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众筹为何如此油腻

中国式众筹为何如此油腻

不到十年,顶着极客光环进入中国的众筹就油腻了。

什么是油腻?

冯唐那篇大热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文中是这么定义的:

胖、不学习、不运动、当众谈性、追忆从前、教育晚辈、停止购物、脏兮兮……

没过几天,一位生活的观察者写下了这篇名为《油腻中年男的标志》的小短文,用寥寥数语为“油腻”赋予了画面感:

且不说粗暴地为“油腻”定义一堆条条框框是不是太过刻薄,同时抛开情感色彩不谈,仅从使用范围之广可以看出,“油腻”一词算是相当精准地概括了一类普遍的社会现象。

以至于,当你只要点进了京东众筹和淘宝众筹,“油腻”二字瞬间从我脑子里蹦了出来。

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油腻的标签,都能在众筹平台上找到:

首先是各种串,戴手上套在车档上随便挑: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军工科技保温杯,红枣枸杞都能泡:

车内挂上佛像,出入平安妥妥的:

不喜欢弥勒佛也没关系,檀木车挂接受定制,想印 HONDA 还是 BENZ 都可以:

说到个性化,年轻人最爱的玩法也是有的。

Air Jordan 复刻球鞋,我……复刻紫砂壶:

跨界玩法也没落下,春节档《神探蒲松龄》联名款了解一下?

配上一饼猪年限量版普洱:

最后,为各位电视机前的怕胖的观众送上一个小彩蛋:养元健体功一部,随书附赠亲身示范 DVD 一张。包教包会,不会拉倒:

既然主打强肾固本的养元健体功反响不错,那就再出一个续集:硬功夫

有句讲句,只要稍微花点时间,就能轻松愉快地从两大实物众筹平台上凑齐一个“油腻三件套”,这是我没想到的。

首先厘清概念,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众筹是一种:

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

而我们今天聊的“油腻众筹”都是指实物众筹。与"股权众筹"、"债券众筹",和"公益众筹"有本质区别。比如国外的 Kickstarter,国内的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苏宁众筹等。

以上文我们看到的油腻画风而言,中国众筹显然已经逐渐脱离了众筹模式诞生时的路径,逐渐跑偏到了一个充满猎奇感的画风里。

而对比“Copy To China”时的模板 Kickstarter,对面的画风还算保持得不错。项目分类依然是围绕着艺术品、漫画&插画、设计&科技、电影等领域。

前后迥异的画风,让人不禁想问,难道真是“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1

Kickstarter 模式水土不服

提到“众筹鼻祖”Kickstarter,不得不提 Pebble 创造的众筹神话。

上线 2 小时后,Pebble 就达成了 10 万美元的众筹目标。随后,准备个数字不断翻番,最终总共筹得超过 1000 万美元,打破了 Kickstarter 记录。

它算划清了众筹的关键特征:

  1. 低门槛:Migicovsky 在几乎单枪匹马创立 Pebble 拿出创意,之后才加入 Y Combinator。

  1. 参与性:打磨产品过程中,创业团队不仅及时更新进展,支持者也会对产品提出功建议与帮助。比如 Pebble 团队 2012 年这次更新进度就是在与代工厂讨论


  1. 注重创意:发起人必须先将自己的项目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审核。

严格来说,中国的众筹起步一点不晚。2011 年 7 月,国内最早的众筹平台点名时间上线。但仅仅 3 年过去,点名时间就因为运营困难宣布转型为电商平台。

我认为两方面导致 Kickstarter 模式在国内难以做大:

1.极客与大众消费者混为一谈

Kickstarter 聚集的是一群理想主义的极客用户,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容性更强,更看重参与打造产品的这一过程。

从鼓励创新的前提出发,平台并不会对延迟出货、设计修改等问题做出处罚。但在国内用户的认知中,这是难以接受的。趁机钻规则漏洞的投机者更加剧了市场矛盾。

2.缺乏保护机制

在众筹模式中,作为第三方的平台自然更倾向于保护掏钱一方,也就是支持者的权益,将设计细节加以公布。但在创业者一方,这就显得有些扎心了

比如,当年一个叫 Sherman 的以色列哥们发明了一款 StikBox 自拍杆手机壳,以 39 欧元的众筹价格登上了 Kickstarter,自然也公布了其产品的设计细节。


