境旅行人数便已达1.47亿,共计消费2200亿美元。

行业火爆带来掘金热,于是,一大批“海外医疗旅游”机构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目前全国已经超过了1000家。

这些机构大多是中介公司,以免费旅游体检为名吸引消费者,在后续环节,有的负责推销保健品,有的谎称消费者身体健康有问题对其进行治疗骗取高额治疗费,有的则是直接推销高价的“防癌之旅”。

再加上,不断有数据显示,美国的癌症治愈率全球最高,达到69%。有几个单项的癌症治愈率,达到了90%。

日本在癌症的预防上,做得比美国更好。因为二战的原因,日本是癌症的高发区。他们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做这方面的研究。

这些里里外外“看得见”的诱惑,让很多消费者趋之若鹜,这样一来,产生一个著名的效应——“羊群效应”,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事实上羊群效应就是一种跟风行为,它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特别在消费中,这种效应表现的很明显。

然而许多时候,群众的眼睛并不是雪亮的,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

2.信息盲区+人为制造焦虑

因地域和专业的原因,用户对海外机构以及疾病的认知有缺口,而一些黑中介正是利用消费者这一消费盲区,进行诈骗。

首先是利用一些肿瘤病人本能的信任国外的医药技术这个心理,伪装成著名机构或专家,如“海外就医选AAA级海外合作医院某某某国际服务机构”、“去美国看病,某某机构,唯一官方认证”迷惑消费者。

再利用用户“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用虚假的体检报告,让受害人感到恐惧,梅冰的遭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专家教授” 的“洗脑术”防不胜防。

3

乱象下的最痛反思

从市场容量看,统计显示全球医疗旅游产业从2000年不到100亿美金,飙升到2017年的7000亿美金,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保持增长。

从旅行目的看,大病慢病、体检和整容稳居前三。据媒体报道,2016年医疗旅游人群中,约40%是晚期肿瘤,1/4是去体检的,1/8是去做整形美容。符合当下中国中产对于健康和悦己的消费心态。

近几年国内很多领先的旅游平台都推出过国外医疗旅游产品,像比如美国体检、日本癌症筛查、瑞士抗衰老等。

但是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有两个问题依然最值得反思。

首先,医疗旅游行业依然处于夹缝中生长的状态,缺乏行业标准。海外医疗旅游行业没有专属的部门、协会进行监管,极易产生行业价格不透明、消费者权益受损维权难等问题;

其次,这个行业小而分散,产业链条混乱。主打高端路线的公司严重倚赖医疗资源,问诊、就诊后,回到国内还需有购药渠道跟上,极度考验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而主打平价甚至“免费”的产品,门槛低、易抄袭,同质化严重、安全性低。

这些都让黑中介有空可钻,同时带来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会让踏入消费升级和大健康两大风口的医疗旅游行业出现一个冰冷期。

因此,医疗旅游黑中介乱象再次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

对于一个新兴产品的打造,前期的供应链梳理是重中之重。

对产品质量的把控,直接决定你能否在风口到来时成为趁势而飞的猪。

*本文作者Zoe,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