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三巨头DSK能否撑起下个“BAT”时代

人工智能三巨头DSK能否撑起下个“BAT”时代

面对BAT强势入市,DSK们一方面“深挖洞”,夯实各垂直领域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广积粮”,投资延展技术领域,快速壮大队伍,等待成熟时机一跃而起,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BAT。

人工智能商业应用元年已至。随着人工智能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行业泡沫开始缓释,2018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走向了新的高潮。

国家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近期,由亿欧公司主办的以“智能产业 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暨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在北京国贸大酒店拉开帷幕,主办方对2018年度在技术推动产业变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了表彰。

其中,DSK(DeepBlue深兰科技、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凭借在人工智能行业各个领域的精彩表现,荣膺“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度创新力企业”之殊荣。

近年来,高科技企业在“AI+”行业商用落地的速度不断加快;热门赛道的纵深发展也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语音、交通、安防、教育、医疗、零售等传统行业的市场和需求愈发细分。在AI技术的推动下,除BAT巨头之外市场催生了一批批新的产业引领者,而在这一批AI科技领域中,头部企业DSK们跑得更快。

AI细分领域霸主崭露头角

作为AI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出行服务领域的热点,仍在继续发力。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同时,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无人驾驶路测的开放和规范,无人驾驶示范园区、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落地,全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着产业发展。近几年,我国自主品牌以及人工智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惊人的进步,引发了国内外极大关注。

在自动驾驶领域,BAT中的百度是入局最早的,从2017年4月,百度Apollo平台发布起,至今已与很多车企、汽车配件公司、自动驾驶公司达成合作。今年4月,腾讯无人驾驶车型也被发现在北京四环进行路测,同时腾讯还入股了特斯拉。最后是阿里,实际上,阿里也算是跨界造车比较早的互联企业,与百度腾讯不同的是,此前阿里的主攻点在于车载OS,而后才开始正式进军无人驾驶领域,虽然是“后来者”,但是有之前与上汽荣威成功合作的铺路,大家对于阿里的信心亦是满满的。

当然,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大咖,DSK中的深兰科技很早开始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之前他们在做底层技术,站在别人的后面,不过近年来开始研发了一些自有品牌产品,例如研发出了以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的芭堤雅移动零售商用车,把自动驾驶技术和新零售场景进行完美结合,以买东西叫个店的商业模式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还研发了新一代的“一带一路”形象产品自动驾驶熊猫公交车,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将沿着“一带一路”国家沿线上路运行。

从互联网圈和AI界的“大动作”看,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中国相当迅猛。当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来临时,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以及AI企业都铆足了劲施展“才华”,业内很多人都认为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的结合将是中国汽车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契机,也将会诞生一批巨头型科技企业。

在安防领域,近些年因为AI技术的出现,视频监控层面从最初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向智能化快速转变,安防行业达成的共识是从“看得清”到“看得懂”,从“看视频” 到“用视频”进行过渡。最初摄像头解决的是图像传输和处理,互联网普及后开始进行万物互联,依托大数据或云计算技术来判别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联性。

商汤科技为智能视频生态链合作伙伴提供了从终端到云端的智能视频算法级和平台级的解决方案,涵盖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互联网视频理解等核心技术,为公安、教育、交通、楼宇等领域提供高效的自动化分析系统。

有专家认为,AI+安防要解决的将不再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车之间的结构联系,而是能自主判断“你是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取代众多传统的安防技术,整个安防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比拼核心技术的关键节点。

以智能家居语音交互终端为代表的硬件,目前走进千家万户并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带有麦克风、摄像头、屏幕或更多传感器的智能终端出现,具备联网、交互、语音、视觉等能力的硬件设备类型也更加多元,同时也推动着人机语音交互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科大讯飞在今年全球1024开发者节“AI赋能 智享生活”智能家居分论坛上发布轻量级开发框架MORFEI Core,进一步丰富智能家居赋能体系,也评选出“Hi!MORFEI智能场景开发大赛”决赛优胜团队,并向MORFEI智能家居生态合作伙伴颁奖授牌,推动智能家居从技术、市场、商业模式到应用落地的发展。

