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弘股份一起离奇的重组声明,无意中暴露了加多宝资不抵债的家底,还隐隐折射出其内部的高层动荡。加上 “得罪”两大包装巨头,中止供罐乃至断货危机迫在眉睫……加多宝如何自救?
今年6月,加多宝集团总裁李春林在给员工的《动员令》中高喊:“奋战45天,做到有凉茶的地方,必须有加多宝,有加多宝的地方必须有红罐与金罐。”
与此同时,他频频在主流媒体上发声,表示要在三年内实现加多宝上市的计划。
然而,近期的加多宝却是祸不单行。先是“妖股”中弘股份一起离奇的重组声明,将加多宝遮得严严实实的家底公开在公众眼前,暴露了公司资不抵债的境地;随后,“老伙伴”中粮包装火上添油,表示对加多宝提起的仲裁已经步入初步阶段,并宣称,“从今年3月开始,一个加多宝的罐都不做了。”
看来,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为人们去火的加多宝,先要想办法扑灭自己身上的燃眉之火了。
离奇声明折射高层动荡?
在最近沸沸扬扬的中弘股份债务重组事件中,来自中弘股份的一纸协议书,让加多宝陷入舆论的漩涡。
根据中弘股份的重组协议书,加多宝的授权人为黄伟清。由中弘股份出具的《委任书》显示,黄伟清被加多宝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陈鸿道委任为加多宝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对外一切事务,《委任书》的落款时间为8月25日。
而加多宝则宣称,“加多宝集团从未对黄伟清先生出具任何授权”。
▲加多宝称:从未对黄伟清先生出具任何授权。
根据现有报道,黄伟清对于加多宝的确是个局外人。今年3月21日,加多宝宣布解除集团总裁王强及集团副总经理徐建新所有职务,任命李春林担任集团总裁,主理加多宝及昆仑山一切事务。从那以后,加多宝发布的资讯、公司内外活动出面的均为公司总裁李春林,其他公开资料中也未出现黄伟清。
如果中弘股份的说法属实,黄伟清在加多宝的身份,必然与总裁李春林的职责冲突。这也让人不由得怀疑:究竟中弘股份出示的《委任书》是真是假?加多宝的高层动荡是否仍在持续?
此事也“顺带”引发了外界对加多宝的中低层裁员风波的关注。债务重组事件后,不少媒体向原来加多宝的工作人员问询,发现不少人已经离职。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两家由加多宝集团100%控股的子公司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和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缴纳社保人数共减少1014人。此外,从2017年至今,加多宝陷入了多起劳动纠纷与仲裁中。
业绩被意外“扒底”
此前,对于加多宝旷日持久的高层变动及裁员风波,有专家猜测与加多宝业绩连年下滑有关。但由于加多宝业绩披露的数据极好,上述猜测并未得到过证实。
中弘股份此次的协议书却无意间将加多宝的家底给“扒”了出来。协议书显示,2015年到2017年,加多宝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0.4亿元、106.3亿元、70.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14.8亿元、-5.83亿元。到了2017年,加多宝的净资产为-3.45亿元,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
而根据加多宝以前主动公布的财报,2015年到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50亿元、240亿元和150亿元。此外,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监向云曾在媒体上声称,2016年加多宝的销量增速不低于两位数。
▲加多宝公布的财报,和中弘股份协议书中透露的加多宝业绩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两者公布的数据差距如此巨大,实在让人惊讶。对此,加多宝发布声明称“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所述有关加多宝集团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但中弘股份则显得十分“无辜”,表示加多宝集团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由加多宝集团提供给公司,并非捏造。
对此,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中弘股份公布的加多宝业绩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他认为,已经“退无可退”的中弘股份没有理由故意这样极其容易被拆穿地发布虚假信息。
至于资不抵债的加多宝如何对中弘股份进行债务重组?朱丹蓬分析称,一种可能是加多宝实际上已经没有资产可言,唯有通过中弘股份实现借壳上市,来完成李春林今年一直对外宣称的“三年内实现上市”计划。朱丹蓬推测,中弘股份将财务数据用公告形式披露后,导致加多宝方面非常被动,因此发声明否认。
实际上,加多宝的债务危机此前已经展露苗头。《时代周报》曾报道,与王老吉常年的“红罐之争”已耗费加多宝数十亿元的诉讼费。上海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还分析,加多宝从1995年推出凉茶至今的盈利,基本用在了与王老吉的斗争上。朱丹蓬认为,长期的诉讼纠纷,导致过去几年加多宝中长期战略的偏失,造成资金链的紧张,包括对供应商的欠款,对经销商的欠款,以及团队的欠薪方方面面。更为残酷的是,去年7月法院一审判决加多宝赔偿白云山14.4亿元,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年上市成空话?
