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VC终于怂了

这届VC终于怂了

2018-07-24 07:33接招 合作伙伴
过去五年VC行业的风光无限,本质上是来自于巨头的垄断红利,当这种红利由外部性转为内部性的时候,也就意味着to AT模式的终结。

上周又传出阿里投资头条系的消息,这次是头条与抖音一块投。嚷嚷快半年了,看来靴子早晚要落地。张一鸣说不想给巨头打工,但形势比人强。头条拿阿里的钱,就算不是站队,至少也是结盟。敌人的敌人不是朋友,是盟友。

如果一向守身如玉的头条最终从了,中国互联网的最后一座流量山头将插上巨头的旗帜。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这也意味着,目前中国估值超过100亿美金的11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其中10家与BAT有染(阿里系曾经投资小米)。

张一鸣最近很忙,一边是头条即将IPO的消息,一边是可能拿阿里的投资,而这两个消息只能有一个是真的。恰恰说明了一点:是拿一级市场的钱,还是拿二级市场的钱,主动权依然掌握在张一鸣手里。与其说头条是对巨头二选一,不如说是对钱的来路二选一。

过去五年成长起来的独角兽,一边把风口当做杠杆,一边挑钱:天使阶段就开始挑,VC阶段依然挑,到了Pre-ipo阶段,甚至可以挑A和T的钱。

结果就是创造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投产业链:创业公司to VC,VC to AT。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拿了AT的钱,即使不上市也能有人兜底;对于中国的新老VC们来说,在上市之外,又找到了一条退出变现之路,而且获利方式比上市更加简单粗暴。

事实胜于雄辩。从19亿美金的91助手到90亿美金的饿了么,给早期投资者(VC)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同期任何一家IPO公司的账面回报,而且还是真金白银。据说2016年的时候,微信九宫格的一个位置就价值10亿美金,相当于一只独角兽的价格。VC们怎能不爱巨头?

但对于绝大多数独角兽来说,进入2018年之后好像突然丧失了对钱的主动选择权。据《接招》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境外上市和已经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总共22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只有4家在最近12个月内完成了新一轮私募融资,其中还有两家发生在去年10月份(美团和51信用卡)。

再来看另一组数字。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间,是中国独角兽公司诞生数量最多的三年:2015年超过15家,2016年超过10家,2017年超过20家。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中国诞生了几家独角兽呢?答案是不到5家。

但2018年将会创造中国互联网的另一个纪录:诞生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到这个月已经上市11家了,足以秒杀过去十年当中任何一年的数量。

与此同时,在今年已经上市的11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先后出现破发。显然,这也是一个纪录。

一方面,独角兽物种呈现频临“灭绝”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它们回归大自然(IPO)之后,野外生存能力依然令人担忧。换句话说,独角兽在一级市场里越来越不好混,在二级市场同样没捞到什么油水。

谁最着急?当然是VC。当一、二级市场同时出现堵塞,相当于资本的退出机制发生了“便秘”;对于VC来说,没有退出(或者叫没有通畅地退出),这个生意就没有闭环。没有闭环的生意,谁还陪你玩?

根据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VC/PE募集基金的规模和数量大幅下降,规模同比下降74.85%,数量同比下降54.82%。

这个趋势当然有全面去杠杆化的大背景,导致一级市场的募资越来越难,但不可否认,随着大部分风口特别是伪风口的退潮,裸奔的VC越来越多。以共享单车为例,仅仅ofo和摩拜两家公司就撑起了一个仅次于网约车的超级风口,烧钱数十亿美金。

但摩拜卖身美团之后,早期投资者谁还愿意像两年前那样天天把它挂在嘴边?据说独角兽捕手朱啸虎是目前从ofo获利较多的早期投资人,其转卖给阿里的股份也不过3000万美金;而通常情况下,这3000万美金LP还要拿走其中的八成。ofo一战,朱老师估计都没有从拉手获得的优先清算权划算。

过去五年中国VC行业的繁荣,离不开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上游资本的充裕,必然与下游退出通道的拓宽有关。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阿里是“中国西湖版纳斯达克”。

其实阿里仅仅是之一。如果把巨头看做一级市场的最终接盘侠,那目前中国有“四大股权交易所”:腾讯、阿里、小米和百度。腾讯倾向投资与电商相关的独角兽,阿里倾向收购与流量相关的独角兽,小米倾向布局智能生态链,百度倾向AI领域的跑马圈地。

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没有做到的事情,BATM做到了。它们才是过去五年VC行业真正的衣食父母。

但对于VC们来说,好日子已经到头了。第一,该占的山头,巨头都占了;该进的风口,巨头都进了。接盘侠也有自己的生理周期。

第二,过去一年,“四大股权交易所”的市值(估值),始终稳定在一个常态区间内,比如A和T,市值始终在4500亿美金至5500亿美金之间;小米目前的市值,与两年前的估值大体相同;百度则是一直在800亿至900亿美金之间徘徊。

巨头们不是没钱了,而是要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比如新零售、AI等新一代风口。这些风口与以往风口的最大不同,就是巨头们不再花钱买买买,而是撸起袖子自己干。想象一下纳斯达克开7-11、做无人驾驶。

再清楚不过了:中国一级市场的“大盘指数”很稳定了,你还怎么打新股?如今腾讯和阿里投资部门的工作强度,肯定也没有前几年那么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年to AT模式的主要表现,可能就是腾讯与阿里两个投资部门的员工互相跳槽,从而佐证市场还有“流动性”。

新老VC们现在面临的退出环境,应该是过去十年当中最艰难的时刻:二级市场受全球贸易争端的影响,不得不发动马云马化腾这样的“高端散户”来捧场;一级市场受马爸爸们自身战略和资源的影响,不得不提前关闭退出窗口。真正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有人说今年将迎来独角兽快速消亡的一年,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最先消亡的也不是独角兽,而是VC。

来自胡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中国投资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十家机构中(包括腾讯和阿里),成立时间最晚的是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都是2011年,其它8家都是成立于2010年之前的机构。而中国VC/PE的总数量,早就过万家了。这个行业不是二八法则,是0.01与9.99的法则。

过去五年VC行业的风光无限,本质上是来自于巨头的垄断红利,当这种红利由外部性转为内部性的时候,也就意味着to AT模式的终结。其实VC行业不是怂了,而是真正要从心了。

*本文作者方浩,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接招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