但众筹开始不过一周,这位哥们就发现“自家同款”已经上架速卖通(AliExpress)开卖,售价不过十几美元:

对于支持者而言,脑洞大开时的 Sherman 当然是“小甜甜”,但三分之一价格的同款一出,Sherman 立马变身“牛夫人”显然理所当然,纷纷要求他退款:

最终,StikBox 虽然众筹成功,但 Kickstarter 统筹出的最终成本约为约为当时人民币 280 元,但此时强大的珠三角供应链已经将批发价打到了 8 美元。

所以,众筹一个创新程度高的项目吧,真金白银的支持者容易受伤;来个创新门槛稍低一点吧,创业者受伤……

哪怕是 Kickstarter 本身,也在发生着变革。

Kickstarter 只收取一次性的手续费,第二年就已经开始开始盈利。但与孵化器不同,Kickstarter 并不会随着公司成长享受收益,本质上就是个实现想法并加以宣传的一锤子买卖。

Kickstarter 也在 2015 年宣布转型为公益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为难民募捐等项目上,硬件比重进一步下降。

后续的众筹平台,比如 2013 年诞生的 Patreon 更是直接把行业固定在了内容创业上,只需要付上一笔钱,就能享受创作者的内容服务,类似国内后来的知识星球、爱发电。

显然,众筹本身并不适合硬件创业。

因为本质上而言,与内容众筹不同,硬件众筹是一种转嫁风险:

即创业者将借钱、贷款创业失败的风险分散给了所有支持者。但在硬件创业中,复杂的供应链创新、研发生产流程会动态地改变风险的大小。

但对于承担风险的支持者而言,付出的精力与金钱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并不会随风险匹配,这等于将双方放在了一个不对等的关系上,平台自然在两方都讨不到好处。

2

点名时间向左,京东淘宝向右

Kickstarter 模式的模式做不走,换个本地化思路行不行?

与 Kickstarter 们不同,京东淘宝自带巨大流量,按理说更容易让创业者对接上支持者吧?

实际上刚好相反,原因在于电商的逻辑中,流量与竞价挂钩。

换句话说,本可以通过站内广告换成真金白银的流量给到了众筹,自然要“对得起”这份流量成本,拿出“卖相”更好的东西。

这直接改变了众筹的底层逻辑:

一方面:高昂的运营、装修、设计费用使个人创业者、小团队被拒之门外。一旦落到比拼运营层面,显然就是一个无底洞,众筹彻底成为企业的推广平台。

另一方面:基于运营层面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企业自然也不会押宝于真正的创新产品。

对制造业有过一定了解的朋友自然清楚,从一款产品的需求-调研-立项-开模-试产-量产的过程中,涉及到方案测试、供应链对接、产线磨合等诸多环节,成本与时间失控十分常见。这又回到了 Kickstarter 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的逻辑中。

换言之,中国式众筹油腻的根源其实已经找到了:

平台上的现有产品几乎是既能保持毛利,还能避开供需矛盾仅剩的选择了。

3

最后:众筹只是一剂自我安慰的春药

为什么在 2019 年想到来聊这个过气话题?

在于我观察到传统企业其实很难与消费者形成有效沟通。

是,现在几乎所有企业都经营自己的自媒体。但除了发放优惠券能带来表面的热闹,日常的跟热点抖机灵无非是“为了做而做”的工作。

既不能带来真实的销量提升,也无法影响产品的研发。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我曾在一次拜访供应商的过程中。问起有什么新品时,对方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一款当时还处于保密期的“独家新品”,就是下面这个:

对,你没有看错,可以点烟的数据线。那位老板非常自豪地表示,攻克了很多技术难关才在这么小的功率下达到点烟的温度。

我们啧啧称奇,互相点烟体验了一把,然后拒绝了他。我实在想不到,会在怎样的场合,既能抽烟,还没带打火机,还能有一个充电口。

这根数据线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是大量有能力,但却因为离市场太远,只能靠想象开发这种无法定义的“创新产品”,可能不得不花钱砸众筹才能有所曝光。

但我认为,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是:众筹平台为何不更主动地发挥连接 C 端到 B 端的作用,让这类厂商能把力气用对地方呢?

对了,这款数据线至今依旧没处买。

*本文作者Philex,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科技唆麻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