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坐“过山车”

拼多多坐“过山车”

2018-07-31 19:35谢蕊蔓 新芽记者
“五环外”的人们不该为假货买单。

“刚刚和大家开完员工大会,讲完所有人一起期权锁定三年,继续埋头苦干,准备迎接关注,赞扬,诋毁甚至攻击。没想到,第二天就来了。”黄峥发布致员工信中这样写到。

7月26日,顶着社交电商第一股的光环,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上涨39.47%,市值近300亿美元。

然而在7月28日,创维电视官方发布严正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按照创维的声明所述,拼多多平台上部分假冒创维品牌的有:创维先锋、创维云视听TV、创维嘉、创维美、创维酷酷、创维云视听、创维e家、创維等。

除了创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也加入了讨伐拼多多的阵营。他表示收到读者举报,在拼多多上发现了自己皮皮鲁系列书籍的盗版,并已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国家版权局举报拼多多。

受此影响,拼多多股价昨日下跌7.87%,市值缩水20多亿美元。对于创维的声明,拼多多向媒体展示了创维维权事件时间线;对于郑渊洁,其表示第一时间已经和郑渊洁取得联系,在解决。

今日(7月31日)早间,拼多多新闻发言人井然针对近期出现的舆情作出回应:“刚上市不到一星期的拼多多受到了广泛的文章质疑,善意的批评拼多多都会接受进行整改,但真相是正在受到罕见的波次网络舆情攻击,并在网络上有专门的团队和人员在维护。据此,拼多多已经正在向国家互联网中心发起举报,详细材料在合适的时候也会向全社会公布。”

同时,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发布题为《坚持本分,即使是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的全体员工信,表示:“我们要团结,要坚信过去一起开创的模式。要坚持本分,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要拥抱公众和竞对的监督,忽略股价的波动,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要消费者导向,不要竞争导向。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甚至被扣帽子。我们自己不要慌乱。”

不仅有假货,还有违禁品

虽然拼多多方面认为此次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文章是“罕见的波次网络舆情攻击”,但拼多多上山寨泛滥并不是空穴来风。

此前,天风证券曾利用爬虫软件对拼多多平台上家电销售额排名前100的商品进行了自动化数据抓取与分析,在过去的30个交易日中,这100种商品的交易额合计7923万元,销售量13.71万台;其中有假冒品牌嫌疑的商品共39个,销售额合计在100种商品中的占比57.82%,销售量占比63.37%。在这些有意与知名品牌“撞脸”的山寨商品的页面,一般会通过正品品牌名称增加前缀、后缀,对中文字体变形,或者采用相同中文名、不同英文名的方式来迷惑眼球。例如康佳KOIVIKDA、三星SANXIN,而正品康佳、三星的英文名分别为KONKA、SAMSUNG。对于这一数据,拼多多给出的回复是“错误的”,但并未过多说明。

此外,生活消费类商品也没能避免山寨:“立日”洗衣粉、“五粮PTVIP”白酒、“茅台镇原浆酒”“Parmepas”纸尿裤也纷纷与立白、五粮液、茅台、帮宝适Pampers等国内外名牌严重“撞脸”。

更让人吃惊的是,除了山寨货,违禁物品赫然在列。

打着水烟壶的旗号、“隐私发货”的名义,某违法用品“冰壶”竟公然出售。虽然拼多多仅是电商平台,并非相关商品的实际销售者和经营者。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这些傍名牌产品的大肆泛滥,以及违禁物品的销售,与涉事电商平台的失察、默许、纵容不无关系。

“重走阿里路”不是失察的借口

今年1月,阿里发布了一份《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指出淘宝的制假售假商家正向微信、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转移。多年前,淘宝刚刚崛起的时候,同样因为快速发展背后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而遭遇舆论炮轰。直到最近两年,阿里集团仍然在为打假花费巨大精力。

黄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他认为淘宝经历过的“苦难”,拼多多一个不会少。“在上市前夕的媒体沟通会上,黄峥在回应治理假货问题时是:“我是真心认为阿里巴巴花了巨大的代价在打假,几乎它用的方式方法跟我们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一些具体的执行严厉程度上略有差异。”

正如黄峥所说,淘宝走过的路或许可引以为鉴。《2017年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显示,2017全年共有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另一组数据则是,截至2017年底,阿里打假特战队已与全国23个省开展线下打假合作,累计向全国执法机关推送涉假线索1910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数1328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

然而,淘宝真正付出的最痛“代价”,却是阿里设立了天猫。

黄峥表示,打假不仅需要花费很多资金,而且过程极其复杂。整个流程环节要录像取证、检测,所有钱都由平台负担,甚至有赔钱的可能,但拼多多会坚持打假。

然而话音刚落,拼多多就卷入假货泛滥的旋涡。

这并不是偶然,首先,拼多多的商户管理采用“宽进严出”机制。入驻方式分为有两种,一种是个人入驻,一种是企业入驻。个人入驻填写的信息简单,门槛较低。淘宝网与之相比,在准入机制上,多了一个考核流程:线上答题。并且,淘宝的信用评价体系较为完善,蚂蚁金服也提供了信用保障。

在平台初期,拼多多低门槛入驻和免提点,为其吸引了大量商家,完成了原始商家积累。为了降低售假风险,拼多多对商家设置了保证金等约束规则,以图提高店家的“管理成本”很严苛。保证金在2000-10000元不等,相比于淘宝昂贵的渠道费,似乎并没有实现注册源头的约束效果。今年6月,还有商家因此前往拼多多总部维权。

其次,与其他电商巨头的完善供应链体系相比,成立仅三年的拼多多,供应链体系薄弱。可以说,以低价导向+强关系社交的“社交拼团”形式为其完成了3亿用户积累和一年43亿单(2017),消耗了的是社交信任。当线上流量到顶,或社交信任失效,供应链将成为拼多多成败的关键。

黄峥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前阵子接受采访时表示, “供应链升级将是我们很长时间内的战略重点,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带着“升级”和“改造”的目的做供应链,阿里和京东不是没有做过,但一直摸索了多年,才逐渐搭建起自身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用前端流量指挥升级供应商,看起来过于理想。毕竟电商巨头的经历印证了,互联网思维在线下供应链的“重”面前,“轻”得没有分量。

赚“穷人钱”也要正确的姿势

高域智能研究院专利运营专家王琦琳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拼多多找到了一个细分的消费市场,现在都在说消费升级,但确实有一个人群,对所谓品牌附加值不关心,只要实惠,从这个角度看,它其实有不小的价值,让更多人接受了互联网的观念。”

当传统电商将目光转向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时,拼多多反其道而行,瞄准数量更为庞大、长期被忽视的三四线城市消费群体。这个群体的收入相比一二线城市中产阶层要低得多,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更高。

正如黄峥自己那句定义:阿里、京东做“五环内”的生意,拼多多的人群在五环外。

2017年,统计局按收入将全国居民分为5组:

人均可支配收入5411元/每月就是高收入人群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平均月30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平均月1119元。城镇居民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月可支配收入在中等偏下组,巨大的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市场就是这么来的。

市场广阔,穷人的钱很好赚。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关心这些东西是不是“正品”,“只要电视能看,只要洗衣液能洗衣服,只要咏动喝了不拉肚子,那就可以了,反正便宜啊,才是正品价格的一半乃至1/4。”

“消费降级”,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消费升级”,以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品质好货,才是消费的初衷。毕竟,“五环外”的人们不该为假货买单。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