就在加多宝与中弘股份的重组风波未平之时,另一风波再起。加多宝的“老伙伴”中粮包装在8月28日发布的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中提及,中粮包装已经中止向加多宝供罐。
“今年3月开始,我们一个加多宝的罐都不做了。”中粮包装董事长张新在香港举行的中期业绩会议上说道。
双方“决裂”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去年10月。2017年10月30日,中粮包装全资子公司中粮包装投资与清远加多宝草本、王老吉公司、清远加多宝草本原股东智首公司签订增资协议,共对加多宝增资20亿元,取得加多宝30.58%的股权。但在中粮包装拿出真金白银后,加多宝却没有履行承诺,如期向清远加多宝草本注入加多宝商标,因此中粮包装一怒之下对加多宝提出了仲裁。
此外,今年7月9日,另一包装巨头奥瑞金包裝也发布公告称,加多宝未按照4月24日签署的债转股意向书履行前期事项,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督促对方按照条款的约定执行。
得罪了这两大包装巨头,加多宝自身的日子也不好过。多名经销商向《中国经营报》透露,加多宝自2018年6月以来就出现了断货。而对于加多宝断货的原因,快消品营销专家高剑锋认为,这应该是中粮和奥瑞金的诉讼纠纷所导致,两者作为加多宝罐装的供应商,切断铁罐供应便可直接扼住加多宝的命脉。
在凉茶销售的旺季,加多宝出现断货的现象无疑会对自身经营造成极大的影响。至于加多宝如此自断经脉的原因,朱丹蓬认为,中粮包装、奥瑞金看中的清远加多宝草本是加多宝浓缩液的独家提供方,加多宝或许也担忧未来中、奥逐步控制清远加多宝草本,所以不惜“开撕”,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除了连接违约让人费解外,加多宝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也让人看不懂。李春林提出要在3年内上市,而红罐包装被其认为是回归的希望,就在今年6月,李春林在《动员令》中喊出口号:“奋战45天,做到有凉茶的地方,必须有加多宝,有加多宝的地方必须有红罐与金罐。”
如今45天早已过去,但市面上的红罐加多宝寥寥无几。“其实加多宝已经透支了他渠道的信用度,在金罐上市的时候,它的各种承诺已经是失信了,” 朱丹蓬对《时代周报》分析,“包括现在中国所有的经销商、供应商等一些费用都没有兑现。”对于此次红罐上市,有经销商保持着观望态度。此外,不排除一些经销商要先把金罐的库存消耗完,才敢引进新包装。
此前,加多宝在失去红罐包装后,便下重金打造了金罐包装。此次重拾红罐包装,加多宝要如何分配资源、采取何种销售策略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朱丹蓬认为:“加多宝的问题不在于瓶身的颜色,加多宝的内部体系、营销体系才是最关键的。对外而言,红罐也好金罐也好,并没那么重要。”
在经历了长期的官司纠纷、人员变动、资金链紧张之后,加多宝如今又面临着中粮包装、奥瑞金中止供罐的危机,以及与中弘股份的“离奇声明”事件,在目前中国凉茶行业销售收入增速放缓、整个市场趋于饱和的大环境下,加多宝三年上市的梦想又将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