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单车为何跳进“红海”?阿里在图谋什么?

哈罗单车为何跳进“红海”?阿里在图谋什么?

从共享单车杀入大出行领域,盈利情况不明的哈啰出行,面对的挑战更加艰难,大股东阿里巴巴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9月17日,阿里系的哈罗单车更名为“哈啰出行”,业务从共享单车延伸至助力车、网约车,还与上海申通地铁合作,进入公共交通领域,正式宣告进入大出行领域。

现实情况是,共享单车和网约车行业,早已是红海一片。

ofo被供应商一纸诉状告上法庭,因资金紧张而恢复押金收取;摩拜则成为收购方美团点评的资金“黑洞”,成为后者逾80亿的负债项,还有每月投入数亿元运营支出,有美团点评内部员工告诉无冕财经,“外卖赚的钱都被填进这个天坑了”。

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同样惨烈,滴滴成为事实上的垄断者,不久前上市的美团点评也在今年强势进入。另一方面,在恶性事件频发招致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整个行业面临无法盈利、运营成本增加等困境。

从共享单车杀入大出行领域,盈利情况不明的哈啰出行,面对的挑战更加艰难,大股东阿里巴巴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公共交通的巨大想象力

哈啰出行和上海申通地铁的合作,并非阿里在上海地铁的首次布局。

今年1月,上海地铁就已宣布全线站点试行支付宝扫码进出站,3个月后就有四成闸机可以使用支付宝扫码。

而竞争对手腾讯则于5月28日在“Metro大都会”上开通微信支付,虽然入场较晚,但布局动作却更加麻利——6月15日便与上海申通地铁达成移动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战略合作。

虽然在上海地铁扫码乘车上领先一步,阿里却在深度合作上落了下风。哈啰出行和上海申通的合作,实质上是阿里在上海公共交通支付布局上对腾讯的追赶。

阿里和腾讯在公共交通布局上的较劲并不只停留在上海。

腾讯借力“小程序+公众号+微信支付”的生态,摇身一变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助手”,借此打开了城市交通运营的突破口。支付宝也以智能公共交通体系为基点,为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高效率、优化线路。

据4月份的公开报道,腾讯乘车码在46个城市开通,支付宝也紧追不舍,其乘车码开通的城市包括北上广在内已达50个,这一数据目前已更新为120个。

9月14日,腾讯乘车码在北京公交试运营上线,率先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完成公交、地铁扫码乘车的布局。而此时的支付宝,虽然更早打通了北上广三地的地铁扫码进站,但与深圳的合作一直没有公开进展,在公交车扫码支付上更是局限于广州,略微落后于腾讯。

两家在公共交通场景开展闪电布局,本质上是对出行支付流量的争夺。

虽然公共交通支付单笔额度低至1元,频次却非常密集,巨大的流量将为支付工具带来更大的盈利可能。根据2017年的数据,全国轨道交通和公交车客运量分别为183亿人次、722亿人次,超过滴滴全年订单量的十倍,如果全部在线上进行,将为整个移动支付市场带来逾10%的增量。

而在出行场景上布局时机的早晚,可能决定支付市场份额争夺的成败。早入场者不仅能够获得与官方机构的合作先机,也能够培养和固化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根据新民网9月12日的报道,上海地铁使用移动支付乘车的乘客中,刷支付宝乘车的占比高达84%。而实际上,支付宝在上海地铁开通扫码进站的时间仅8个月,只比微信领先了4个月。

更重要的是,出行领域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或将带来互联网行业的一次新变革。阿里在出行领域的大力投入,短期内无法获得财务上的高额回报,但却可能占据出行变革的风口。

2017年,阿里在杭州大本营开始尝试公共交通和人工智能的结合。阿里云和高德地图研发出“城市大脑”系统,帮助杭州公交的路网系统监测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运力情况,针对运力紧张的地区增开点对点运营的“公交专车”,为急救、消防等特殊车辆一路护航。根据阿里的说法,在模拟测试中,120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节省了50%。

无冕财经研究员调研发现,“公交专车”在杭州为旅游高峰期、开学高峰期等特殊时段开设了相应专线,使用者中不乏好评。

白热化的出行支付争夺史

事实上,这并非阿里和腾讯在出行支付上的第一次争夺。

2014年,滴滴和快的打响旷日持久的网约车补贴大战,这场补贴战实质上是阿里和腾讯在网约车支付场景上的较量。

支付宝与快的打车合作,微信与滴滴打车合作,从2014年1月到8月的七个月时间里,两个阵营分别为各自的消费者补贴超过10亿元。

在打车费比地铁票还便宜的补贴激励下,数千万车主和上亿乘客加入了网约车“薅羊毛”大军。最终这场全民狂欢的补贴激战,结束于滴滴和快的的合并。

如今,阿里和腾讯在出租车、网约车领域的流量争夺仍在继续。

无冕财经研究员调研发现,微信向深圳出租车司机开放了免手续费提现通道,因此,深圳有不少出租车司机“站队”腾讯,只在车上放置微信收款二维码,拒绝乘客用支付宝付款。

2016年,流量争夺的战场从四轮转向了两轮——共享单车。当年10月,腾讯下注摩拜。阿里也在2017年分别参投ofo和哈啰出行各两轮融资。ofo不负所望,在一年间为支付宝带来了3000万免押金用户,约占支付宝该年免押用户的七成。

然而,在摩拜被腾讯系收购后,ofo却一直在抵挡阿里的“入侵”。今年5月,ofo创始人戴威公开表态公司将保持独立。

5月底,阿里转向哈啰出行,以18.94亿美元的高价增资,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而不少共享单车用户表示此时才第一次知道这家公司。此后,阿里不断加码,开放支付宝信用免押和流量入口,使得哈啰出行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成为共享单车领域第二梯队领军者。

如今,阿里继续支持哈啰出行“3510”(三、五、十公里)的多元化战略,这一提法酷似腾讯的大出行“01357”(停车场、一、三、五、七公里)。

到了2017年,双方争夺的重点放在了一年超过千亿人次的公共交通支付市场。但在这个市场,阿里已经抢跑四年。

在2015年冬季的达沃斯论坛上,马云曾提到阿里在当年“春运”期间为12306网站保驾护航,“过去五年,火车票订票系统每一年都会崩溃,这次我让阿里巴巴的骨干精英尽其所能帮助订票网站,并且分文不收。”

“我做这个项目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帮助社会上千千万万买不到火车票的老百姓们。”马云还说。

阿里对12306的技术支持,是否是支付宝得以在2013年接入12306平台的置换条件,外界不得而知。但在此后四年里,支付宝一直是12306平台唯一一个第三方支付方式,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直至2017年11月,12306平台才接入微信支付,此时公共交通支付的流量争夺早已白热化。

马化腾先是破天荒地在合肥露面,为腾讯乘车码的开通站台,又在重庆长江大桥为全国首个扫码可乘的索道剪彩。马云则连乌镇大会的饭局都没参加,急匆匆赶去上海与申通地铁签约,示范“动动嘴”买票、“刷刷脸”进闸机。显然,谁都不愿错过即将迎来爆发点的大出行行业。

马化腾在2018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连接人与人的极限就是几十亿个节点,但是,如果连接人和物,人与服务,那么这个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的量级。”

这个千亿量级的市场,或许才正是阿里所图。

*本文作者田栩冰,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