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创业热潮背后:技术创业公司和医疗行业存在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医疗创业热潮背后:技术创业公司和医疗行业存在一条看不见的鸿沟

2018-09-19 11:28Newseeders 合作伙伴
新的技术不断迭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使得机器人从工业机器人不断地向服务机器人领域扩张。

清科集团、投资界、新芽主办的2018中国创业武林大会于2018年9月18-20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本届大会设立包括人工智能、企业服务、高端制造、新零售、泛娱乐、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与器械等在内的16场行业视听风暴,横跨3大热门领域、万家精品项目以及百余家参评机构与行业媒体的强力支持下,汇集各领域领先的知名投资人和创业者进行一年一度行业的灵思碰撞。

此外,国内首家投资维度的企业评选——V50风云榜、新芽榜也将现场决出年度榜单。该榜单已陪伴创业者十三年,被誉为“行业投资风向标”。

钛米机器人市场部总经理马夏怡在会上做了名为《更聪明的医疗,观念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精华,经新芽NewSeed(ID:pelink)编辑整理:

钛米是一家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司,率先尝试把服务机器人与医疗做了一些深度结合,所我从个人以及公司发展角度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机器人公司如何从医疗落地方向上寻找更长远的发展。

提到聪明,大家脑海里面第一个想到的词是什么?人工智能。本周马云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做了演说,他提到一个观点我非常赞成,他说: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所谓的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这些算法,或者是技术,它其实更多的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生产资料的变革。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把人工智能更好地去落地到医院?

随着产业革命的快速演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促使工业型机器人进一步扩展,很多工业机器人已经是属于红海阶段。新的技术不断迭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使得机器人从工业机器人不断地向服务机器人领域扩张。所谓服务机器人其实更多是跟工业机器人进行对比而言,首先它服务的对象已经不再是产线上的流程以及产线上的工人,而是最终的终端用户——人。

其次,服务机器人的使用的场景以及产品技术和工业机器人也大有不同。工业领域很多应用其实是可以大规模复制的,甚至是可以被简化以及抽取的。而服务机器人,由于它服务的对象是人,不管是教育、医疗,还是安防等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各不相同,体现出很强的差异化、定制化属性,对机器人技术要求也更高。

机器人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上下游的控制技术、算法技术、机械制造还有芯片,然后慢慢的向服务领域去渗透。但是不管科技怎么发展,有一个东西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要看,我们怎么样从不断发展的技术当中来挖掘人们的潜在需求。

从妈妈怀孕到新生儿呱呱坠地,再到整个的成长发展以及逐渐变老,从头到尾人都对服务机器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我们大致把这些需求划分为健康辅助、教育、娱乐、生活辅助几个大方向。教育和娱乐方面,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承载娱乐功能的机器人用来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健康辅助以及生活辅助方面,或者说从医疗角度来说,它对于机器人的要求很高。比如医疗对于机器人的稳定性、技术性以及在实际医疗业务流程中的渗透度会有更高要求。钛米创业之初也做过一些商用餐厅,或者是博物馆的导引,但是最好觉得这些都不是刚性需求,最终我们把目光落地在医疗这领域,同时我们的技术也能满足医疗的高标准。

医疗不仅仅直接服务于终端客户,即所谓的医院、体检中心这样的医疗机构,它其实还包括一些上游的硬件、传感器以及研究中心机构,所有这些我们统一称之为医疗产业。大家对于健康的需求是永恒不变的,医疗的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公司踏足于医疗行业。

很多人在医院场景看到各种各样的应用,我们大致把人工智能的应用分为八大块,其实这八大块只是八个大的方向,每块底下还有非常细分的领域,每个细小的领域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能够完成的。我们需要深入去了解医疗实际业务需求,才能够做出真正服务于医疗行业的产品。

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的闪现,但是做技术的创业公司和医疗这两个领域之间实际上存在一条大家看不见的鸿沟。很多做技术的公司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医疗中的问题,而做医疗的人员又不知道什么样的技术能帮他去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投资热潮的出现,这两个领域里面的从业人员往往迷失在各自的领域热点中。

很多病人可能连自己的病症都表述不清楚,一台机器人如何能够精准的告诉他,他的病因是什么,该去挂哪个科室。其实这些场景我们都有实际去调研过,比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它更多的是帮外科大夫提高手的稳定性、精准性,而且是远程控制,还没有完全摆脱人的操控,但是我相信未来手术机器人应该是能够做到独立完成手术的,现在有很多公司在研究。

钛米在创业之初曾走访了二三十家医院,我们希望能够把人工智能真正的跟医疗能够做深度结合,能真正的解决医疗刚需。近两三年,我们研发出来将近10款机器人。

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手术室配送机器人系统。这个机器人是用在手术室的,手术室是救死扶伤的场所。数据显示,医院平均年手术量是10万台,且还在逐年上升。郑大医院是亚洲最大的医院,它的年手术量是25万台,也就意味着一天要做几百场手术,每个手术间一天要十多场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需要去准备高值耗材、药品、备服、器械包等物品。

之前传统的配送方式是人来配送,人工配送存在差错率、手术风险、资源配置,以及耗材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机器人的引入能帮医院解决这些管理层面的问题,但是机器人在手术室里面应用存在的技术难点也很多,比如说机器人怎么上电梯,怎么样领耗材,怎么样刷码,怎么样让耗材进行一物一码的追溯化控制,以及库房里面的耗材怎么入库、出库,每个流程都要考虑到。这些都是在真正落地时候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

最终我们要做的的是整合整个手术流程、物品流向和库存管理设备运行,我们其实不仅提供硬件,更多的是提供整套管理系统,帮管理者思考如何优化管理流程。

未来医疗的比较不仅仅是治病和服务于患者,随着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更多地是要引入大数据,引入新变革之后的生产资料来实现我们服务于人类的目标。我们服务的对象不光是患者,还有医护人员,还要考虑他们的安全性。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