商业服务机器人公司的集中出现,背后是配送服务、家庭儿童教育等多种落地场景的日趋成熟。除了BAT巨头,DSK们也在尝试让这种方式真正参与到商业日常中来,科大讯飞研发阿尔法蛋,致力于“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推进机器人行业不断智能化,生活服务巨头美团选择和深兰科技合作,用小蚂哥物流机器人开始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人工智能领域佼佼者也纷纷出招,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人脸识别企业将加载了优质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安防、金融等领域;推想科技等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医疗影像诊断;在教育领域,松鼠AI智适应教育推动AI自适应教育技术场景的落地化应用,让“AI教师”发挥作用。

AI领域的生态圈玩法

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资本的关注,技术研发的深入,也让人工智能领域成为新的独角兽集中地。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大约有10家AI独角兽总估值高达507亿美元,约3500亿人民币。而这些企业已经在垂直应用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有些甚至涉及多个领域,从目前的落地进展来看,自动驾驶、移动互联网安防领跑,零售、物流跟进,商业化发展迅速。

另外,由于人工智能属于新生科技行业,DSK除了自我摸索成长之外,也在投资孵化新的独角兽。他们对外投资,力求从技术公司向平台升级,扩大场景开发,最终达到垄断落地场景的需求。

从目前投资形式上看也分两种:一种是AI公司本身成立投资部门直投项目,如商汤投资影谱科技,通过视觉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分发,打开内容广告的增量市场;科大讯飞投资一些独角兽企业,弥补其短板;另一种则是与传统VC、PE等机构联合成立产业基金,如深兰和中金绿地成立基金,开始对外捕获技术创业公司,以扩大其AI生态圈。

由于AI技术的附能特性和to B、to G的商业模式成为内驱力,AI的目标是实现识别、认知、分类和决策等多种功能。

从算法和软件输出方式上来说,本身并不包含直接的应用解决方案,这使得AI必须融入各行各业,深度改造已有产业才能创造价值。换句话说,AI技术是“大脑”,没有四肢就无法独立行走。

有专业人士列举了AI的一些技术,他们把神经网络、Deeplearning深度学习等技术归为AI大脑,把机器视觉等技术归为AI眼睛,把语音技术等归为AI听说能力,把机械臂,传感器等归为四肢。

可以看出,对于DSK为首的AI企业来说,要做到真正AI领域的领航者,不仅需要做好基础研究,还需要开发出软硬件能力都强大的应用落地产品,更需要开拓全面技术领域做好防护墙。

目前,以人脸识别技术起家的商汤科技除了从事最早的安防监控以外,还涉及金融支付、移动互联网等,上市公司科大讯飞以语音识别技术为主,开始布局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技术领域,以机器视觉起家的深兰科技在深度涉猎自动驾驶技术、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另外,在AI领域DSK企业和互联网时代的BAT相比,除了在资源数据方面不占优势,其实在AI技术研发方面并不逊色。

例如,深兰科技近千名员工,研发人员占700多人,全球超过百名博士和博士后的学术带头人,拥有10余所世界顶尖的AI联合实验室,和卢森堡国家实验室建立了自动驾驶、智能和精密制造、数据、金融安全等联合实验室,技术涉及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生物智能等多个领域;商汤科技建立了全球顶级、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并且研发了一系列AI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科大讯飞作为语音识别技术的领头羊,已经成为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互联网时代结束、AI战乱纷争,各方英雄豪杰群雄逐鹿,互相较量。面对BAT强势入市,DSK们一方面“深挖洞”,夯实各垂直领域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广积粮”,投资延展技术领域,快速壮大队伍,等待成熟时机一跃而起,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BAT。

*本文作者刘旷,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亿邦动力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